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東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稱,京東外賣日均單量將很快超過2000萬單,入駐門店數已過百萬。“京東的目標是在中長期進一步提升京東整體生態的協同效應和運營能力。”
與此同時,今日市場也有新消息爆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了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企業。
從《商業觀察家》了解到的一些情況來看,京東外賣未來的一個重要機會點,將可能是在線下,京東正在構建一個基于自營,或強管控的連鎖網絡,包括京東MALL(電器)、美食城(餐飲)、7鮮(生鮮快消)、京東便利店、京東酒世界、華冠折扣店、京東養車、京東藥房、京東家政、農貿市場(投資)等線下連鎖網絡。
這些線下連鎖業務將可能會與京東外賣“串起來”、協同起來,形成一個線上線下流量池,進而通過這個場景來養出京東的軟件技術能力與同城物流基礎設施。
這個自營強管控的線下連鎖網絡,也是美團當下還沒有能完全架構形成的一個生態網絡。
這可能就是京東想要做的“增量”市場。
一
2000萬單
《商業觀察家》早前已報道,4月22日,京東外賣的日單量突破了1000萬單的水平,而預計在618大促期間及之前,京東外賣可能要把其日單量水平不斷往上拉。現在,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似乎把這個目標暫時定在了2000萬單。
2000萬日單水平要燒多少錢?
按一些機構之前的調研看,京東外賣整體補貼投入雖每天都在動態調整,但之前定的2025年補貼投入目標,在100億出頭,不會達到150億。
這個補貼水平能不能支撐起2000萬日單水平線(復購夠不夠)。根據之前的調研,京東外賣在4月份時,每單虧損12元,到五月中旬前,京東外賣想要每單虧損控制在10元以內。
早前,也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京東可能不會一直做大補貼:“沒想著千億級補貼,百億可能都不想。”
這就要持續觀察京東外賣補貼后的用戶留存了。
二
線下
看看京東的線下業務盤。
主營電器的購物中心商業地產項目——京東MALL,目前,已經開業20家店。
京東養車全國擁有超過2200家店。
京東家政近期開啟了“百縣十萬人招募計劃”,面向百縣千鎮招募10萬保潔師。
包括京東自營的京東大藥房在內(超過150家),有超過15萬家藥店入駐了京東買藥秒送。
在生鮮食品快消領域,京東便利店目前預計超過2000家店。
七鮮門店數雖只有60多家,但最新的戰略則是想通過門店+前置倉覆蓋、做透華北市場。
京東收購的華冠超市,雖主要在北京房山經營,但其最近在試驗折扣店業態,這個業態已經要開到天津市場,同時,華冠也在做切配菜等生鮮中央加工廠。
京東酒世界據一些媒體的消息,2年時間已經拓展到3500家店。
京東之前投資了做農貿市場的地利生鮮,并在以京斗云等為主體做智慧農貿項目——京嘗見綜合農貿市場。已經有投資項目落地,比如2.8億元投資體量的西昌項目。
京東美食城則可能是一個馬上要大搞的項目,它可以開在京東MALL內,也可以開在其他購物中心內,目前,中國購物中心供給過剩,這個業態是與京東外賣直接相關的餐飲業務。與餐飲外賣的品牌招商、消費群等高度匹配。
等等。
做出這樣的幾乎覆蓋消費者衣食行健康娛樂幾乎所有日常需求的線下連鎖生態網絡,有什么意義。
它的價值點可能主要有三塊。
一、實體經濟。
現在來看,線下實體經濟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一方面,國家在鼓勵發展實體經濟,電商本質上則是在經營用戶,人們既會去線上,也會去線下,電商其實并不需要拘泥于線上線下之分,而是要看其是否具有相關能力。
京東品牌在線下還是有號召力的,無論是在政府端——“拿地”,基于以往的運營所建立起的聲譽與能力,很多地方政府比較信任京東。京東未來可能會有更快的線下連鎖拓店“攻勢”。
還是在招商端——線上線下整合品牌,降低費用率,并賺品牌商的市場費用。
京東在整合品牌一塊也有能力,它的3C及電器業務起家就是因為與品牌商的“良好合作”。當時,很多品牌商受困于國美蘇寧等的“店大欺客”,想要一個新渠道,京東抓住了機會。
另一方面,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有線下號召力。
“胖東來的創始人于東來當下都能有這么大的流量,劉強東的影響力會更大的,未來看吧。”
二、線上線下協同。
目前,中國的消費零售市場,尤其是用戶市場,差不多是一個存量市場,該上網的人群都已經上網了,線下的城市化率也非常高了,“人口紅利”則已經差不多到“尾聲”了。
在這個階段,市場的競爭就要變成“存量市場”的競爭——人們既會去線上,也會去線下;到存量市場線上已吃不掉線下,線下向線上的反攻也搞不出“大名堂”了。
所以,未來比拼的就是深度服務能力,一個線上線下場景都強的服務能力,通過架構出一個有競爭力的線上線下生態網絡來粘住用戶。這樣,或許才能避免“存量市場”的競爭中,被“吃掉”。
這可能就是京東外賣未來第二階段的市場打法。
在第一個階段,京東在“燒”京東外賣的線上流量池與線上本地服務消費心智——京東有這塊業務了,要大搞了。
到第二個階段,則可能是將京東外賣的線上盤與京東自營及更強管控的線上連鎖生態來做更深度的協同與融合。從而構建出一個更大的線上線下流量池,進而通過這個流量池、訂單池來養京東的軟件技術能力、效率水平與同城物流基礎設施。
三、差異化。
通過架構出一個自營,或強管控的線下連鎖生態網絡,京東就能與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產生出一定差異。
自營及“強管控”線下業務,它服務品質標準水平可能會更高,所以,京東外賣打“品質外賣”這張牌。
線下“強管控”,也會配套同城配送履約“強管控”,所以,京東要拉起為騎手交社保的大旗。
自營及“強管控”線下業務會帶來穩定的流量池,及一定的稀缺性——只有你家才能有這樣的服務或價格,這有利于做出“復購”的基礎盤。理論上,這也有助于不會被更大流量盤的“傾銷”所擊潰。京東的線上流量盤在當下中國的幾大電商平臺中,是最弱的。
自營及“強管控”,也有助于更好的線上線下協同,一定程度減少線上線下的博弈,這也是個做“存量市場”的邏輯。
最后,做線下還是比較重的,多數都是“重資產”經營,不過,做“強管控”的重資產模式,似乎也是京東的“基因”,它做電商就是靠自營倉配的重資產模式起家的。
三
財務
從京東今日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來看,京東的財務水平似乎能一定程度支撐起京東的線上線下野心。
根據京東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京東第一季度實現收入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其中,商品收入同比增長16.2%,高毛利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5.7%,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
經營利潤105億元,去年同期77億元,經營利潤率3.5%;凈利潤109億元,去年同期71億元,凈利潤率3.6%。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京東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總計2034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2414億元,減少380億元。
2025年一季度存貨954億元,去年同期為893億元;應付賬款1767億元,去年同期為1929億元。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點擊↑
關注商業觀察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