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表態一出,市場一片嘩然。
美國總.統明言:中國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才能避免關稅沖擊。這一條件,簡明而嚴苛:大規模進口美國農產品、石油和天然氣,總額超過5000億美元。
這就是美國的“最后通牒”。簡單直接。沒有談判空間,也沒有回旋余地。特朗普明確表態:如果中國不能按要求執行,那就準備迎接更高的關稅。
那么,特朗普的要求究竟有多苛刻?中國能答應嗎?
首先,我們得看一看能源進口的現狀。
中國是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之一,但美國在其中占比極小。以天然氣為例,2024年中國進口1.32億噸天然氣,其中,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僅占5%。在石油方面,美國也沒有成為中國的主要供應國。
特朗普的要求,基本上是讓中國的能源進口依賴美國,而這種依賴是無法快速實現的。美國的天然氣和石油不僅價格更高,而且供應風險大。想象一下,如果中國將能源供應鏈完全轉向美國,一旦美國中斷供應,中國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依賴美國,意味著戰略空虛。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交易,而是涉及到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中國的多元化進口戰略,正是為了避免這種單一依賴。
其次,農產品的進口也是一個敏感話題。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等農產品,雖然在過去有過合作,但那時的進口規模遠遠小于特朗普現在要求的量。
2024年,中國進口農產品的總額已經達到了2151.6億美元,要在農產品上增加近4000億美元的進口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者,農產品不僅僅是經濟問題。
它關乎到國內的農業安全和食品供給的穩定。大規模增加對美國的進口,意味著中國可能要放棄與其他供應國的合作,這對中國的農業市場將是一次巨大的沖擊。
特朗普的“交易”之所以難以接受,還在于價格因素。
中國從俄羅斯、中亞等國進口的天然氣和石油,價格遠低于美國。美國的LNG雖然略低于俄羅斯的價格,但依然比管道天然氣貴得多。如果中國貿然增加美國的能源進口,將面臨高價格的壓力。
中國已經通過多元化的供應鏈確保了能源安全和經濟穩定。中國從48個國家進口石油,從20個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從中亞到俄羅斯,乃至沙特阿拉伯,中國的供應渠道廣泛且穩定。強行將供應鏈轉向美國,勢必會打亂這一平衡。
將80%的能源和農產品進口依賴美國,實際上是要將中國的經濟與命脈交給美國。這不是一個正常的貿易協議,而是一個典型的“經濟勒索”。
中方如何應對?
如果特朗普執意如此,中國的應對策略無疑是拒絕屈服。無論如何,中方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也不會允許自己的經濟命脈掌控在別人手中。
未來,依舊充滿懸念
特朗普能否堅持自己的“條件”,還未可知。如果他繼續強硬,中方會如何反應?這一切,仍然沒有定論。
可預見的唯一事實是:這場博弈,注定不會輕易結束。不打了?特朗普說得簡單,但中國的答案絕非如此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