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周刊】
開化啟民智,開花結碩果
一一為《開化》第一輯出版而序
陳堯明
開化,是一個我很喜歡的詞語。有開導感化,思想啟蒙,開悟開明等含義,反映的是人和社會進步。當然這里的“開化”,也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地方名稱—開化鄉。據史料記載,自唐代起,太湖北岸的無錫南方泉、雪浪和大浮一帶統稱為開化鄉。隨著行政區劃的不斷調整,開化鄉的名稱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今天的無錫山水城(雪浪街道)就是與當年的開化鄉高度重合。它不是巧合,而是天作之合,地理之合,脈氣之合,更是歷史的必然之合。三鎮合并,珠聯璧合。
欣聞《開化》文集第一輯順利出版,并瀏覽其豐富內容,心中甚感欣慰與喜悅。初讀此書集,匯聚了開化之地的鄉土記憶、人生履痕、文化藝術、古今人物等諸多方面的精彩篇章,實為的確是一部展現開化文化底蘊與時代風貌的佳作。
閱覽了《開化》第一輯,覺得該書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史料性強。許多作者回憶家鄉的往事,點點滴滴,發自肺腑,世道人間,滄桑巨變,洋溢著濃濃的思鄉之情;二是可讀性強。許多故事的描述十分鮮活生動,讀來使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三是作品上乘。所載的詩歌,繪畫,書法,散文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經看耐讀。
目錄欄目中,“鄉土記憶”讓人重溫往昔歲月,感受開化大地的深情厚誼;“人生履痕”則記錄了不同人物的精彩人生與獨特經歷,令人感慨萬分;“開化藝苑”展示了開化文人的才華與創造力,詩詞歌賦、書法橋聯,各具特色,美不勝收;“湖畔走筆”則是對家鄉土地的深情書寫,勾起人們無盡的鄉愁與回憶;“古今人物”篇章讓我們了解了開化歷史上與當代的杰出人物,他們的功績與事跡將永遠銘刻在開化的歷史長河中;“烽火歲月”則再現了革命戰爭時期的英勇事跡,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創業先鋒”則展現了當代開化人的奮斗精神與創新風采。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開化攬勝”篇章,讓我們領略了開化之地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古今相承的軍嶂山、小竹山與竹山渚、煥“新”顏的南泉老街等,無一不讓人心生向往,流連忘返。而“特色風味”篇章則讓我們品味了開化的美食佳肴,感受到了開化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最后,“文化動態”與“鄉音鄉情”篇章,則讓我們了解了開化文化的最新發展與鄉親們的日常生活與情感世界,倍感親切與溫暖。
在此,我衷心祝賀《開化》第一輯的順利出版,并期待它能為開化無錫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更多的貢獻更多的力量。在此同時,也向顧琪龍先生表示由衷的敬佩,他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家鄉故土具有深深的眷戀,他是一個有文化情懷的成功人士。作為《開化》文集的發起人 他為家鄉的地方文化傳承作出了貢獻;在此,向所有為《開化》文集付出辛勤努力的同仁作者和編者表示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
南方泉歷來是開化鄉的重鎮,山明水秀,人杰地靈,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尚文重教之地。古韻新風傳鄉情,書香漫溢潤心田。愿《開化》文集越辦越好,成為江南(開化)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作者簡介
陳堯明,文化學者,無錫市江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南文化》雜志常務副主編,原無錫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科聯主席。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