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能,字太拙,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為蒲州(今山西永濟)人。他約生于817年,卒于880年前后。薛能的詩以描寫日常生活、吟詠友情、抒發個人情感為主,同時也不乏涉及現實政治題材的作品。
薛能自負詩才,夸矜己作,甚或傲視李、杜、白氏,實則誠如前人所云,“天分有限,不逮諸公遠矣”(《西清詩話》)。而“排裊之筆,浩蕩之衿”(《唐音癸簽》卷八)亦時有之。
荔枝 唐 · 薛能
顆如松子色如櫻,未識蹉跎欲半生。
歲杪監州曾見樹,時新入座久聞名。
首句:“顆如松子色如櫻”,詩人以松子和櫻花為喻,生動地描繪了荔枝小巧的身形和艷麗的顏色。荔枝的果實小巧精致,與松子的形態相似,而其鮮艷的紅色又如同盛開的櫻花,這樣的描述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次句:“未識蹉跎欲半生”,這句詩透露出詩人對未曾早日品嘗荔枝的遺憾。詩人用“蹉跎”一詞來形容自己因未能品嘗荔枝而感到的時光虛度,這種遺憾和感慨使得詩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同時,“欲半生”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許。
后兩句:“歲杪監州曾見樹,時新入座久聞名”,這兩句詩回憶了詩人在監州任上見到荔枝樹的情景,以及荔枝的美味早已傳聞于世的事實。詩人通過這兩個場景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荔枝的喜愛和向往之情。同時,也通過對比和反差,展現了個人經歷與公共認知之間的關系。詩人雖然曾見過荔枝樹,但并未品嘗過荔枝的美味,這種遺憾與荔枝的盛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寓題 唐 · 薛能
王澤猶來雅在新,尚詞微事可愁人。
淫哇滿眼關雎弱,猶賀清朝有此身。
首句:“王澤猶來雅在新”,此句中的“王澤”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恩澤或恩惠,“雅在新”則表達這種恩澤依然清新高雅。詩人以此開篇,展現了他對王朝恩澤的感慨和對文雅生活的向往。
次句:“尚詞微事可愁人”,這里的“尚詞”指的是崇尚詩歌,而“微事”則可能指情感上的細膩之處或生活中的瑣碎煩惱。詩人表達了對詩歌的熱愛,但同時也透露出對當時文風浮華的擔憂,以及這些微妙事情帶給他的憂愁。
后兩句:“淫哇滿眼關雎弱,猶賀清朝有此身。”這兩句詩是詩人對于個人處境的反思。“淫哇滿眼”可能形容的是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但這種渴望卻被現實中的困頓所掩蓋。而“關雎弱”則表達了一種無力感,即便是有著強烈的愿望,也因為自身的脆弱而難以實現。最后的“猶賀清朝有此身”,則是一種對個人命運的感慨,慶幸自己能夠在這樣一個時代擁有這份肉身,但也暗含了一種對于無法逃離現實束縛的無奈。
望蜀亭 唐 · 薛能
樹簇煙迷蜀國深,嶺頭分界戀登臨。
前軒一望無他處,從此西川只在心。
首句:“樹簇煙迷蜀國深”,詩人以“樹簇”和“煙迷”兩個詞,生動地描繪出蜀地茂密的樹林和繚繞的煙霧,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又神秘的氛圍。同時,“蜀國深”一詞,進一步強調了蜀地的深遠和不可捉摸。
次句:“嶺頭分界戀登臨”,這里的“嶺頭”指的是山嶺之巔,而“分界”則表達了詩人站在此處仿佛看到了兩個世界的分界。詩人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眷戀和向往,不僅是地理上的登臨,更是情感上的攀登。
后兩句:“前軒一望無他處,從此西川只在心。”這兩句詩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對蜀地的情感。詩人站在前方的窗戶或平臺上遠望,眼前除了蜀地的美景,再無其他所在。這種景象讓詩人深深地愛上了西川,從此西川的美景就只存于他的心中。這種情感的寄托和歸屬,不僅是對自然景觀的贊美,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和歸屬。
游嘉州后溪 唐 · 薛能
山屐經過滿徑蹤,隔溪遙見夕陽舂。
當時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首句:“山屐經過滿徑蹤”,詩人以“山屐”點明自己的游歷身份,同時“滿徑蹤”也暗示了詩人行走的艱辛和時間的流逝。這句詩為全詩奠定了游覽和懷古的基調。
次句:“隔溪遙見夕陽舂”,詩人通過“隔溪遙見”這一動作,展現了自己遠眺的姿態,同時“夕陽舂”這一景象也富有詩意和想象力,將夕陽比作正在舂米的勞作,形象地描繪了夕陽映照在山間的景象。
后兩句:“當時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這兩句詩是詩人的懷古之情。他回想起歷史上的諸葛亮,這位被譽為“臥龍”的智者,究竟在歷史上成就了哪些事業呢?詩人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在詩人看來,或許諸葛亮本就只該終生隱居山林,做一條臥龍,而不是卷入世間的紛爭和權力斗爭中。這種對歷史人物的重新審視和評價,也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某種反思和批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