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深秋的廈門,海風裹挾著咸腥味掠過鼓浪嶼。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站在輪渡甲板上,目光掃過碼頭密集的集裝箱貨輪,突然他對隨行人員說:“去海關走一圈。”這個看似尋常的安排,拉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經濟犯罪案件的偵破序幕。
1994年,賴昌星以港商身份回到福建,注冊成立廈門遠華集團,他表面上投資建設遠華國際中心、星級酒店,暗地里卻通過“假轉口、偽報品名”等手段瘋狂走私。從1996年到1999年,遠華集團走私成品油450多萬噸,是同期廈門正常報關量的兩倍;香煙走私量達163萬箱,案值超530億元,偷逃稅款300億元。
賴昌星
更令人震驚的是,賴昌星構建了龐大的腐敗網絡——160多名廈門海關人員被拉下水,占當時海關總人數的13%。20多名廳級以上干部充當賴昌星的“保護傘”,其中甚至包括公安部原副部長李紀周。
賴昌星的“五子戰術”令人觸目驚心:以錢開路、以房安家、以色固寵、以子布局、以死要挾。他耗資7000萬元修建“紅樓”,專門用于拉攏腐蝕官員。廈門海關關長楊前線在紅樓里收受的禮品堆積如山,甚至將妻子安排進遠華集團吃空餉。后來當專案組搜查楊前線家時,發現其保險柜里藏有賴昌星贈送的18公斤黃金。
1998年春節,朱镕基在廈門參加團拜活動時,賴昌星為擴大勢力,托人傳話想求見他。朱镕基得知后怒不可遏:“讓賴昌星先補繳10個億稅款再說!”
朱镕基
1999年初,遠華走私案逐漸浮出水面。多名知情人開始向有關部門舉報賴昌星的走私行為,這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高度重視。4月20日,在朱镕基的批準下,中紀委成立了“4·20專案組”,全面調查廈門遠華走私案。朱镕基還撂下狠話:“我準備了100口棺材,99口裝貪官,一口留給我自己!”
1999年8月10日晚,專案組聯合廈門市公安局,出動200余名警力,準備對賴昌星實施抓捕。然而行動開始前,賴昌星已經接到消息,提前逃離了廈門,前往香港。朱镕基得知這一消息后拍案而起:“廈門海關連走私分子都能放走,要你們何用?”
但專案組迅速鎖定并逮捕了泄密者——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莊如順,這位曾經的禁毒英雄最終因受賄300萬元被判死緩。
莊如順
遠華案涉及官員層級之高、范圍之廣,震動全國。專案組在辦案中發現,賴昌星不僅腐蝕地方官員,還試圖攀附中央高層,他通過香港商人向某位領導親屬行賄2000萬元,但對方將錢原封不動退回了。
朱镕基決定頂住巨大壓力,堅持“一查到底”,江澤民也明確表示支持:“國家是你的后盾!”在中央的支持下,專案組歷時多年,終于在2011年11月18日將賴昌星遣返回國。2012年5月18日,廈門中院作出判決,賴昌星犯走私普通貨物罪、行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朱镕基得知判決結果后感嘆:“雖遲但到,大快人心!”
此案共追回贓款贓物價值352億元,106名涉案人員被判處死刑,其中省部級干部3人、廳局級干部26人。
賴昌星被抓捕回國
賴昌星在獄中曾感慨:“如果‘二哥’(李紀周)沒出事,誰也動不了我!”這位曾經的公安部副部長最終因受賄810萬元、徇私枉法罪被判死緩。案件查處后,廈門官場經歷“地震式”整頓,300多名涉案人員被追責,海關系統全面重建。
朱镕基鐵腕反腐的魄力至今仍被傳頌,他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說:“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這種“零容忍”的態度,不僅打掉了賴昌星的走私帝國,更推動了國家反腐制度的完善。2003年,《海關法》被重新修訂,明確要求建立海關緝私警察隊伍;2005年,《刑法》修正案將走私罪列為洗錢罪的上游犯罪。
如今在廈門海關的廉政教育基地,賴昌星使用過的走私船只和“紅樓”模型被永久陳列,每當有新關員入職,都會在這里聆聽這段歷史。正如朱镕基在案件總結會上所說:“今天的中國,不是任何人的后花園,更不是走私者的天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