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歷程中,我國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女同志,而我們說起楊開慧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說她是毛主席的前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能夠和毛主席走到一起的人,也絕對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女子,當年毛主席在干革命的時候,楊開慧也沒閑著。
當年毛主席將群眾號召起來,組成了起義軍,但當時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計劃實施比較困難,最終也因準備不充分而失敗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 起義軍在文家市住了兩夜,便沿湘贛邊界南下,之后起義軍就“突然消失”了,沒有了消息。
對于這些情況,楊開慧并不知情,畢竟當時的通訊不發達,每當沒有毛主席消息額時候,她就會非常的擔心。
盡管如此,但楊開慧也會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畢竟當時可以配合秋收暴動,因為當時起義沒成功,就是因為敵強我弱的原因。
當起義軍撤退后,楊開慧斷定他們會反撲,于是便萌生了一個想法,吸取馬日事變的教訓,不等敵人動手,先給他一個下馬威。
最終由板倉黨支部負責,組織三十多人的精干隊伍去奪取槍支,之后成功從哨兵手里奪得了兩支槍,還神不知鬼不覺地撤離了。
雖然這件事情比如大戰是微不足道的,但那個時候革命剛開始,足以看出楊開慧是一個有頭腦的人,如果她能活下來,一定會是個大人物。
但不幸的是,在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敵人為了問出毛主席的動向,對她進行了殘忍的刑罰。
后來敵人看楊開慧堅持不說,于是要她公開宣布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之后就可以放過她。
然而楊開慧卻堅持不這么說,她說道,“犧牲我小,成功我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敵人于1930年11月14日對楊開慧進行了最后一次審訊,之后便被押去刑場,就這樣犧牲了。
在槍決后,楊開慧的遺體被運回到監獄,那時候的毛岸英才8歲,他看著母親楊開慧的遺體痛哭失聲。
當時毛岸青也在現場,他努力地去抓住母親的腳,試圖喚醒她,這樣的場景光靠描述就足以讓我們悲傷。
其實在楊開慧被敵人逮捕的時候,她的六舅媽嚴嘉曾想盡辦法營救,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楊開慧傳遞書信和物資。
然而結果卻是悲慘的,楊開慧最終還是沒有被救出來,而嚴嘉后來與向澍霖合作,處理了楊開慧的后事。
至于楊開慧的遺體清洗,則是由19歲的鄭家娟完成,之后將她安葬在板倉。
對于這件事情,鄭家娟一生都記得,甚至在90歲的時候都曾回憶這件事情,而她每一次回憶都心有余悸。
后來毛家和楊家都不好過,因為這兩家人的后代幾乎都參與了革命,而留在老家這些人,就時刻面臨被逮捕的情況。
但幸好所有人都沒有白白犧牲,中國在毛主席的帶領下迎來了光明,而毛岸英和毛岸英也活了下來,見證了新中國成立。
但可惜的時候,毛岸英后來犧牲在了朝鮮戰場上,而毛岸青雖然不再顛沛流離,但他一生都在與心理創傷作斗爭。
如今那段歷史已經離我們很遠,但我們依舊沒有忘記,我們能有現在的生活全靠他們的付出,致敬所有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