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滿是不公平的年代,紅軍的出現成為了人民的希望,他們充滿了忠誠、犧牲的精神,但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其中也會出現叛徒。
而在紅軍叛徒的人中,龔楚的叛變之路就很具有代表性,他于16歲參加革命,1925年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的身份加入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叛變革命后,龔楚率軍前往武漢參加討蔣活動,后來又參加了南昌起義,還領導了秋收起義,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很正能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龔楚后來進入朱德部隊工作,期間和紅軍高層人物有了交往,后來還參與了很多場重要的會議,也就是說,他是被重視的。
更重要的是,鄧小平非常欣賞龔楚,二人結下了戰斗情誼,也參與了很多場戰役,龔楚對于戰爭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后來在一次戰爭中,龔楚負傷,之后便留在地方療養,當時中央很關心他,還將他送往上海的醫院治療,后來回到了長汀河田中央蘇區。
但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央蘇區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王明取得了統治地位,龔楚被安排到十二軍擔任參謀。
此后龔楚參加很多戰役,但由于王明指揮的問題,導致他被撤銷了職務,這讓龔楚十分難過,對革命也有些灰心喪氣。
紅軍開始長征后,留在中央蘇區的人還在商討戰事,后來命令龔楚去支援一支部隊,也就是紅三十四師。
然而當龔楚來到的時候,發現這個師的同志全部犧牲了,看到眼前的情況,龔楚陷入了懷疑,中央紅軍未來會不會也被“吃掉”。
當時剛好國民黨想盡辦法策反我們這邊的人,于是龔楚就動搖了,于是在
1935年5月2日率領一個連的戰士逃離了,投靠了國民黨。
因為龔楚當初是紅軍的紅人,因此十分了解紅軍,于是國民黨讓他出任“剿匪”指揮官的職務,此后他開始為國民黨做事。
在此期間,龔楚企圖抓捕項英和陳毅,好在對方反應了過來,最終逃走了,而龔楚被人評價是“紅軍第一叛將”。
抗日戰爭爆發后,龔楚擔任了一些職務,但蔣介石不會信任一個叛變的人,因此龔楚一直沒有什么地位。
進入解放戰爭后期,龔楚帶領保安團逃回了家鄉,后來投降了,葉劍英考慮到他和薛岳是同鄉,想讓他去策反薛岳。
然而龔楚拿著錢到了香港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一待就是40年,期間寫了兩本回憶錄,不管如何,龔楚的做法都不妥當。
后來十年政治風暴波及到了香港,香港也不安全,于是他隨子女去了美國,但這里畢竟不是國內,生活得不習慣,后來又回到了香港。
直到1985年,龔楚聽說了大陸的變化,于是便想回去,剛好在這時最高院宣布不再追究原國民黨軍政人員的犯罪行為。
在這樣的背景下,龔楚于1990年到達深圳羅湖口岸,海關工作人員好奇地問了一句:“阿伯,這個年紀還來旅行?”
龔楚當即表示自己是回鄉的,后來他給三個人寫了信,分別是鄧小平、楊尚昆和王震,告訴他們自己回鄉的消息。
一個月后,鄧小平回電,歡迎他回到北京的時候,還讓他在人大或政協任職,可龔楚拒絕了,他表示:“我回來安度晚年,不是要官的。”
1995年,95歲的龔楚在家中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