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2025年河南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總結2024年河南省全省衛生健康工作,分析改革發展形勢,安排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
其中表示,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方面,出臺《河南省因地制宜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實施方案》,選擇鄭州市、洛陽市、平頂山市、安陽市、周口市作為攻堅示范市,率先在政府「六項投入」保障、債務化解、編制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薪酬制度改革、醫共體建設等方面創新突破。
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5年內實現全覆蓋
2024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了健全高質量發展管理體制、建立高水平學科體系、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優化公立醫院編制保障5條重點任務。
其中,關于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實施意見》要求逐步提高人員支出比重,力爭使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達到40%。根據不同崗位職責要求,自主設立薪酬項目,向臨床重點??啤⑷瞬哦倘睂I傾斜,向高層次人才、業務骨干傾斜。同時,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的薪酬水平,統籌考慮編內外人員薪酬待遇。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到,要推進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年薪制。對公立醫院緊缺人才、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制等多種分配方式。鼓勵對醫共體內各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2024年4月,福建省醫保局首任局長、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詹積富在《三明日報》撰文,公布了三明醫改的最新改革成效。其中提到:
「醫院工資總額由改革前2011年的3.82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0.44億元。在崗職工平均年薪由2011年的4.22萬元提高到2022年的20.11萬元;2022年,醫生最高年薪達58.28萬元?!?/strong>
根據醫改細則,醫療服務收入部分扣除運行成本后,80%將用于發放工資。
2024年6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共包括7部分內容,以下為部分內容節選:
因地制宜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支持指導三明醫改向縱深推進。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2024年,所有統籌地區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或按病種分值(DIP)付費改革,合理確定支付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強對醫院內部分配的指導監督,嚴禁向科室和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進一步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資政策。
2024年8月底,國家衛健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未來將指導其他省份每年選擇2-3個地區為重點推廣三明經驗,5年內實現全覆蓋。
2024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后在江蘇省鹽城市、福建省泉州市、河北省石家莊市、重慶市、浙江省麗水市、深圳市召開了六次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典型地市和省份因地制宜學習借鑒三明醫改經驗、深化醫改的具體做法和進展成果。
多達七次專題新聞發布會
多項舉措有何異同?
自從院長、科室負責人年薪制要求普及以來,業內人士都知道三明醫改的經驗最終一定會推廣到全國,就在我們都在觀望時,沒想到這種推廣的速度會這么快。
從2024年1月1日至今,關于三明醫改,國家衛生健康委共組織并召開了七場專題新聞發布會。針對醫務人員編制、薪酬待遇以及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方面,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多達七次專題新聞發布會,多項舉措究竟有何異同?
醫務人員編制問題
相同點
各地均強調醫務人員的編制保障,確保醫療機構有足夠的人員編制來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都有創新編制管理的趨勢,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需求。
不同點
具體的編制數量和增編形式因地區而異。河南省在2025年的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訂單定向培養500名(含中醫)、公開招聘500名大學生村醫,這一舉措直接針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編制和人員需求。而其他地區可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了不同的編制增量和增編形式。
編制管理的具體做法有所差異。河南省并未明確提及類似浙江省麗水市“縣屬鄉用、鄉招村用”的模式,但強調了要推動每個鄉鎮和街道辦好1所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推動90%以上的縣(市)達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標準。這體現了河南省在編制管理上的獨特思路,即通過醫共體建設來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醫務人員薪酬待遇
相同點
各地均明確提出了要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以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
都推行了年薪制、績效年薪等制度,使醫務人員的收入結構更加合理。
不同點
具體的薪酬結構有所不同。河南省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時,可能更注重年薪制與績效年薪的平衡,同時強調要動態縮小不同等級和不同類型醫療機構間人員收入差距,以及醫院內部不同科室和不同專業間人員差距。而其他地區可能更注重基本年薪與績效年薪的平衡,或獎勵性薪酬的發放。
年薪核定的方式存在差異。河南省借鑒三明市的經驗,但也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河南省可能會綜合考慮醫療機構的規模、效益、服務質量等因素來制定年薪核定標準。
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相同點
各地都強調了要完善績效考核機制,通過科學、公正、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方案來激勵醫務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都提出了要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發展和培訓工作,以提升其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不同點
具體的激勵措施有所不同。河南省在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實施“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專項,加快完善平臺,夯實數據基礎,推進模型建設。這可能為醫務人員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和培訓資源。同時,河南省還可能通過表彰優秀醫務人員、提供晉升機會等方式來激勵醫務人員。而其他地區可能更注重物質獎勵,如提高薪酬待遇、發放獎金等。
職業發展和培訓的支持力度存在差異。河南省在職業發展和培訓方面可能更注重科研支持和學科建設。例如,河南省可能會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應用填補國際國內空白或領先技術,并舉辦規模性醫企對接會,以培育“豫藥”產品。而其他地區可能更注重提供科研經費、建設重點學科等支持措施。
醫務人員最“核心”的利益
年薪制到底怎么回事?
根據政府官方文件以及醫院內部文件,三明醫改的年薪核定大概有三個步驟:核定醫院工資總量、確定醫院內部分配方案、計算到個人。
對于醫院工資總量的額度,這個標準由政府統一制定。醫院工資總量大概由當年度工資總額、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績效考核獎勵資金、慢性病一體化管理績效考核獎勵資金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收入等4個部分構成。核定后的醫院工資總額要分給醫院的職工,包括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師、技師 、藥師 、護師和行政后勤人員等。
在實際核定中,政府會先根據每個醫院的人數和職稱,按“目標薪酬”核定一個“預發放工資總量”,每個月先按職稱預發,年底計算總工分,多退少補。
到了年底,醫院內部要確定分配方案。醫院職工分為不同人群,按總額比例分配,分別為醫生(技師)團隊、護理藥劑團隊、行政后勤團隊,各群體每年分配的比例都略不同,但是獲得最高薪酬的比例有限制。例如,護士應在醫師的70%以內,行政后勤人員應在醫師的50%以內。
分配到個人,年薪計算由基礎工分、工作量工分和獎懲工分3部分組成,也稱之為定性工分、定量工分和獎懲工分,這就是工分制。
其中,基礎工分占40%,分為職稱、工齡和職務,按崗位考核。2021年,部分醫院已將這一比例提高到了50%,由此可見,職稱在年薪制中的地位逐漸升高。
工作量工分占60% ,這要按照不同職業團隊的工作量和工作質量來計算。醫生團隊依據門診和出院人次數,分別運用以資源為基礎的相對價值比率(RBRVS)、疾病診斷相關組(DRG)計算工分;醫技、護理團隊根據400項醫技服務項目和122項護理工作項目,應用相對價值比率計算;行政后勤團隊則根據醫院的戰略目標,合理制定相對應的考核指標,運用關鍵業績指標(KPI)計算工分。不同醫院可以制定不同的工分文件,這個屬于內部文件,是不會向外透露的。
最后一項獎懲工分顯得不是那么重要,這主要包含成本工分、患者滿意度、無節假日醫院、新技術新項目開展等予以工分獎懲。
計算好了所有人的工分后,就要給工分賦值了,也就是工分值。
工分值=(醫院所有人員的基本年薪總額+績效年薪工資總額)/醫院所有人員的年度工分數。例如,某醫院今年可支配年薪總額是600萬元,但全院職工總工分為1000萬分,那么,1工分的價值就是0.6元。
我們總說在年薪制里面住院醫發15w、主治20w、副高25w、主任30w,但這個年薪只是平均數字,具體到每個人是有波動的。例如,文件規定,最高不能超過規定年薪的20%、最低不能低于規定年薪的50%。
那有人說了,我沒啥大志向,我干脆拿個最低的7.5萬直接躺平吧。
你躺不平,到了年底是需要考核的,有醫院設立合格線,低于合格線的就只拿檔案工資。還有的評價指標具有“一票否決”的性質,以中醫中藥指標為例,這個指標共19項,有20分是必須達標的指標,如果不合格那直接0分。
來源:檢驗醫學網、國家衛健委、丁香園論壇、梅斯醫學(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醫務之聲”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