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不完的秀美景致
扯不斷的情感血脈
忘不掉的鄉音美食
當紅色點亮城市的街角
老街巷尾的鑼鼓聲便穿透凜冽
將時光揉進沸騰的年味里
這里的故事
從一把旋轉的花傘開始
來子洲
邂逅暢游陜北,自在子洲
自在子洲,年味盈懷
是子洲人血脈里流淌的儀式感
紅綢翻飛似火
花傘旋開如云
陜北秧歌的豪邁與靈秀
在此刻交融
舞者們踏著鑼鼓聲
將黃土的厚重與生命的歡愉
舞成一道流動的史詩
小場子、跑旱船
是子洲秧歌表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镲震耳欲聾,嗩吶婉轉悠長
子洲秧歌
扭得妖,擺得柔,走得飄
跳得美,跑得歡
一招一式
栩栩如生,優美傳神
扭出了陜北人民的熱情與淳樸
在這片土地上
石雕、根雕、柳編技藝、剪紙
面花、泥塑、馃餡
非遺項目“爭奇斗艷”
彰顯著子洲人民可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自信
也釋放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里的年俗
是人與天地的對話
是歲月長河中最鮮活的注腳
山川呈秀,文韻悠長
子洲
一座浸潤著黃土文化精髓的小城
紀念革命先烈李子洲而得名
這里
是歷史鐫刻的不朽豐碑
是人文滋養的精神厚土
歷史的筆觸繪就歲月的韻味
城市獨有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悠久的歷史文脈
鮮活的文明印記
賦予了其與眾不同的時代氣質
這里是歷史名地重耳川
有古城堡綏平寨懷寧寨
華山寺紅門山巨佛
南川名鎮老君殿陽春樓
共同記錄和見證著
子洲厚重的歷史脈絡
波瀾壯闊的歷史起伏
彌足珍貴的文化印記
崢嶸歲月里的紅色記憶
子洲縣博物館
展示著一座城市的文明印記
凝聚著子洲人民世代傳承的匠心技藝
它們在歲月的磨礪中愈發醇厚
成為子洲
獨一無二的文化標識
紅色記憶
是子洲最耀眼的底色
無數革命先輩曾揮灑熱血
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贊歌
馬蹄溝 “十里鹽灣”
在那崢嶸歲月里
為陜甘寧邊區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寧丟延安,不丟十里鹽灣”的贊譽
是對它歷史功績的高度肯定
子洲
以山水城林筑骨,以悠遠文脈鑄魂
時間在這里落地生根
化作詩情畫意、煙火人間
它們或美如畫卷
有著無數人向往的生活
或文化底蘊深厚
歷史遺址記載著曾經的輝煌
群山連亙、巍然屹立
撐起了城市的風骨
河長水悠、延綿不絕
滋養了城市的靈韻
柏全山、路普山、娘娘廟山、目連山
四大名山挺拔俊秀、千巖萬壑
大理河、小理河、淮寧河
流經南西兩川
滋養了廣袤的土地,孕育了燦爛的文化
西峰寺山勢高峻
地形特異、殿堂林立、廟宇巍峨
樓、亭、臺、閣、石碑、石獅、龍柱
登山石階點綴其間
獨具匠心
南豐寨青磚灰瓦與蒼翠松柏相映成趣
經年的淬煉賦予了
其豐厚的底蘊和秀美的景致
珍饈溢彩,食憶恒存
子洲的滋味
是一碗麻湯飯的百轉千回
麻籽油渣與酸白菜在陶甕中發酵出歲月的醇厚
雜糧粥裹著豆香滑入喉間
咸鮮酸甜在舌尖掀起風暴
恰如這片土地的性格
粗糲中藏著細膩,苦澀里釀出甘甜
街頭巷尾的子洲果餡
以酥皮與棗泥的纏綿
將甜蜜揉進日常的褶皺
每一口
都是歲月的饋贈
是游子夢里
揮不去的鄉愁坐標
圖源:子洲縣人民政府官網
子洲炸油糕
色澤焦黃、美觀可口、喜慶吉祥
是陜北極具代表的地方風味小吃
當熱氣騰騰的蕎面圪凸羊腥湯被端上桌
濃郁醇厚的香氣瞬間彌漫
點燃著人們的食欲
子洲
黃土高原上一枚深情的印章
當秧歌的鼓聲漸遠
當花燈的光暈隱入夜色
這片土地
依然以溫情焐熱歲月
以山巒的起伏丈量時光
它的風骨
是歷史與山河的交響
它的年味
是古老非遺的生生不息
(來源:榆林文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