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所高職院校“民轉公”!
自2020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來,各地院校轉設的工作推進力度明顯增強,截至去年,全國各地約有28所高校轉為公辦。
此前,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也釋出了“轉公”的消息。
教育廳工作方案明確“轉公”
2020年,四川省教育廳印發《四川開放大學改革發展方案》,其中明確,“依托四川開放大學建設四川省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基地,積極推進四川開放大學所屬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辦學性質由民辦轉變為公辦。”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轉公”與學校的成立背景息息相關。
學校成立背景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院校,辦學屬性為非營利性。
學校創立于2005年,四川開放大學于2007年全面接辦。
這意味著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是公辦背景,國資舉辦的高校。
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學校“轉公”進行了一定背書。
雖然,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目前并未完成“轉公”,但根據學院去年6月發布的公告,變更體制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轉公”或有可能。
為何要“民轉公”呢?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意味著學費降低,學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從高校自身的角度來說,可以通過國家財政或者地方政府撥付補貼獲取教研經費,提升教育質量,改善教學設施。
雖然,“公辦高校的社會認可度更高”的偏見仍然存在,但近年來,國家對民辦高校的政策扶持力度越來越大,“民辦大學潮”逐漸襲來。
民辦高職院校發展契機
202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規范民辦教育市場,保障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同時鼓勵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和職業教育的發展。
2022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重申“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2024年
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銀齡教師支持民辦教育行動實施工作的通知》,計劃每年選出約2萬名優秀退休教師,支援各類民辦學校,特別是民辦高校。
政策的加持,讓民辦高校的數量有了顯著的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近十年,民辦高校的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截至去年6月,我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895所,其中民辦高校799所,約占高校總數的27.6%。
目前,四川一共有38所民辦高職院校。
民辦高校在擴大教育資源供給、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民辦高校只有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好的教育口碑才能抓住發展的機會,不負新時代的教育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