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紀委監委轉發了人民日報文章《一次跟進監督砍掉醫院不合理收費》。文章中提到在去年初宣布被調查的湖南省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原黨委書記熊建清的違紀違法細節,如熊建清在擔任該醫院“一把手”期間,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曾向群眾收取“直飲水”和“一次性無紡布過濾袋”兩項費用,而兩項違規收費累計159萬余元。
根據相關規定,醫療服務價格屬于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范疇,這意味著醫療機構的收費項目、標準等需要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核與批準。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作為公立醫院,無權向群眾收取“直飲水”和“一次性無紡布過濾袋”兩項費用。然而其竟然自立違規收費項目,擅自收費。
如今,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其直飲水都是免費向患者及其家屬供應的,原因是這屬于醫院最基礎的公共服務。由于一次性無紡布過濾袋的成本微乎其微,醫院也不會單獨收費。但在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本該向群眾免費提供的兩項基礎公共服務,卻向群眾累計收取159萬余元,這既增加患者就醫成本也損害公立醫院形象。那么該醫院違規收費膽從何來?
因為“揭不開鍋”違規收費,還是利欲熏心所致?雖然我們不清楚該醫院財務狀況,但即便面臨財務壓力,也不應該違規收費從群眾身上“吸血”。應該說,該醫院違規收費的根源在于當時的“一把手”,當熊建清這個“一把手”缺乏黨紀國法意識,不僅會貪腐,還會干出其他違法亂紀的事情,例如向群眾亂收費就是熊建清違紀違法的縮影和鐵證,至少經過他同意。
也就是說,當醫院“一把手”毫無法紀意識,不僅“一把手”本人行為不檢,而且其領導下的醫院也會不守規矩,想辦法違規“搞錢”就是典型問題,除此之外,還可能存在其他亂象。就“搞錢”而言,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應當取之有道,但反觀該醫院,將貪婪的手伸向了群眾,以為群眾愚昧不了解醫療收費規定,也以為監管者不會發現,但其“算盤”顯然打錯了。
據悉,2022年6月,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對該醫院違規收取的159萬余元予以沒收,并處以47萬余元罰款。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緣于群眾舉報,還是緣于例行檢查發現,但受到依法處置令人欣慰。只是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亂收費行為沒有被及時發現令人遺憾。違規收費能否投退還給相關群眾也未見提及,若不退還等于群眾為違規收費買單。
之前有關醫院違規收費的報道就不少。這說明院方缺乏法律意識,也說明監管還不到位。在熊某某向辦案人員交代了兩項“不為人知”的違規收費后,當地紀委監委在全市范圍內跟進監督,推動以案促改,最終查糾過度診療、違規收費、收受回扣等問題340多個。這說明醫療系統的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旦深入調查,就會發現更多問題,為精準治理提供“靶子”。
不可否認,醫療系統收費項目多,有的違規收費專業性強,群眾因為看不懂而被“割韭菜”,這就需要紀委監委、審計、衛健部門加強專業監督;有的違規收費(如收取“直飲水”費),一般群眾都能看懂,因為和其他醫院對比或者依據相關規定不能甄別,所以,群眾發現醫院亂收費要積極舉報。同時,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技術層面的監管手段值得借鑒和利用。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