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左右,開始探討房產稅,如今終于宣布,明確:“到2029年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
業內很多大佬都覺得,這個消息意味著房產稅已經越來越近了。
但如你所想,很多人更為擔憂的是具體落地放方案和什么時候出臺。
尤其是咱們城鎮近一半擁有多套房的家庭,房產稅對他們來說,會有哪些影響?以后,我們該如何應對。
01.
房產稅怎么收?
先來看看大概的時間!
這一次國家層面明確,“到2029年完成改革任務”。預計最早會在2035年落地。
不過期間可能政策有變動,但是一個情況或許不會改變——那就是房產稅遲早要來。
至于到那個時候會怎么收?
咱們先來看看試點城市的情況:
目前全國只有兩個城市試點了房產稅,一個上海,還有一個是重慶。
上海主要針對新購二套及以上住房(人均60㎡以上部分),稅率是0.4%-0.6%。
重慶則針對的是獨棟別墅、高檔住房及無戶籍新購二套房,稅率為0.5%-1.2%。
參考這兩個試點城市,有財稅專家認為,將來全面落地的方便去方案可能會采取以下方式:
①面積方面,人均面積60平米以內,免稅!
②稅率方面,最高稅率最高稅率1.2%。
③征收對象方面:住宅、商業用房、工業用房等不動產。
④征收方式:一般按年征收,可分期繳納。
如果按照這個方案,超出面積50平,假如房子市價2萬,按最高稅率,每年就要增加12000的稅費。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畢竟一旦房產稅落地,那就是長期的,年年都得交。
對于那些手上有好幾套房子的人來說。這可得提前規劃規劃。
.02
為什么要收房產稅?
要說房產稅,它的功能可多了。
第一,為地方提供穩定稅源。地方有錢了,什么公共設施、教育、醫療等民生項目,是不是不用愁金了?
第二,調節財富分配。以前有錢的買幾套房,沒錢的一套都買不起。以后房產稅下來了,那些手上房子多,豪宅面積大的,就多交點稅,貧富差距不就縮小了。
第三,抑制投機。因為持房成本真心便宜,每月就幾百物業費,所以過去一些人總囤房,導致房價飆漲。
以后持房成本高了,囤房壓力大,沒那么多人炒房,價格就能健康穩定。咱們中低收入家庭也能買的起了。
第四,促進實體發展。以前炒房賺錢容易,開發樓盤來錢快,都跑去做開發商、炒房客,資金都流到房子里,其他產業沒啥錢。
以后房子不好賺了,這些資金就會逐步進入實體企業,大環境上來了,你我大家的收入也漲上去,大家都有錢消費了,是不是經濟就走向正循環了。
.03
房產稅的影響
影響面應該是三個方面的:
第一,覆蓋的家庭。最終近45%的城鎮家庭都會受影響。畢竟這部分群體手上有兩套甚至更多房產,面積越大,稅費也越多。
第二,地區的差異。一線城市因為房子單價貴,未來很多家庭承受這一稅費負擔,可能占比收入的3-8%,三四線家庭稅費占比收入可能低于2%,畢竟三四線本身單價就相對便宜。
第三,市場價格沖擊,如果房產稅落地,一部分人考慮到壓力,可能加速拋貨,所以短期內可能加劇掛牌量激增,這個增加的比例預估在15-20%。
而且,因為房產稅主要針對的就是大面積,所以屆時高端住宅市場變現可能更差,導致再度出現價格承壓。
.04
普通家庭的應對策略
從國際趨勢來看,房產稅是必行之路。所以,我們將來也必然要直面這個問題。
所以,未雨綢繆還是百利無害的:
首先,如果手上資金有限,可以從優化家庭人口面積入手,如控制家庭總住房面積控制在人均50-70㎡區間。這個面積基本免征稅,以后再怎么樣都不用擔心壓力。
其次,如果手上有點資金,那么就從評估房子入手,確實沒啥價值大房子,拿著貶值等繳稅,不如早變現。如果是核心城市優質房產,保值增值潛力強,就拿一拿。
感覺空著扛不住壓力,就租出去,還能抵消點稅費。
最后,密切關注政策消息,
如果以后出臺一些新的優惠政策,你得抓緊時間,別錯過了!
其實,房產稅的推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涉及社會公平與穩定。如何平衡財政收入、市場調控與民眾承受能力,是政策設計的關鍵難點。
也希望,盡快落地這項稅收,你怎么看?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