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點“在看”,
在法國人眼里,可能除了被列為聯合國“非遺”名錄的法棍,最能代表法國的面包當屬可頌了!
在巴黎街頭,總能看見人們吃著還帶些許溫熱,新鮮出爐的可頌面包,輕輕咬下去金黃脆皮透著黃油香氣~~
簡直不要太美味了!
奧黛麗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享用羊角面包。
圖源:視頻截圖
可頌面包(法語croissant的音譯),又叫羊角面包、牛角面包或者新月面包。傳統可頌是用黃油和面團烘烤出酥皮,然后卷起角狀而成。
為了表達對可頌面包的喜愛,法國還在每年1月30日設立了“全國可頌日”(Journée nationale du croissant)。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可頌被“爆改”成社交媒體潮流美食
在過去的十年里,伴隨著羊角面包的多變性以及社交媒體上美食潮流的興起,可頌已經被“爆改”成各種美食文化交融的混合食品,其中,最著名的是cronut(羊角面包x甜甜圈)、cruffin(羊角面包x松餅)以及最近流行的crookie(羊角面包x曲奇餅干)。
Cronut
圖源:Picjumbo
Cronut是這場法國羊角面包“美食跨界”的開端。2013 年,法國糕點師安塞爾(Dominique Ansel)在為母親節制作甜點時,大膽地將羊角面包和甜甜圈結合在一起。
“我們經常更換菜單,我們想為母親節做點特別的東西,”安塞爾告訴媒體?!敖涍^大約兩個月的測試和十種不同的配方,我們決定把它叫做Cronut——類似于甜甜圈,但由層壓面團制成,層層酥脆。我們的一位博主朋友拍了一張照片,兩天后,外面就有150人在外面排隊?!?/strong>
首批推出的cronut是玫瑰香草味的,表面涂上粉紅色甜粉,并撒上玫瑰花瓣——這種美學注定會在Instagram上大放異彩。現在,安塞爾已將Cronut注冊為商標,并大獲成功,成為開店以來第一個“爆紅”的糕點,至今仍是許多面包店的熱門產品。
從此以后,羊角面包的“衍生品種”便越來越瘋狂。在推出cronut的同一年,澳大利亞最知名的可頌面包店Lune Croissanterie 推出了cruffin(松餅x羊角面包),隨后又推出了tacro(玉米卷x羊角面包)。
Le crookie
圖源:Picjumbo
去年,crookie(曲奇餅干x 羊角面包)風靡一時,它是由法國糕點師斯特凡·盧瓦德(Stéphane Louvard )于 2022年發明的,在巴黎面包房 Maison Louvard出售。盧瓦德告訴媒體,這款產品一炮而紅,每天大約售出110到150個,售價為5.90歐元。
去年2月,TikTok的探店“網紅”們找到了這款美食。
突然之間,法國街區里就出現了排隊現象,面包店每天要銷售2000多個crookie,因此不得不雇傭更多員工來滿足需求。
圖源:網絡截圖
盧瓦德在接受《衛報》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驚喜,但也“有點緊張”。
自此以后,這款跨界產品在世界各地的面包店也開始流行起來并紛紛推出自己版本的crookie。
在英國倫敦,有法國面包師菲利普(Philippe Conticini)制作的以餅干面團制成的球形羊角面包,而在蘇格蘭,有大熊面包店(Big Bear Bakery)制作的灑滿 Nutella醬的羊角面包。
圖源:instagram
在西班牙,羊角面包又化身Xuixo,成為一種經過油炸并撒上糖粉的糕點,里面填滿加泰羅尼亞奶油;而在意大利,則有一種名為cornetto的羊角面包,它更厚,香氣更濃郁,是用雞蛋制成的。
羊角面包因瑪麗王后在法盛傳!
招牌法式面包的起源卻和奧地利關系緊密
不管羊角面包的跨界形態是多么新奇,它們都甜得離譜,而且用料飽滿,給人一種“罪惡的美感”。事實上,“放縱”就是它們的賣點。
“你應該和別人分享一下,”TikTok博主Anna Kloots說道,她嘗了盧瓦德的crookie,評價為“味道超級濃郁,真的很好吃”。
也許可頌現在是法國人的標配早餐,但可頌的起源可是另有說法!
羊角面包起源主要有兩個版本,一是維也納版。
圖源:inrix
打著新月旗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圍困維也納。一天深夜,照例為翌日營業忙碌的面包師們,發現地下傳來不曾有過的聲響。他們敏銳意識到:是敵人挖地道攻進來了,便立刻喚醒全城,成功保衛了城市。于是,面包師將面包做成新月狀紀念。
這個新月形面包后被命名為kipferl,一種維也納甜酥面包。Kipferl也被認為是羊角面包的起源。
Kipferl通常內含堅果,大小不一,比傳統羊角面包更密實。
圖源:inrix
而另一個版本是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吃)子(貨)瑪麗王后(Marie-Antoinette)有關。據說是來自奧地利的她(奧地利帝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最小的女兒)將這款新月形狀面包傳入法國宮廷。
圖源:資料圖
不過真正讓可頌在巴黎火起來的人物還是奧地利企業家August Zang。19世紀初,他在巴黎開設的高級糕點店“維也納面包房”Boulangerie Viennoise所推出的新月形狀面包經過改良廣受巴黎民眾喜愛。
目前來說,雖然歐美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羊角起酥面包,但就法國羊角面包而言,它已成為社交媒體“跨界”美食潮流的先驅。
在美食圈,新品也總是來了又去,但最基礎的羊角面包卻是永恒的經典美食,它是無盡的靈感和積極創新的源泉。
套用一句俗話,也許,對于在法國的人來說,沒有哪一天的糟糕是靠一個熱羊角面包和一杯咖啡改變不了的!想法哥享法妹對羊角面包是十分鐘情,那么你呢?或者你的印象里,還有什么烘焙產品可以與之匹敵?快來評論區一起討論吧!
文字:汩橋
圖片:已在文中標明來源,侵刪
審編:Léa
參考資料:
https://www.euronews.com/culture/2025/01/30/national-croissant-day-how-the-flakey-french-pastry-evolved-from-kipferl-to-cronut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