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是一場關乎個人未來的重要選擇,也是家庭教育投資的重大決策。如今的考生和家長在面對這個十字路口的時候,也愈發看重教育投入的回報率。
可考慮的因素越多,決策也會越難,間接推動了今年的高考錄取季呈現出了許多“怪相”,很多家長都發現了,今年有不少985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出現了暴跌的情況,本以為這已經足夠罕見了,沒想到更罕見的還在后面。
2025年高考錄取季,廣西地區普通本科批次物理類招生出現了極其罕見現象——超過三十所高校的部分專業組無人報考,甚至有一所學校在廣西完全顆粒無收。
廣西30多所大學招生艱難,西安一院校顆粒無收
由于這30多所大學也不是在全國范圍內招生受阻,只是在廣西省才出現了這種罕見的現象,因此有網友第一時間就得出了結論——這難道不是明晃晃的地域歧視嗎?
先來說說這所在廣西省招生顆粒無收的學校吧,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在廣西招收物理類學生的三個專業組全部掛零,創下了近年來招生的新低點。
這所獨立學院成立于2004年,排名來說不算太糟糕,在陜西省內民辦高校中排名第五,在獨立學院中排名約20位左右,也不能怪廣西的學生們不給面子,估計是真沒聽說過這所學校。
但要說一個對他感興趣的學生都沒有也不太可能,不過估計對這所學校感興趣的學生,查完資料心也跟著涼了一大半了,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有著多數民辦學校的通性——學費太貴了。
該校2025年本科一年學費高達28600元,加上3000到3500元的住宿費,一年總費用超過32000元,普通家庭都不是考慮投資回報成不成正比的問題了,而是該考慮究竟能不能讀得起的問題了。
分析完典型,再來看看整體情況,除了顆粒無收的這所獨立學院外,其他在廣西招生艱難的學校主要分布在陜西、天津、黑龍江、遼寧、山東等地區。
其中待遇最慘的當屬陜西,一個省份就有六所學校,在廣西招生出現了專業組“掛零”的情況,而這些被嫌棄到掛零的學校,無一例外都是外地學校,沒有一所的廣西當地的學校,這也是為什么網友一開始就想到“地域歧視”的原因所在。
高考志愿的“地域歧視”,站在考生和家長的角度卻是另一種無奈
但當我們站在考生和家長的角度去分析,就會發現其實這種所謂的“地域歧視”其實完全合情合理,客觀來講,說“地域歧視”有些嚴重了,用“地域因素”來形容或許會更合適一些。
廣西位于中國南部,而陜西、天津、黑龍江等地區位于中國北方或西北部,地理距離遙遠,不止廣西,許多南方學生也不愿意遠赴千里之外求學,過遠距離的大學不僅意味著高昂的路費,還意味著水土不服、氣候、文化、飲食難以適應等問題。
換言之,我們今天只是看到了北方、西北地區的高校在廣西招生顆粒無收,換個角度來看,廣西的院校到了北方、西北地區招生也未必順利。
若是名校,遠距離的劣勢尚且有希望被名校光環所填補一二,可這些名單中的學校名氣顯然不足,學歷的含金量也不足以吸引考生選擇那么遠的學校,更何況現在的考生和家長也逐漸意識到,并非所有大學文憑都能帶來理想的就業機會和發展前景。
因此名氣不足、學費高昂的普通院校在異地招生的成果也就越來越不理想了,而知名大學的熱門專業依舊門庭若市,高校招生的兩極分化現象也在朝著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這些民辦本科和獨立學院只能接受現實,如果能從加強宣傳力度、優化學費結構和獎學金政策、突出專業特色和就業優勢等方面來規劃下一步的發展,這些學校也有希望通過專業特色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