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蘭莎 何佳儀
近日,一則“湖北黃石快遞員之子陳杰高考669分上北大”的消息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有網友議論,湖北669分怎么上的北大?這個分數(shù)選的專業(yè)是冷門的天體物理學,還不如報考頭部985高校的熱門專業(yè)。
陳杰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對于廣大網友的關心,陳杰母親表示感謝,同時通過極目新聞,動情講述了兒子長期自學備考、第4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奪銀、創(chuàng)造黃石市15年來該競賽首個銀牌、“二類破格生”入圍北大強基、高考文化課669分等諸多幕后感人細節(jié)。“孩子自小就很刻苦,一直堅持夢想,備賽主要靠自學,同時也要感謝全體老師的托舉。”陳媽媽說。
陳杰(左一)在第4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現(xiàn)場
陳杰的物理天賦在初二時就嶄露頭角,那年,他因突出的物理學科能力被當?shù)氐闹攸c中學黃石二中破格錄取。高中階段,他立志投身航空事業(yè),毅然選擇競賽之路。由于學校競賽培訓資源有限,在長達近20個月的備賽期間,他主要依靠自學和有限的校外培訓。
“除了有一定的天賦外,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非常刻苦,每次出去培訓后,回來就自己琢磨,經常學習到凌晨,筆記做了厚厚十幾本。“陳媽媽回憶說。去年11月,剛參加完競賽,他就開始高考沖刺,7個月逆襲文化課。在這期間,學校和老師以及愛心學長給予了他大量的資助和指導。
“我當初極力反對他走競賽這條路。”陳媽媽坦言,“停課15個月備賽競賽,我每天焦慮得吃不下、睡不著。”但看到兒子的執(zhí)著,全家最終選擇全力支持。“我們甚至做好了讓他復讀的心理準備。”
高二時,因為姐姐也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武漢科技大學,陳媽媽為更好地支持支持兒子讀書,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月租500元的單間,只有十幾平方米,開啟了陪讀的生活。”每天午飯兩個三個菜,葷素搭配20元左右,孩子還總說家里條件艱苦,不用吃這么好。”說起這些,陳媽媽聲音哽咽。
十年寒窗苦讀,如今一朝夢圓。如愿拿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陳杰接下來怎么安排?陳媽媽告訴記者,其實兒子早就計劃好了,高考結束后,陳杰就主動提出來,要為父親快遞員同事的子女義務補課。“這些叔叔阿姨平時很照顧我爸爸,我想盡自己所能回報他們。”陳杰說。
陳杰在父親工作站點與父母合影
對于陳媽媽來說,兩年的陪讀生涯如今隨著兒子拿到錄取通知書而告一段落,媽媽的心愿又是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陳媽媽一臉心疼與關愛,“孩子身高1米73厘米,體重才99斤,備戰(zhàn)高考時經常顧不上吃飯,現(xiàn)在只希望他在北大能照顧好自己。昨天回學校,老師們也一再叮囑他照顧好身體。”說到這里,陳杰的媽媽既驕傲又心疼。
延伸閱讀
7月16日,前央視主持人李小萌發(fā)視頻談曾參加《變形計》的韋仁龍:“還記得這個跪在繼父墳前失聲痛哭的韋仁龍嗎?不知道他如今過得怎么樣,如果誰有他的消息,請在評論區(qū)告訴我。”
前央視主持人李小萌發(fā)文截圖
據(jù)此前消息,2001年,韋仁龍出生于廣西河池市王里村,幼年父母雙亡,12歲時疼愛他的繼父也因病離世,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韋仁龍靠著撿垃圾賺學費,立志用讀書改變命運,用自己的堅韌,把命運的爛牌打成了翻盤的希望。
前央視主持人李小萌尋找韋仁龍
韋仁龍剛1歲時,外出打工的父親意外離世,母親無奈改嫁,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接受韋仁龍,韋雙錦答應了這門婚事,成了他的繼父。母親癌癥離世后,繼父為了給韋仁龍攢學費,帶著他到海南打工。他們租最便宜的房子,白天就把他鎖屋里,托房東給他一口飯吃,自己去工地打工。韋仁龍早早懂事,在個子還夠不到灶臺的時候,就踩著小板凳學做飯,撿瓶子賣錢。7歲那年,韋仁龍回到廣西上小學,每天往返幾公里的山路上學,午飯只能就著涼水啃饅頭,周末還會在家附近撿垃圾賣錢,補貼家用。
韋仁龍親生父母、繼父相繼離世
然而,2013年,韋仁龍小學六年級時,繼父因肺病惡化突然離世,親戚無力撫養(yǎng)他,徹底成了孤兒。韋仁龍本還在憧憬初中生活,現(xiàn)在卻連活下去都成了難題。韋仁龍始終記著繼父的叮囑:農村人想要有出路,只有一個辦法,好好讀書。
為了有書讀,韋仁龍一頓只吃一個饅頭,餓到發(fā)慌就埋頭讀書,轉移注意力。實在撐不住,就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去水果攤撿爛水果,甚至上山抓野果子、下水抓螃蟹吃。他曾經因為飯卡沒有錢,餓了兩三天沒飯吃,“餓的時候就看書,看到入迷也會忘記餓的。”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讓韋仁龍的身體越來越瘦弱。這個時候,校長發(fā)現(xiàn)了韋仁龍的情況,校長帶頭組織募捐,還讓學校成了他的監(jiān)護單位,自己主動擔任了臨時監(jiān)護人,為他申請到了各項補助。但韋仁龍還是不想全靠他人救濟,繼續(xù)四處撿塑料瓶、廢紙箱,拖幾公里的路去賣廢品。他把賺到的錢都放到一個塑料瓶里,為自己攢下學費。鄰村的扶貧書記得知韋仁龍的困難,主動聯(lián)系當?shù)仉娨暸_報道他的故事,希望獲得好心人的支持。節(jié)目播出后,愛心物資從四面八方涌來,一位香港企業(yè)家當場捐款2萬元。對一個無依無靠的農村少年來說,讀書真的是唯一的出路。但這條路注定要讓他離開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父母和繼父。
13歲的仁龍跪在繼父墳前,痛哭著告別:“我要去更遠的地方讀書,可能很久都不能來看你,不管我走多遠,這里永遠是我的家,我不會忘記你對我有多好。”韋仁龍說,他會打工供自己上學,一定完成繼父的遺愿。2020年是韋仁龍參加高考的那年,有傳聞說,他以707分考入夢寐以求的北大,但這個消息一直沒有得到證實。李小萌說:“我相信,即便不是北大,他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開啟了自己的人生新篇章。不管現(xiàn)在活得是精彩還是平常,好好活著,是我們所有人對韋仁龍最大的期望。”
韋仁龍曾跪在繼父墳前痛哭著告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