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編輯:魏官紅
“他們說關稅將降至30%,這對我們的加熱器和其他產品意味著什么?請告訴我”。
5月12日19時58分,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采購客戶Ben,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后,第一時間給蘇州貝昂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昂智能)聯合創始人章燕發來了信息。
圖片來源:信息截圖
“所謂的‘對等關稅’以及之前的關稅疊加上來,我們的產品出口美國稅率高達175%?!闭卵嘟榻B,貝昂智能主營的空氣凈化器、殺菌消毒儀器等產品20%市場份額來自美國,“175%稅率,產品基本到美國就是虧損。”
作為章燕的大客戶,Ben自關稅戰以來一直是觀望且焦急的狀態。一方面,相比一年前的25%,175%的高關稅的確難以承受;另一方面,庫存正在持續下降,中美關稅談判超預期結果出來后,他第一時間向章燕核實。
美國對中國關稅稅率下降消息傳來,章燕說手機都快被客戶打爆了,但考慮到還有很多細節不明朗,她告訴Ben“先等待海關的詳細執行信息”。
讓客戶等待,章燕自己卻并未閑著,她已經開始著手找船運公司訂艙,但新問題接踵而至——“現在一船難求。”“運去哪”美線航管人士表示,需求多,但船少了,目前整體已經接近爆艙。
焦急的美國客戶
5月12日20時到23時,Ben連續給章燕打了六七個越洋電話,他想拿到更多有關關稅下降的具體信息。章燕說:“美國客戶其實也很著急,比我們還著急。”
北京時間5月12日下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對出海企業以及外貿商家們而言,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的調整幅度成為他們關注的核心。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提及,美國將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關稅;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征關稅。
“所有的外貿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我也是戰戰兢兢點開了這個消息。”在中美關稅談判“超預期”聲明發布后,章燕更新了一條個人視頻,看到關稅下降的談判消息,她覺得一方面的確是一個好消息,但具體落實到每個產品的關稅到底是多少,可能還要等美國海關甚至美國報關行的具體執行情況。
所以當美國客戶Ben持續向她核實和求證的時候,她告訴Ben“先等待海關的詳細執行信息”。
關稅稅率下調的這一天時間里,美國客戶要求發貨的多嗎?對此,章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多數美國客戶還沒有這么快響應,當然,也有一些庫存消耗一空的客戶著急補貨,會要求我們盡快發貨補充庫存?!?/p>
更現實的考量來了
關稅下調,更現實的考量撲面而來。
“貝昂智能的產品關稅稅率從175%下調到55%(注:55%為商家估算的該類產品出口美國實際關稅稅率),出口到美國市場,產品利潤空間還有多少?”
“沒有太多利潤空間了?!?/p>
“如果后續持續55%稅率,美國市場還繼續做嗎?”
“我們會調價,可能美國市場占比不高,但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布局?!?/p>
這是在和記者交流過程中,章燕應對美國關稅稅率的市場策略。
“如果一直是175%的關稅稅率,那么我們就會直接放棄美國市場,基本沒法做了。55%的關稅稅率,可能利潤比以前少,但我們整體會進行協調,通過給采購客戶或者終端漲價的方式消化這部分關稅成本。”在章燕看來,相比于一年前25%的關稅稅率,如果后續按照55%的關稅,對他們而言有挑戰,但總比175%的稅率強。
從美國讀博歸國,章燕在蘇州創辦了貝昂智能,Airdog是公司的海外品牌,目前公司產品在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有銷售。美國占貝昂智能20%的市場份額,以線上渠道為主,既有B端(企業端)的采購客戶,章燕也在C端(消費端)平臺布局,譬如跨境電商網站以及建設獨立站做C端銷售。
其實,即便在175%的高關稅時期,章燕也沒有暫停向美國發貨。她說在平臺上銷售的產品不能戛然而止,為了維護線上店鋪正常運營,他們減少促銷、打折等活動,持續發貨維持公司海外倉一定的庫存量。同時,對產品進行了適度提價。
這一策略在此前上市公司投資者調研中也得到交叉驗證。
章燕接受采訪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樂歌股份高管在投資者調研中曾答復道,首先海外倉方面,可以看到客戶的情況是比較分化的,有一部分客戶因為擔心關稅問題而處于觀望狀態,選擇短期先不發貨,只要確保不斷貨就可以。但是對于比較大規模的跨境電商賣家,為了在平臺的排名不受斷貨影響,他們該出貨的還是得出貨,但是因為本身品牌影響力或者運營能力比較強,會適當提價。
章燕發現,這一輪關稅戰,美國消費市場也呈現了新的變化。一方面高關稅導致商品價格抬高,另一方面高通脹也對美國消費者購買力帶來沖擊,不是剛需的產品,美國消費者可能會減少購買。但空氣凈化器、殺菌消毒儀器這類和用戶健康息息相關的產品,美國市場的需求量仍不小,是很多用戶的剛需產品。
對貝昂智能而言,章燕認為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現在也是一個整理我們產品SKU(庫存保有單位)的關鍵時刻,明確哪些產品是客戶即使加價也會購買的,專注做好這一類產品。如果產品都很容易被替代,那么我們就得考慮轉型。”
“需求多、船少了”
“生意的確是越來越難做?!闭卵嗾f,但公司產品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售,目前產品海外市場主要在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區域。美國市場預計今年整體會受關稅影響有所下滑,但這部分下滑可以通過東南亞等市場的增長抵銷,從而維持企業穩定發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而眼下,根據《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美90天內暫停實施24%關稅。90天的窗口期,對出海美國市場的企業而言,或許是新一輪“搶運潮”的開始。
“運去哪”美線航管人士觀察到,從4月底到5月12日,中國向美國的出貨量大幅減少,(航運運力)逐步分配到了歐洲線及拉美線。而據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期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長灘港港口的貨運量下降了約30%。港口官員表示,這是近幾年來,長灘港貨運量最低的時候。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后,章燕抓緊時間去訂艙,但她發現,之前中美航線運力下調,而現在國內很多外貿商著急發貨柜,出現了訂柜難的情況。
“需求多、船少了。美國政府現在像拉彈簧一樣,今天一個消息,明天一個消息,對社會發展肯定是不利的。”章燕表示,目前爭取在90天的窗口期,多備一些貨到美國的海外倉,避免90天后一些不確定的政策變化。
“到5月底的所有去往美國的航線都接近爆艙了?!?月13日,“運去哪”美線航管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大家都在搶發貨,市場節奏非常緊張,目前整體已經接近爆艙。”(每經記者張韻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報道
“到5月底的所有去往美國的航線都接近爆艙了。”5月13日,物流服務平臺運去哪(以下簡稱“運去哪”)美線航管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計美線在5月下半旬會有一波出貨潮。
“這么快嗎?昨天聽到消息說客戶決定出貨,然后下單,大家都預測會趕快往那邊(美國)運,但是實際應該不會現在就看出來?!瘪R士基相關人士這樣表示。
就在航運物流業高呼本輪會談進展“遠超預期”之時,資本市場率先反映出積極情緒。5月12日,集運指數各月合約收盤價均大幅上漲,其中具有旺季屬性的EC2508率先漲停。5月13日,A股港口航運板塊高開,寧波海運(SH600798,股價3.36元,市值40.54億元)漲停,國航遠洋(BJ833171,股價9.50元,市值52.76億元)漲超23%。
而本輪出貨潮是否會引發船期紊亂、港口擁堵乃至運價上漲?對此,記者做了進一步采訪分析。
上午“還好”下午“爆艙”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12日,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時表示,本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
中美關稅談判“超預期”成果會引發全球海運市場的“堰塞湖效應”嗎?
自4月以來,美國政府在此前單邊加征關稅的基礎上,又對華加征了所謂的“對等關稅”。運去哪美線航管人士觀察到,從4月底到5月中旬,中國向美國的出貨量減少了30%~40%,并逐步分散到歐洲線及拉美線。
5月8日,德路里董事總經理Philip Damas與項目經理Daniela Ghimp在線上會議中,分析了關稅政策對集運市場“停航潮”及船司運力的影響。他們提到,美國加征關稅后,承運人積極縮減運力,跨太平洋東行航線的航次取消比例從第14周的9%飆升到第18周的24%。其中地中海航運的空班率為30%,PA聯盟為25%,海洋聯盟為23%,雙子星聯盟為6%。
5月12日,雙子星聯盟中的馬士基表示,客戶已經獲得了90天的關稅減免期,公司正在努力幫助他們充分利用這段時間。
市場上也出現了加快出貨的聲音。5月12日,有貨主在朋友圈稱:“我們艙位都訂好了,后天開始裝箱,據說今天下午美國線全部爆艙?!?/p>
越來越多的美國進口商開始行動起來,聯系中國廠商盡快發貨。“早上問了一些貨代,好像訂艙的情況還好,沒有那么積極,感覺需要幾天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月13日中午,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告訴記者。
到了下午,下手慢的中國外貿企業已經在發愁近期無船可訂。運去哪方面在傍晚向記者更新了最新市場情況:“現在大家都在搶發貨,市場節奏非常緊張,目前整體已經接近爆艙,有些船東還有少量艙位,有些已經爆艙了?!?/p>
搶運規模預計低于普遍預期
Philip分析稱,在美線運力方面,4月以來,承運人不僅開始取消個別航次,還有多個班輪公司撤出跨太平洋航線服務,以努力平衡運力與急劇下滑的需求。
這意味著,此前,通過增加空班數量,承運人有效減少了可用運力。而與其他船司策略不同的是,5月,雙子星聯盟尚未取消任何航次,現在看起來似乎精準地預判了政策走向,但事實是“雙子星比較靈活,所以沒有取消航線,之前會空班,我們也換了小船”,馬士基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但隨著未來90天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大幅下降,市場整體的運力恢復是否會滯后于本輪貨量上升的窗口期?
對此,雷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接下來,第22周至24周的空班規模已經有所減少,且美線停航的船舶并沒有全部分流到其他航線,有的可能是被短暫閑置了,這部分運力是可以馬上恢復的。
對于搶運潮,雷悅的判斷更為冷靜,她表示:“搶運是肯定有的,只是實際規??赡鼙绕毡轭A期要低一些?!?/p>
作為參考,雷悅指出,2018年下半年,受到美國第一輪關稅加征方案的推動,美線運量同比增速為8%。但由于30%的關稅規模依然覆蓋了較多貨品的出口利潤,搶運意義有限,因此判斷此輪貿易增量預計小于該值。另外,也可參考前期東南亞地區關稅減免至10%后,搶運持續性偏短且規模不明顯的情況。
對于后續市場,雷悅進一步分析,由于中美貿易近期發運端出現企穩回升,部分是因為美國對其大型零售企業的隱性關稅減免已經帶動部分貨量恢復,后續更多增量來自于中型企業的采購行為和是否存在前置性補庫,另外運價走勢仍需觀察美線短期搶運規模,以及發貨量激增的背景下美國港口的集疏運處理能力和港口擁堵變化。
也有觀點認為,5月7日,西雅圖港表示當天到港的集裝箱數量為零;5月9日,沒有一艘船從中國出發去往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口。上述異常現象表明短期內搶艙搶柜不可避免,航運公司再次階段性受益。
運去哪方面則告訴記者,在美國港口不出現罷工及勞資糾紛的條件下,港口擁堵是可控的,處于正常的狀態,預計未來的運價會持續上漲,需求會不斷上升,供需短期內很難平衡。至5月下半旬,美線每40尺高箱的運價將上調1000美元,運力預計要1個月左右才能恢復,預計到6至7月,目的港海外倉也會進入爆倉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