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網(wǎng)絡
01
班長第7次在群里發(fā)起同學聚會接龍時,你依舊在猶豫要不要去。
十年前坐在后排借橡皮的男生,如今名片上的英文后綴比當年的數(shù)學試卷還長。曾經(jīng)相約考同一所大學的閨蜜,正曬著二胎百日宴的九宮格。
成年人的重逢,像退潮后的沙灘,你以為貝殼會永遠嵌在沙粒里,回頭卻只剩深淺不一的腳印。
當所有人都踮著腳展示生活,那個還穿著校服帆布鞋的靈魂,只能縮進觀眾席的陰影里。
我們不是懼怕重逢,而是害怕在包廂旋轉的彩燈下,突然看清當年約好要一起摘星星的人,現(xiàn)在連酒杯碰響的角度都計算得精確。
就像自助餐廳永遠在循環(huán)播放的爵士樂,你以為參加的是懷舊派對,其實不過是場明碼標價的社交展銷會。
那些缺席的人未必薄情,可能只是預見了這場聚會的殘酷真相。
最懷念校園時光的,往往是被現(xiàn)實撞得最疼的人。
02
有個讀者私信說,去年聚會后,她在地鐵站哭了半小時。
因為曾經(jīng)幫她補習的課代表,如今用計算基金收益的語氣說:“你現(xiàn)在這樣也挺好。”
當懷舊變成攀比的培養(yǎng)基,連“你以前黑板報畫得真好”,都成了溫柔的審判。
豆瓣“社會性死亡”小組里,23%的尷尬瞬間發(fā)生在同學會。
有人發(fā)現(xiàn)初戀成了保險經(jīng)紀,有人被追問第十次考編結果,更多人在KTV包廂里突然意識到,自己早就不是青春紀念冊里的模樣。
《山河故人》有句臺詞: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當年幫你傳紙條的后桌,如今最多是莫名其妙發(fā)來一個鏈接,讓你幫忙“砍一刀”。
那些刻意保留的舊綽號和葷段子,不過是給記憶打了層自欺欺人的柔光濾鏡。
當褪色的校服變成量產(chǎn)的紀念衫,我們終于明白,那些被風卷走的課間操,再也拼湊不出完整的青春隊列。
03
朋友問:“今年聚會又找借口推了,我是不是很冷漠?”
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允許往事留在舊時區(qū),或許也是成年人的另一種默契。那些反復修改的請假理由,精心設計的出差時間,何嘗不是成年人最后的溫柔。
與其在包廂里扮演成年版自己,不如讓十八歲的少年永遠活在早讀課的晨光里。
就像博物館不會展出所有藏品,有些故事適合鎖在檀木箱,等梅雨季來臨時翻曬。
推掉聚會的借口不是冷漠,而是對青春最后的溫柔,我們默契地守護著彼此記憶里穿校服的模樣。
真正與你同頻的人,不會等到聚會才從記憶海底打撈你。時間會幫你篩掉虛情假意的問候,留下停電時依然能摸黑聊整夜的人。
成長最清醒的認知,是允許青春有且僅有一次,就像樹影永遠追不上奔跑的少年。
再精致的酒杯,也盛不了十八歲那場滂沱的雨。
今年會認真運營視頻號,求掃碼關注,讓我們的陪伴從文字蔓延到光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