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眼里,曖昧是個貶義詞??墒聦嵣希瑫崦梁苊?。
曖昧的褒貶,不在于曖昧本身,而在于享受曖昧的人,是否是有資格如此去做的人。
曖昧的美,在無法言明,在恰到好處,在欲言又止,在那份不確定中的輾轉、徘徊、激蕩。
丁墨在《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中寫道∶
“暖昧一旦滋生,就無處不在。一言一行是曖昧,一個眼神,一個尚未真正靠近的擁抱,也是曖昧。”
真正懂得曖昧的人,會享受這一種曖昧的感覺。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彼此之間的那一份小美好。
因此刻彼此還不能夠確定對方的心意,此時的情緒,便猶如在呵護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唯恐它無法盛開,唯恐破壞了自己在對方心里的樣子。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人間最好的狀態。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亦是如此。
一旦沖破了曖昧,變得明目張膽起來,就仿佛少了一些情趣,不再那般含蓄誘人。而“悄悄享受曖昧”的男女,他們通常會留有這2個跡象,很容易辨別。
心理上接受對方,失去邊界感
曖昧能夠得以建立,需要兩個人之間有著好感。所以說,異性之間的曖昧關系是雙向暗戀,是一場免費的精神spa。
《夢華錄》里有句話說:
“原來真正喜歡一個人,不會去過多想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會想能為對方多做些什么?!?/p>
一旦走入曖昧的旋渦,人就會漸漸的沉淪在這個舒適區里。一點點地打開心理邊界,空間邊界。
心理邊界,無疑指的是在情感上越來越依賴對方。一些不為人知的心事,也可以與他/她共享。
空間邊界,更容易理解了,指的是把對方帶入自己的“領地”。允許他進入自己的生活圈子。
連家這個私密空間也可以對他敞開,對于孤男寡女的單獨約會也可以欣然接受。
《圍城》里講:吃飯和借書,都是極其曖昧的兩件事,一借一還,一請一去,情分就這么結下了。
當異性之間頻繁闖入對方的生活,遇到任何事會下意識想跟對方分享,主動給對方提供充足的情緒價值。如此,你們一定是在享受曖昧了。
生理上接納對方,不拒絕親密暗示
心理學上有一個“杯子效應”,是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提出的。
杯子效應指,我們喝水時杯子會和嘴巴接觸,所以,杯子可以被看作是私有物。
當人與人之間獨處的時候,杯子與杯子間的距離,等同于那兩個人之間愿意保持怎樣的距離。
《無問西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作為夫妻,許伯常從來都不肯用劉淑芬用過的東西。
許伯常用來喝水的杯子打碎了,他寧可用碗喝水,也絕不用劉淑芬的。
往前來看,兩個人能夠走入這段婚姻,也是因為劉淑芬的以死相逼。許伯常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是在拒絕對方的。
而曖昧,除了上面所說的心理上的接納,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生理上的接納。
很多人,以為自己愛了,可以到了正真接觸的時候,身體卻在排斥。這是一種本能的表現,很真實、很準確。
在一場曖昧里,如果我們愿意幫對方夾菜,分享一個杯子里的奶茶。能夠接受牽手、擁抱、觸碰,就是在生理上接納了對方。
曾有一位女讀者問,她陷入了一段感情的疑惑之中:
男人沒有明示,但兩個人就是在做著情侶之間才會做的事情。她不明白,兩個人是不是已經算確定了戀愛關系。
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曖昧與愛情,的確具備很多的“相似性”。
但不同的根本在于:曖昧更多是“索取”,浮于表面的相互試探;而愛是付出,是共情,是沉淀下來的感情。
我們只要能夠抓住其本質,就能在生活的點滴之中,悟到你們之間最真實的關系。
曖昧很美好,但也容易上癮。你對什么上癮,就容易被什么操控。表面的“在一起”,只是寂寞的“代名詞”。
我們要注意分辨,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是曇花一現,還是可以從容走下去的細水長流。
世界那么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