·全文共3999字,時長約6分鐘
·本文來源:劉勝軍大局觀(劉勝軍微財經出品)
文/劉勝軍
美國也是輸不起的民族。技術優越感已漸漸發展成民族優越感,他們不能想象有什么民族可以超越他們。如果要壓倒美國人,必須做一件事情:在科學技術上超越他們。——《美國反對美國》
朝鮮戰爭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DeepSeek打破了美國科技天下無敵的神話。——劉勝軍
非常時期,必有非常之人。在中美為人工智能發展激烈角逐之際,DeepSeek橫空出世,成為AI發展道路上的“規則改變者”(GameChanger)。
蛇年春節,DeepSeek火遍全球。2月3日,DeepSeek旗下應用在全球140個市場移動下載量排行榜中位列榜首,其中印度以15.6%的占比成為新增用戶最大來源地。DeepSeek上線18天內累計下載量突破1600萬次,并在中美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榜同時登頂。
DeepSeek的突破,意義重大:
1)沉重打擊了美國自鳴得意的“芯片絞殺戰”,這是為何七巨頭中“英偉達”股價下跌最多的原因。DeepSeek只用了2000枚英偉達專用芯片訓練它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而美國領先的同行使用的芯片多達1.6萬枚。《華爾街日報》直言:DeepSeek的成功證明了美國補貼和制裁政策的徒勞。從“芯片戰爭”到特朗普吹噓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美國的陽謀是:靠芯片和資本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徹底壓倒中國。考慮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這的確是一場國運之戰。然而,令美國心理破防的是,DeepSeek另辟蹊徑,將美國的“芯片圍墻”變成了21世紀的“馬奇諾防線”。
2)DeepSeek的出現,吹響了打破美國“AI壟斷”的集結號。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核心,而美國堪稱“一家獨大”。這種贏家通吃的局面絕非世界的福音。如果美國壟斷了AI的關鍵技術,則全世界都將被薅羊毛。這就是美國“科技七巨頭”市值高歌猛進的原因。2024年12月,“七巨頭”的總估值首次超過18萬億美元,超過了除美國和中國以外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全年GDP。在DeepSeek出現之前,世界各國眼睜睜地看著美國領先優勢的擴大而無可奈何。DeepSeek的開源模式,不僅為中國而且為全世界各國縮小與美國的AI差距提供了契機,其中最欣喜的國家是印度,印度希望借力DeepSeek的開源模型實現快速追趕。
3)更重要的是,DeepSeek將產生極大的“精神激勵”作用,鼓舞全球各國在AI領域與美國競爭的信心,絕不能坐以待斃。印度鐵道、通信以及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阿什維尼·瓦伊什瑙宣布,計劃在未來10個月內開發本土大語言模型,挑戰中國DeepSeek與美國OpenAI的ChatGPT。瓦伊什瑙在一場活動中稱,DeepSeek的成功展示了無需巨額資金也能打造強大AI模型的可能性:“有人質疑政府在IndiaAI計劃中的投資規模。你們看看DeepSeek做到了什么?僅用了550萬美元,就開發出一個非常強大的模型。這就是頭腦的力量”。
2024年11月,中國最高領導人指出,“要加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和合作,確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類,避免其成為“富國和富人的游戲”。就此而言,DeepSeek打響了沖破美國AI壟斷的第一槍,不啻是全世界的福音。
包括馬斯克在內的美國精英,對DeepSeek的成功將信將疑,這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筆者認為,要理解DeepSeek的成功,有3個關鍵角度:
1、DeepSeek是“顛覆式創新”的典型案例。所謂顛覆式創新,就是以“全新的打法”沖擊甚至顛覆原有的競爭格局。顯然,這需要“獨特的思維模式”。“成功是失敗之父”,現存的玩家很難突破既有模式的路徑依賴,因此顛覆式創新常常是由局外人以“跨界闖入”的方式來完成的。正因為DeepSeek的老板梁文鋒是搞金融出身的(中國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才具備了跨界創新的可能。在創新的世界中,真正的對手往往是你視野之外的“局外人”。搞電腦出身的喬布斯,掀翻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大佬;從沒造過汽車的馬斯克,發動了電動汽車革命;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理想、問界、小米、小鵬、蔚來全部都是跨界闖入汽車行業的“新手”。
2、美國素來以“顛覆式創新”而聞名,為何這一次DeepSeek卻出現在中國?其實很容易理解。DeepSeek是被美國的芯片“卡脖子”逼出來的。美國企業既不缺資本,也不缺英偉達的芯片,所以沒有壓力去另辟蹊徑。相反,中國企業要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必須絞盡腦汁找到“省芯片的辦法”。壓力就是動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道理的確很深刻。比爾.蓋茨比較有眼光,他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美國最聰明的辦法其實是無限量供給中國芯片,這樣中國就會越來越依賴美國芯片。如果斷供,中國雖然會有短痛,但最終只會逼中國自己搞出芯片來。
3、中國的工程師紅利。人工智能企業“零一萬物”創始人李開復說,“在我的《人工智能超級大國》(AISuperpowers)一書中,我預測美國將引領突破,但中國將在工程方面做得更好更快。隨著最近DeepSeek的發布,我覺得我被證明是正確的。”美國有資本、芯片,但中國有“工程師紅利”。2017年,瑞銀中國指出:中國每年大學理工科的畢業生數量超過300萬人,為美國的五倍;中國的研發人員薪資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左右。可以說,這種“工程師紅利”攸關國運。梁文鋒有句名言,“前50名頂尖人才可能不在中國,但也許我們能自己打造這樣的人!”
知名投資人李錄在2019年就預見到“工程師紅利”對中國的重要性:
——中國去年畢業了750萬大學生,其中470萬是STEM專業。對比之下,美國大學STEM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在大約50萬左右,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2年后,中國預計總共會有近2億大學生,已經接近整個美國的工作人口。中國即將享受到巨大的工程師紅利。類似的情況發生在1978年初,當時來自中國農村的數億年輕人搬遷到大城市,不管工作難易,薪水高低,他們都愿意全力去打拼。今天我們即將迎來工程師紅利的時代,享受工程師紅利帶來的經濟轉型升級和富足社會。華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雇傭了約15萬名工程師,這些工程師都至少擁有工程學學士學位,其中大多數還有碩士以上學位。華為支付給他們的工資報酬大概只相當于西雅圖或舊金山硅谷同等職位的一小部分,但華為的工程師都以刻苦敬業聞名于行業。他們的聰明程度、所受的專業訓練絕不亞于那些西雅圖或舊金山硅谷的工程師。中國即將釋放出的競爭潛力就在于此。
當然,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是一場持久戰,DeepSeek的出現并沒有也不可能一舉顛覆美國的優勢地位,而只是證明了在科技領域戰勝美國并非不可能。我們切不可驕傲自滿,而是以此為契機,更堅定地推動創新,促進更多的DeepSeek涌現。
蛇年第一個工作日,廣東省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省委書記黃坤明指出: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產業版圖,能否建成具有21世紀時代特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決定了能否在未來發展和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華為以領先的數字技術賦能千行百業,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氣銳氣撼動美國人工智能巨頭、產生連鎖效應,宇樹科技的機器人登上央視春晚舞臺,中國已經顯示出引領時代浪潮的全新氣象,廣東更應該在百舸爭流中奮力爭先。我們要主動作為、前瞻布局,全面優化升級產業體系,沖出中低端、搶占制高點、致勝新賽道,以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托起一個勇立時代潮頭、不斷向新向上的新廣東。要點燃科技創新澎湃引擎。產業變革由技術革命催生而成,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性變量。
DeepSeek這一把火為蛇年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是如何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筆者建議:
1、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企業家精神是第一生產力”這個大道理,形成尊重和推崇企業家精神的社會氛圍。必須承認,偉大的創新離不開馬斯克、任正非、梁文峰這樣的天才人物。如果“馬斯克”這樣的企業家精神不稀缺,市場就不會給馬斯克這樣高的估值,以至于他成為世界首富;
2、大力促進風險投資。科技型企業尤其離不開風險投資。風險投資的活躍,離不開暢通的IPO渠道。只有實現IPO的常態化,把選擇權真正交給市場,才能為企業創新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DeepSeek是幸運的,因為它有私募巨頭“幻方量化”這棵大樹。近年來,風險投資市場的萎縮和“功能異化”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3、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投入應聚焦于基礎性研究,真正市場化的創新突破最終還是要靠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這是民企敢于冒險的利益機制所決定的。政府雖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資源優勢,也必須保持對市場的敬畏,抑制制過度干預市場的沖動,切不可幻想大包大攬替代市場,那樣只會事與愿違。當年號稱“巨大中華”的四大通信巨頭,為何獨剩華為只手撐天?其中,華為的機制優勢至關重要。同樣,在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也是一匹黑馬。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賽馬”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4、大力提倡創新精神。長期以來,不少企業形成了“價格戰”的固化思維,最終導致“內卷式競爭”,這絕非中國經濟的出路。少一些“拼多多”,多一些DeepSeek,應成為中國社會演進的共識。中國企業家首先要打破中國企業不會創新、不能創新的固有思維,要敢于創新。梁文鋒說,他認為創新首先是一個信念問題,“為什么硅谷那么有創新精神?首先是敢。當OpenAI的ChatGPT問世時,中國從投資人到大廠,都覺得差距太大了。”如果有一個國家能打破美國對人工智能的壟斷,那只能是中國,這是歷史的機遇也是時代的責任。
劉勝軍@禪宗發源地五祖寺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
政治經濟學+大歷史觀
2014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財經創始人
致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長江國際商會首席專家
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
著有《下一個十年》
山東·菏澤·定陶人
人大·中歐·華東師大校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