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國學智慧。聚焦終身成長領域,我是董三自。
您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生活過得很充實,日程排得很滿時,我們會很有干勁,睡眠也格外香甜。
這種情況下,人并不會有累的感覺。
反而在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時,明明啥正事沒干,人卻覺得累得不行。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現代科學證明,人就是一個能量體。
當我們剛剛來到人世,能量無比的充沛,雖說是脫胎母體,但卻是攜帶著天地的能量而來!
從這一角度來說,人體不過是我們的一個通道,我們真正的父母,是天地。
孩童動個不停,但你見過一個疲累的孩童嗎?
哪怕他們玩累了,一覺醒來,依然眼神明亮,能量十足。
大人和孩童間,最大的區別,我們并不是身體有多累,而是動了太多的心念!
要曉得,念頭貌似無形,卻是能量的精粹,心神的消耗,才是能量的大頭!
做事時,我們的能量是集中的,是有序的,頭腦不會有太多雜念,因此,能量的消耗其實并不大。
就像一臺電腦,最耗能的部分,永遠是主機!
無所事事時,能量是散亂的,大多數人并不懂駕馭自己的精神世界。
這一個念頭在南極,下一個念頭可能去了太空;
這一個念頭在十年前,下一個念頭又穿到了十年后!
據美國皇后大學研究人員估算,每個人腦中1天約有6,200個念頭升起,算下來,平均每秒鐘大約會有0.7個念頭。
另有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是每秒700個左右!
不論哪個結論,都說明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能量的消耗。
智慧的古人,之所以強調修心,原因就在這里。
應對這種情況,可以用上陽明心學的兩種方法。
1、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陽明先生再三強調立志的重要性,認為無志之人就如同沒有舵的船,只能隨波逐流,一事無成。
立志的說法,主要針對求學的人。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理解為定目標。
不論是家庭主婦,還是失業、退休人員,絕對不能讓自己精神處于一種空虛、散漫的狀態。
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如果這一天毫無打算,漫無目的,那么一晃可能一天就過完了。
想想我們的一生,其實也很快的,若沒有一點目標,一輩子很快就流逝了,難道除了懊悔和嘆息,我們不想留下點別的?
有了目標,有了打算,生活就會有重心,能量才不會平白地耗散。
2、靜心
心學講究以靜坐來定心。
不過對于我們一般人,沒必要去刻意學習什么打坐修禪,懂得一點靜心的方法還是很必要的。
所謂靜心,簡單理解,就是讓自己專注在一件事上。
我們容易感覺累,在于我們心猿意馬,思想一下在東,一下在西,相當于腦子里在跑馬拉松,一刻不息,不累才怪。
靜心的關鍵在于息念。不能沒有目標,也不能目標過多。
同一個時間段,把心念集中在一件事上。每次做好一件事,足矣。
大目標也不能心急,長城不是一天修成的。
如果掌握了這兩招陽明心法,我們不僅不會輕易感覺疲累,能量也不會白白損耗。
不過個人覺得還有一個關鍵點,在于我們要以“致良知”為導向!
有目標很重要,但這個目標一定是符合良知,而不是亂七八糟、損人利己的目標。
專注目標的前提,在于這個目標的達成,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利益,若是單純追求一個沒有意義的、或是負面意義的目標,還不如沒有目標呢。
更多精彩:見個人號。
我是董三自。一切為了提升認知,開啟智慧,開啟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歡迎關注!誠懇邀請您探討、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