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銘揚
看著春晚,我絲毫提不起興致,也沒有藝術享受,沒領悟什么思想道德教誨,朦朧昏睡。及至被爆竹煙花聲震醒,一看時間,辰龍巳蛇悄然更替換崗了,這塊土地以及人們已入新春。
打開手機,看到蘇州千年名剎寒山寺敲響新年鐘聲的視頻,讓我想起了我曾連續16年在寒山寺與方丈性空法師、秋爽法師一起聆聽新年鐘聲,臆想著能隨著鐘聲響,菩提增,智慧長,煩惱消。每次聽完由性空大和尚以及后來繼承方丈的秋爽大和尚敲響的108下鐘聲,帶著他們揮毫書贈的新年祝福書法大作,我在星空皓月下,懷惴信仰和理想,趕回無錫,與親人分享,共享能消除煩惱的喜悅和期望。
然而,我接連聽了16年方丈法師們懷著虔誠之心敲響的1728下悠揚的鐘聲,并沒有如佛祖所說的那樣,菩提增,智慧長,煩惱消。而是明顯地感覺到是白發長,智有障,煩惱更多了。佛祖向眾生許諾的禪意和善念,在塵世中是不可能如愿的。寒山寺新年聽鐘聲開創近五十年來,已然成為了中國旅游界一個著名經典、享譽世界、經久不衰的旅游節目。
聽一次鐘聲,又虛度一年光陰。過了花甲,只覺得歲月如梭,光陰如箭,度年如日。一轉眼,己臨近古稀。隨著年齡的增長,理想信仰早己虛無縹緲,建功立業皆成過眼煙云,發財致富己成茶余飯后笑料,一日三餐只需舒適溫飽,終極目標企圖長生不老!
人老了,自己支配的時間充足了,年輕時無法滿足的好奇貪玩和因組織紀律暫時被壓束之慾念反而劇增了!君難道沒聽說過"抓住青春末梢梢,最后瘋狂騷一騷!”嗎?從喝早茶、喝早酒再到吃夜宵,從跳交誼舞、廣場舞到跳黑燈舞,從采耳按摩桑拿到歌廳酒吧浴場,從打80分到炒地皮,從打麻將到牛牛,從斗地主、摜蛋到轉蛋,從梭哈到德州樸克,從剝嵌檔到二八杠子,從打飛機、泡妞撩妹到包二奶養小三,這些吃喝嫖賭的娛樂場所,都是中老年甚至是老年人最喜聞樂見的地方。
當然,也不乏一部分挎著相機,舉著手機,遙控著無人機的中老年攝影發燒友,奔走在崇山峻嶺,出沒于沙漠戈壁,出沒于楓葉菜花、沉浸于石榴牡丹,陶醉在古鎮山村。在按下快門的咔嚓聲中,享受著旅游的快樂和創作的快感。我特別驚訝于他們帶著那些照相設備的負重力度,裝滿了雙肩包,甚至裝滿了22寸的行李箱。不得不嘆一聲:力道真好!
更有一大批懷著彌補青春年少時沒有實現文學藝術之夢的老青年,縱情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賴在老年大學不想畢業而繼續深造,盡情享受著追夢過程中取得收獲的愉悅。比如有位老作家,隔三差五在上海、南京、蘇州、本地和香港的報紙上發布短小的隨筆散文,很有老派文人的風采。有位中年作家,每年要寫好幾本地方文史方面的書。有位中年名醫,在上班診療之余,近年已經寫了兩部長篇小說,精彩演繹了自己的文學青年夢想。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那遍布城市的每個街心廣場和小區空地,均是音樂競放,響徹云霄。健美操,廣場舞,太極拳,新疆舞,現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當代舞,交誼舞,以及錫劇越劇滬劇黃梅戲評彈和江南絲竹、西洋銅管樂的相互演奏,讓城市的夜晚更豐富多彩和喧囂熱鬧。這遠遠勝過了文革時期喊口號游行跳忠字舞的熱鬧場景。而最開心的,莫過于熱銷音響設備的廠家了!
許許多多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人,沉緬于吃補藥,購買大量的傳銷保健品,尋覓養生秘方,咸不吃,甜不吃,油不吃,辣不吃,咸菜咸肉咸魚咸鴨蛋不吃,卻天天在家充滿希望地大吃傳銷保健品,吃出了營養不良,吃出了神經衰弱。他們像傻子一樣地堅信,還能再活五百年! 而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對傳統的家常菜肴不屑一顧,而熱衷于吃麻辣燙,吃烤串,喝彩色飲料。由于好逸惡勞,不學無術,上不了廳堂,下不了廚房,登不上舞臺。天天吃外賣,吃垃圾食品,吃出了一身膘,一身病,卻自以為很有知識,很會享受,卻不知是在提前尋死!
年年難過年年必過,天天快樂不是快樂,只有遇到煩惱並努力消除后,才能獲得真的且又短暫的快樂。煩惱和智慧共生共存,這便是人生。
當震耳欲聾的爆竹和漫天飛舞的焰火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劃破夜空時,我們又糊里糊涂平平安安度過了一年。一年又一年,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年!只有在來年的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之際,我們還在互道祝福、嬉笑調侃之時,我們才能真切的體會到:在國家的關懷下,在親人的陪伴里,在友情的歡笑中,我們才深切體會到過得相當幸福和開心。
找到一位老朋友的微信,給他閑聊上述意思。老朋友說,你這些話可以寫成一篇新春的隨想閑扯。于是抽空成文,我借此還想給廣大老同志老朋友發一條祝愿:值此歲入新春之際,恭祝您一如既往,持祥龍騰云駕霧搏擊長空,似靈蛇如意游走于人生的江河湖海,自由自在地游嬉人生,瀟瀟灑灑地蹉跎光陰!來年,讓我們繼續一道云游四方,吃喝玩樂,消除煩惱,盡情瀟灑,向著詩和遠方,越走越遠,越走越遠……祝大家新年康樂,吉祥!
作者簡介
周銘揚,無錫作家協會會員、現任無錫市旅游業協會旅游新媒體協會會長。在國內各媒體共發表新聞、言論、散文作品達數百萬字。在省市和全國好新聞評比中獲獎四十余次,多篇文章被收入《人民日報》出版社匯編的文集。編輯、出版了《旅游工作者必讀》《名人春秋》《無錫旅情》《五色土》等多部著作,出版了散文《行走筆記》,與同仁合作出版了《無聲的釆訪》一書。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