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青黃不接的艱難五月,陳二郎不幸染上了擺子病,這一病就是一兩個月。禍不單行,上屋的陳大嫂、下屋孤苦無依的李老漢也相繼被擺子病纏上。一時間,擺子病如同惡魔進村,攪得整個村子雞犬不寧,家家都陷入了病痛的陰霾之中。
相比其他人,李老漢的境遇尤為可憐。本就年逾古稀,身體機能衰退,又無兒無女,一貧如洗。如今被病魔纏身,他自覺大勢已去,整日眼皮耷拉著,只求一死解脫。陳二郎深知李老漢的凄慘,畢竟自己也親身嘗過擺子病的痛苦滋味。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從家中拿出積蓄,為李老漢請醫買藥;又拿出珍貴的大米,為李老漢精心煨粥、熬湯,對李老漢貼心照顧,日夜守候。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陳二郎家境本就不富裕,這般持續付出,很快便難以為繼。一天,他的妻子忍不住對他說:“二郎哥,咱家里又不是家財萬貫的王百萬,也沒什么聚寶盆,哪經得起這樣無休止地付出呀?你向來聰明,得從王百萬身上想想辦法啦。”
陳二郎思索一番,覺得妻子所言有理。稍作思考,一條計策涌上心頭。他順手抓住家中的一只貓,徑直朝王百萬家走去,打算從這只“鐵公雞”身上拔些毛來。
原來,這一帶的老鼠在貧苦農戶家根本找不到食物果腹。從天黑跑到天亮,累得大汗淋漓,也覓不得一粒糧食。無奈之下,它們紛紛聚集到王百萬家。王百萬家糧谷滿倉,還有雞鴨魚肉,老鼠們在這里肆意享樂、繁衍后代,數量越來越多,可把王百萬煩透了。那些老鼠不僅偷吃谷米,還日夜吵鬧不休,攪得他根本無法安心過日子。王百萬四處放出消息,愿意出大價錢買貓,若是好貓,甚至愿以牛的價格成交。巧的是,陳二郎的這只貓,身形矯健、動作靈活,既不貪吃,也不亂叫,在王百萬眼中簡直是寶貝,自然而然賣了個高價——白銀十兩。王百萬歡喜得合不攏嘴,把貓抱在懷里親了又親,還親自將陳二郎送到大門口。
陳二郎剛走出大門,便故意大聲對周圍人說:“養那只貓可太晦氣了!晚上它偷偷去碗柜里偷吃菜,白天還偷吃屋里的雞,甚至和老鼠成了好朋友。老鼠都在它頭上做窩了,不然我怎么舍得賣掉它呢……”
王百萬一聽,頓時明白自己上了當,手一松,貓跑了,十兩銀子就這樣打了水漂。他既心疼又氣憤,哪兒能咽下這口氣,十兩銀子怎能白花?他找到陳二郎,要求陳二郎給他寫一副對子,就算是補償了。
陳二郎趁機討價還價道:“寫對子沒問題,俗話說一字值千金,這可得另外加錢哦。”王百萬只肯先看看寫得如何,若是寫得好就加錢,寫得不好便作罷。于是,陳二郎思索片刻,揮筆寫下上聯:“滿門生無底。”
王百萬看后,一臉疑惑地問:“這是什么意思呢?”陳二郎不緊不慢解釋道:“您太祖父是貢生,您爺爺是學臺的門生,周圍的人找您借錢都尊稱您一聲先生,您兒子又是教書先生的學生。即便孫子還沒出生,但總歸會有的,這便是‘生無底’的含義。您覺得這值幾個錢呢?”王百萬聽后,連連點頭稱贊:“好,好得很,正合我心意,加五兩銀子。”這個糊涂蟲,根本沒聽出陳二郎暗地里罵他一家像牛呢。
陳二郎得了五兩銀子后,接著寫下下聯:“一家午出頭。”“午”字出頭可不正是“牛”字嘛,王百萬卻渾然不知其中玄機。他又好奇問道:“這又作何解釋呢?”陳二郎一本正經地說:“我常聽您對人夸贊,您家是庚午年從衡山搬來的,壬午年您出生,丙午年您家相公誕生,到了戍午年您還要交大運呢,所以每逢‘午’年,您家就會出人頭地,風光無限呀。”
王百萬聽得入了迷,笑得嘴巴都快咧到后頸窩去了,腦袋如搗蒜般直點頭,說道:“二郎先生,您可真是把我家的情況看透了,這脈摸得太準了,實在佩服!再加十兩銀子。”說完,便歡天喜地地把對子貼在了大門上。
陳二郎拿著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幫助李老漢和其他幾個飽受擺子病折磨的窮鄉親,成功擺脫了病魔的糾纏。這場看似簡單的交易,其實是陳二郎的智慧謀略。王百萬在不知覺中出錢“買罵”,而陳二郎則憑借一支妙筆,拯救了窮困的鄉親,成為一段有趣又溫暖的佳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