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這個文化深度交融、AI極速發展的時代,學生該以何種面貌塑造自己,迎接未來?開學典禮上,中科實驗教育集團總校長,中科附高(深理工附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宋如郊的致辭以“自信”為核心,以各類新春爆款——河南衛視《唐宮夜宴》舞蹈、哪吒2、DeepSeek以及春晚機器人為例,深刻闡述了自信在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以及學生成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這篇致辭飽含激情而富有遠見,不僅展示了中科附高(深理工附中)在教育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更描繪出了充滿希望的未來圖景,為學子們送上新學期的深切祝福。現將原文轉載于此——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們站在深圳這座創新之城的熱土上,背后是五千年中原文化的星河璀璨,眼前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奔涌。從河南衛視春晚舞蹈《唐宮夜宴》的千年一夢,到《哪吒》打破東西方敘事壁壘的百億票房神話;從DeepSeek用中文認知范式挑戰全球AI格局,到春晚機器人以毫米級舞步重寫人機共生的未來圖景——這些閃耀的坐標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文化血脈的喚醒、創新火種的點燃與未來疆域的開拓。
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一個關鍵詞:自信——它將構成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人的精神圖騰。河南衛視的火爆啟示我們:文化自信不是躺在古籍里的標本,而是用現代化方式重述文明基因。正如《洛神水賦》將曹植的浪漫化作水下芭蕾,我校的“博士課堂”“科學家講壇”邀請非遺傳承人與航天工程師,將智慧融入人文課程,讓傳統技藝變成了創新思維的培養基礎。這是文明的滲透與飛躍。
《哪吒》中太乙真人的川普方言、DeepSeek對儒家“仁者愛人”的AI編碼證明:越是地域的,越能引發全球共鳴。梁文峰說過,中國創新缺乏的不是資本,而是缺乏自信心。DeepSeek設立“優雅崩潰獎”,哪吒團隊獎勵“叛逆式創意”,這都告訴我們:創新不是一條坦途,而是一場需要容錯勇氣的冒險。我校將建立理化生“創新日志庫”,記錄每一次實驗的驚喜與意外——哪怕是 “失敗”的實驗,也要記錄,因為那里可能埋著超導材料的“鑰匙”。失敗是創新的勛章,是成功之母。
港珠澳大橋從模仿到領跑的逆襲證明:創新自信源于跨界團隊的化學反應。我們的“心理夢工廠”即將啟動由心理教師、算法工程師混編團隊,用腦電波測算制定人才早期培養計劃。當學科邊界被打破,奇跡就會在縫隙中生長。春晚機器人0.05毫米的精度、DeepSeekMoE模型的開源生態,揭示了一個真理:技術自信不是實驗室的孤芳自賞,而是解決真實世界難題的能力。
當西方還在討論“元宇宙教育”時,我們已經通過AI助手自動批改作業、分層作業,由“一刀切”變成為學生量身定做,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要做的不是適應未來,而是定義未來教育。最偉大的團隊是西天取經團隊,因為它將不同個性的人物凝聚到一起,是一個有包容性的團隊。我們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要打破團隊建設的常規,形成優秀的跨界組織。
一個人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我們的“青藍”+計劃不僅僅限于師徒結對,還將形成“一位骨干教師+幾位青年教師+十幾個學生”的三角賦能小組。真正的影響是一種能量影響。
我們還將創設“問題森林”訓練,取消一部分標準答案制,將課堂變為“問題孵化器”:物理課上可能討論“如何給長城換石磚”,歷史課加入穿越話題,讓顛覆性創新的火種在自由自在的場景中熊熊燃燒。我們會繼續開展“技術之旅”,讓創造力在實驗室與市井街頭的碰撞中迸發。
同學們,站在這里,我仿佛看見一幅未來的圖景——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的學子自信滿滿地做實驗,在國際論壇上侃侃而談……這一刻,我想起錢學森之問,想起李約瑟難題,更想起河南衛視編導們埋首古籍時的執著、哪吒團隊那100版被推翻的設計稿、DeepSeek工程師凌晨三點的代碼戰場。
教育的終極使命,是讓每個生命都有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的底氣和執著。讓我們在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的校園里自信滿滿地開啟嶄新的2025!深深地祝福大家!
(原文發表于“中科附高”公眾號,轉載時有刪節)
作者:宋如郊
整理、編輯:鹿鳴 vesp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