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歌 舞
Jie
Yang
“泱泱華夏戰鼓響,一舞風騷數百年”
2024年春節期間
抖音“英歌舞”相關話題播放量
超45億次
被網友們稱作
“過年最強氣氛組”“炸街表演”
▲短視頻來自視頻號:人民文化遺產
英歌舞“前世今生”
2006年
揭陽市普寧英歌入選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溯 源】
關于英歌舞的歷史淵源及發源時間,目前尚無確鑿記載。清乾隆潮州知府周碩勛的《潮州府志》中就有提及:“農者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 又有《澄海縣志》記之:“當春農村,夫男于田插秧,婦子盍鼓,踏相慰,是為秧歌。”這些都是可追溯的關于英歌舞的較早文字記載。潮汕話中,“秧”的發音與“英”字相近,在民間流傳,久而久之,演變成了“英歌”。
【演 變】
英歌舞的角色和故事取材于《水滸傳》,是集戲劇、舞蹈、武術于一體的大型集體舞,表演規模可分為8人、12人、24人、56人、72人、86人甚至108人。
之所以是水滸故事,是因為其中著力渲染和歌頌的揚正壓邪、勇敢拼搏、斗志昂揚的英雄氣概和精神風貌,與潮汕人民的精神狀態高度契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潮汕英歌的功能也發生了轉變,不再僅僅是娛神的工具,而逐漸演變成了娛人的藝術形式。
【現 時】
據不完全統計,揭陽市如今已有超200支英歌舞隊伍。全市共有7個英歌非遺項目,其中1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國家級非遺項目普寧英歌有省級傳承基地2個、市級傳承基地3個;全市英歌項目現有各級傳承人10人,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2人。近年來,英歌舞以其雄渾的氣勢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亮相英國、泰國、南非等國家,將華夏民俗文化展示給世人,掀起一股東方文化熱潮。
英歌舞賦能文旅
揭陽“新農人”運用
“新農具”——手機
以直播、制作短視頻等方式
多元傳播英歌舞文化
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為一場英歌舞
奔赴一座城市
2024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全年累計完成航班起降70498架次
旅客吞吐量866.6萬人次
同比分別增長16.2%、20.7%
在2024年春運期間
單日旅客吞吐量超3.7萬人次
航班起降達264架次
非遺帶動產業發展
英歌舞持續燃動海內外
揭陽解鎖“流量密碼”
借助電商優勢做好“土特產”文章
2024年1-11月
揭陽市網絡零售額475.1億元
同比增長10.6%
到揭陽感受潮汕文化
除了看英歌舞
游客們還喜歡“逛吃逛吃”
盡享潮汕美食
2024年1-11月
揭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974.56億元
從城鄉市場看
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89.22億元
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85.34億元
文旅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興旺
促進就業增收
2024年
揭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36元
同比增長6.0%
揭陽以英歌舞為活力名片
以文旅為靈動筆觸
以美食為溫情紐帶
傳遞這座城市的
文化底蘊與蓬勃朝氣
最后讓我們一起看看
英歌舞文創產品吧~
英歌舞文創產品
祝大家
蛇年大吉,巳巳如意!
(資料來源于新華社、南方puls、揭陽市人民政府網、揭陽市郵政局網、揭陽電視臺等報道)
來源:揭陽調查隊
點個在看歡喜過大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