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到了這個階段氣溫依然比較低,但是比立春階段暖和了一些。相對于立春階段來說,最高溫度沒有多大幅度的變化,但是最低溫度明顯有上升的趨勢,這是升溫的重要標志。春季屬于氣溫變化幅度極大的季節,每個節氣氣候條件都有較大的不同,魚情自然也是不同的。經驗告訴我們,過了雨水節氣之后,魚情是逐漸變好的。
一、魚情特點
立春、雨水都算是早春階段,氣溫有低而且不穩定的特點,氣溫低時對釣鯽魚的影響不大,但是氣溫不穩定鯽魚是不會開口的,所以說此時還不是鯽魚最好釣的時候,但是不好釣不代表不能釣。我們都知道春季釣鯽魚以驚蟄前后進入旺季,旺季肯定不是突然到來的,這需要有個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就出現在雨水過后。最低溫度上升是一個原因,雨天開始出現導致水位上上也是一個原因,所以釣魚諺語說雨水魚復蘇。也就是說此時的鯽魚已經在深水中復蘇,氣溫還不夠高,淺水還不夠暖和,所以還沒到淺水覓食。
立春前后的魚情是什么樣的呢?跟寒冬階段沒有任何區別,那時候的鯽魚在深水不愛動,不愛動就更需要找準魚窩,找不到魚窩釣到鯽魚的可能性就肯定不高。因為不愛動時打窩也很難聚魚,尤其是打窩的區域周圍本就沒魚群的情況下。過了雨水魚情正在變好,此時打窩就有一定的聚魚效果了,因為半冬眠的就鯽魚已經逐漸復蘇。這個時候只要方法得當,鯽魚遠比立春前后好釣很多。
二、聚魚
此時依然比較注重找到魚窩,因為找到魚窩會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找到魚窩,還是應該選擇一個比較窄的水面,因為只有窄水面里的魚群距離岸邊才不會太遠,找到魚窩的可能性才會比較高。這里要注意,春季的氣溫從低到高變化,水面是從小到大的一個變化過程。找魚窩的要點就在于找水中相對暖和的區域,向陽避風的區域找暗草、蘆葦等障礙物,或者是水下有溝坑的深水區域,這都是容易有鯽魚的地方。打窩聚魚建議窩料多粉狀,提升一下聚魚效果,對于已經恢復進食但是主要在深水區域活動的鯽魚來說,會有更快發窩的特點。
三、釣法
打窩能夠聚魚,釣法就會比較多樣。立春前后因為魚群在深水扎堆不愛動的緣故,講究夠不到魚窩就釣不到魚,主要以長竿釣法為主,如果水面比較寬的話長竿端釣也很難夠到魚窩,只能玩玩甩大鞭,對于更大的水面來說基本只能玩玩串鉤。雨水過后,如果水面比較窄,長竿端釣效果還是不錯的,因為可以夠到深水窩點。牢記此時的鯽魚已經復蘇,應該提升下餌料的聚魚能力。可以試試蚯蚓蘸粉釣法,紅蟲肉夾饃,紅蟲包食釣等方法,一邊釣魚一邊聚魚,這樣會有不錯的效果。如果窩點過深,七星漂釣組就不太合適了,一定要使用豎漂釣組,傳統長竿搭配懸墜釣的短線,在這個階段也是不錯的一種釣法。
等到了驚蟄前后時,淺水溫度上來之后鯽魚就陸續進入淺水覓食,那時候最好的釣法就是七星漂走釣了。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