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恒星物理的發展

0
分享至

|作者:韓占文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國際超新星中心)

本文選自《物理》2025年第2期

摘要浩瀚的星空,既燦爛又深邃,寧靜中蘊含神秘。人們看到的絕大多數星星都是恒星,它們燃燒自身,點亮夜空的美麗。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恒星,是地球上生物的主要能量來源。文章將主要介紹恒星物理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還將介紹如何通過恒星認識宇宙,并試圖回答人類在宇宙中是否孤獨的問題。

關鍵詞天體物理,恒星物理,雙星,核素合成,系外行星

1

恒星的元素構成和能量來源

夫瑯禾費(Joseph von Fraunhofer)是一個玻璃匠的兒子,從小與玻璃結緣,長大后又在一個十分重視玻璃制作工藝的修道院接受訓練。夫瑯禾費1814年發明了分光儀。光先通過一個狹縫,再由準直鏡變為平行光,打到棱鏡上,棱鏡使不同波長的光發生不同程度的偏折。夫瑯禾費利用分光儀得到了太陽的光譜,并在太陽光譜中發現了574條黑線,被稱為夫瑯禾費線(圖1)。基爾霍夫(Gustav Kirchhoff)在1859年證明這些黑線是太陽光譜中的原子吸收譜線,從而人們可以通過光譜知道太陽包含哪些元素,并可進行相關物理分析,這開啟了天體物理學的時代。


圖1 夫瑯禾費1814年發明了分光儀(a),發現了太陽光譜中的574條黑線(b)(修改自)

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的能量從哪里來一直困惑著科學家們。湯姆孫(Kelvin勛爵,William Thomson)是一位英國物理學家,他在19世紀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原理,絕對溫度的單位K就是以Kelvin命名的。他研究了太陽的內部結構和熱力學過程。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是一位德國物理學家,他在19世紀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太陽的熱力學性質和能量傳輸機制。這兩位科學家認為,太陽本身引力收縮釋放引力能是太陽能量的來源。但據此估算的太陽年齡只有地球年齡的百分之一。

20世紀初,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誕生了。當人們對這兩個劃時代的理論充滿疑惑時,愛丁頓爵士(Sir Arthur Eddington)通過日全食觀測,發現光線如相對論預言的那樣彎曲,讓人們相信相對論是正確的,從而把愛因斯坦推上神壇。量子力學初期的量子概念一開始并不被認可,但一批年輕的物理學家不受成見的束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展出了全新的量子理論,在原子、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領域獲得巨大成功。根據相對論的質能關系,當4個氫原子聚變為1個氦原子時,總質量變小,因而會有能量釋放。但這種聚變需要克服原子核之間的勢壘,而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為之提供了可能。愛丁頓因此提出了新的太陽能量來源機制。首先星云坍縮成太陽,釋放引力能,太陽中心溫度升高,這和湯姆孫與亥姆霍茲的學說是一致的。當溫度足夠高時,隧道效應變強,氫聚變成氦,釋放能量。太陽內部的氣體壓與輻射壓阻止太陽的進一步坍縮,太陽因而達到一個平衡態。這樣氫氦聚變理論解答了太陽年齡之謎。愛丁頓建立了恒星內部物質運動和能量傳輸的模型,給出了恒星的質量—光度關系,該關系與觀測吻合,從而奠定了恒星結構與演化理論[1]。

隧道效應使氫聚變成氦成為可能,但氫聚變成氦的具體物理過程并不清楚。二戰期間,曼哈頓工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理論物理部主任貝特(Hans Bethe)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核裂變和核聚變。在一次火車旅途中他突發靈感,提出了“碳氮氧循環”的熱核反應,碳、氮、氧在核反應中起催化劑的作用,將4個氫核聚變成1個氦核,并釋放出正電子、中微子和能量。然而該反應需要較高的溫度,在太陽中并不占主導。后來他又提出了質子—質子鏈反應,將氫核聚變成氦核。質子—質子鏈反應是太陽或更小質量恒星產生能量的主要過程(圖2)[2]。貝特因此獲得了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2 貝特給出的太陽內部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過程

2

恒星的結構和演化

太陽發光發熱,光芒萬丈。這些能量來自其中心的穩定熱核反應,4個氫原子核聚變形成1個氦原子核。太陽內部熱核反應的產能功率為3.86×1033 erg/s(即386億億億瓦),每秒產生的能量相當于1千億顆氫彈爆炸。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這些恒星就是一個個太陽,通過自身內部的熱核反應來發光發熱。

一般來說,恒星的結構是穩定的,自身向內的引力和向外的壓力相互制約,維持平衡。但不同類型的恒星向外的壓力各不相同。大部分恒星都和太陽一樣,主要靠氣體壓來抵抗引力,維持平衡。而白矮星引力太強,氣體壓不足以對抗引力,對抗引力的是電子簡并壓。關于白矮星的結構,還有一個小故事。1930年,19歲的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乘輪船去英國劍橋大學讀書。在船上,他對白矮星的性質進行了重新計算。考慮到簡并時電子運動速度極高,他假設電子遵循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而非牛頓力學。在牛頓力學的情況下,白矮星質量越大,其半徑越大。而在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情況下,白矮星質量越大,其半徑越小。當質量大到某一個值時,半徑趨于零,即白矮星存在一個質量上限!該上限(大約1.4倍太陽質量)稱之為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超過這個上限白矮星就會爆炸。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其實預示了中子星和黑洞的存在。他的這篇文章[3]雖然只有兩頁,卻影響深遠,終結了統治天文學界兩千年之久的亞里士多德宇宙觀。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寧靜而完美,而錢德拉塞卡的工作表明,在引力主導的宇宙中,爆發與死亡是一個新常態。恒星爆發后形成中子星或黑洞。中子星的半徑約為10千米,主要由中子簡并壓抵抗引力。黑洞的半徑更小,質量與太陽相當的黑洞其半徑只有3千米,引力更強,連光都無法逃逸出來。由于錢德拉塞卡在恒星結構與演化方面的貢獻,他獲得了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談到恒星結構與演化,就不得不提及著名的赫羅圖(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赫羅圖是恒星物理研究的里程碑,其地位類似于化學研究中的元素同期表。赫羅圖是由兩名科學家赫茨普龍(Ejnar Hertzsprung)和羅素(Henry Norris Russell)獨立完成的[4,5]。赫羅圖的橫軸是恒星的溫度(用顏色表示),縱軸是恒星的光度,不同類型的恒星分布在赫羅圖的不同位置(圖3)。例如主序星分布在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一個條帶上,右上角主要是紅巨星和紅超巨星,左下角主要是白矮星。赫羅圖其實表示的是不同質量恒星的演化軌跡(圖3中黃色線)。


圖3 恒星在赫羅圖上的分布示意圖。橫坐標為恒星的溫度(用顏色表示),縱坐標為恒星光度(以太陽光度為單位),黃色線代表太陽的演化軌跡(修改自)

在恒星結構與演化理論中[6],我們需要求解下面幾個方程:質量守恒方程(質量等于密度乘以體積)、動量守恒方程(牛頓第二定律)、能量轉移方程(對流、輻射、熱傳導)、能量變化方程(熱核反應、中微子能量損失、熱狀態變化)、化學組成變化方程(熱核反應把一種元素變為另一種元素)。通過求解這些方程,我們可以得到恒星內部各個物理量,如溫度、亮度、密度、壓強、半徑,并得到這些物理量隨時間的變化,從而對恒星的一生有一個相對完備的認識。


圖4 太陽的結構

例如,通過計算機求解恒星結構與演化的基本方程組,我們可以得到太陽的結構(圖4),模擬太陽的一生(圖3和圖5)。46億年前,太陽由星云坍縮形成。在經歷約46億年的中心氫燃燒后,演化到了太陽當前的狀態。再過50億年,太陽將演化為一顆紅巨星。紅巨星繼續演化10億年,其外殼拋射成為美麗的行星狀星云,內核變為一顆白矮星,并將一直冷卻下去。太陽屬于中小質量恒星,其演化結局是一顆白矮星。


圖5 恒星演化示意圖

恒星的一生跟我們人的一生非常相似(圖5),經歷孕育期(星云中恒星形成階段)、童年期(原初恒星階段)、青年期(主序星階段)、老年期(巨星階段)和死亡(行星狀星云或超新星爆發)等過程。小質量恒星,也就是質量小于等于8M⊙的恒星,最終將演化形成白矮星;更大質量的恒星將通過超新星爆炸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

3

超新星爆炸與元素核合成

古代天文學家發現,天空中有時會突然多出一顆星,即“新星”。比如,遠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著出現于天蝎座α星附近的一顆新星:“七日己巳夕……新大星并火”。《宋史·天文志》中記載:“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見,出氐南,騎官西一度,狀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鑒物”。到了近代,哈特維希(Ernst Hartwig)于1885年在仙女座星云(M31)中發現了一顆新星[7],而1919年倫德馬克(Knut Lundmark)測出M31到地球的距離約70萬光年(注:現代的觀測結果為250萬光年)[8]。這就意味著哈特維希發現的新星比正常恒星亮幾億倍,從此產生了“超新星”的概念。超新星是恒星生命晚期產生的爆炸現象,爆炸時其亮度在幾天內增加千萬倍到百億倍。

根據超新星爆發的物理機制,超新星主要分為核坍縮型超新星和熱核爆炸型超新星兩類。大質量恒星演化時,中心經歷了氫到氦、氦到碳氧、最后到鐵的核合成,這些核合成產生能量,維持著恒星的生命。恒星演化到晚期時,中心變成了鐵核,鐵是最穩定的核素,無法繼續燃燒。當鐵核增長到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時,鐵核內部的壓力不足以抵抗自身引力,發生坍縮,形成一顆中子星或者黑洞[9]。坍縮釋放的引力能將恒星的外殼炸開,產生核坍縮型超新星。中小質量恒星演化到晚期,變成碳氧白矮星。如果其處于雙星系統,這顆白矮星可能從它的伴星得到物質,白矮星質量增加。當質量增加到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時,內部的壓力不足以抵抗自身引力,白矮星收縮,溫度升高至碳燃燒的點火溫度,觸發失控式的熱核爆炸,產生熱核爆炸型超新星(圖6)[10—12]。


圖6 當碳氧白矮星的質量達到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約1.4M⊙)時,發生失控的熱核反應,產生熱核爆炸。熱核爆炸超新星的亮度是太陽亮度的約100億倍,且性質驚人的一致,是測量宇宙學距離的理想標尺。利用這個標尺,科學家們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推論出了暗能量的存在[11,12](見第5節。圖修改自https://en.wikipedia.org)

超新星產生重元素,驅動宇宙的化學演化。宇宙大爆炸產生氫、氦和少量的鋰。恒星這個“煉丹爐”把輕元素燒成了重元素,從氫到氦到碳氧一直到鐵[13]。恒星“煉丹”過程中產生能量,維持著恒星的生命。但要想產生比鐵重的元素,如金、銀、鉑等,需要輸入能量。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能量,燒制出了比鐵重的元素。圖7展示了宇宙中化學元素的來源及其隨時間的演化[14]。


圖7 宇宙中元素豐度隨時間的演化,其中每個小方格的橫坐標是宇宙年齡(0—13.8 Gyr),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天體物理過程的核合成。黑色代表宇宙大爆炸,綠色代表中小質量恒星的正常演化,藍色代表大質量恒星演化晚期的核坍縮爆炸超新星,紅色代表中小質量恒星演化晚期的熱核爆炸超新星,紫色代表雙中子星并合[14]

4

雙星演化與特殊天體的形成

自然界中成雙成對是個普遍現象,恒星也不例外。宇宙中約一半的恒星是雙星,雙星中的兩個子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圍著共同質心相互繞轉。正是由于雙星的存在,恒星世界變得豐富多彩[15]。

如果雙星中兩個子星的距離比較近,其演化進程中會發生物質交流現象(圖8)。主星(質量大的子星)演化比伴星(質量小的子星)的快,演化過程中主星自身膨脹。當主星膨脹到其表面到達內拉格朗日點(內拉格朗日點是指兩個子星之間連線上的一個位置點,在該位置點,物質受到的兩子星引力和離心力達到平衡)時,主星表面的物質會在伴星的引力作用下,通過內拉格朗日點,被拉到伴星上(圖8)。穩定的物質交流過程會把主星的整個外殼轉移到伴星,只剩下一個核,產生一個長軌道周期的雙星。很多情況下物質交流過程是一個正反饋過程,即物質從主星流向伴星導致主星快速膨脹,物質交流變得越來越快。由于失穩的物質交流過程太快,伴星無法接納吸收主星的物質,導致共有包層系統的形成。在該系統中,主星的核和伴星在一個共有包層中相互繞轉,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兩子星迅速旋進,并在旋進過程中釋放軌道能。釋放的能量如果把共有包層拋射掉,則該系統演變為短周期雙星。如果共有包層不能被拋射掉,兩子星并合,則形成一個快速自轉的單星。


圖8 雙星物質交換示意圖

雙星演化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特殊天體。雙星演化產生X射線雙星,通過X射線雙星,人類第一次證實了黑洞的存在。雙星演化產生熱核爆炸超新星,通過這類超新星,科學家發現宇宙加速膨脹,推論出了暗能量的存在。雙星演化產生雙黑洞、雙中子星、雙白矮星,它們是地面和空間引力波探測器的觀測對象。雙星演化還產生毫秒脈沖星、新星、大陵五佯謬星、吸血鬼恒星、熱亞矮星、雙極行星狀星云等,這些天體都是我們認識宇宙的重要探針。

5

如何通過恒星認識宇宙

我們總是假設,物理定律是普適的。對恒星的研究,其實就是將地球上的物理定律用于天體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物理”與“天體物理”相互促進的過程。我們用牛頓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核物理、原子物理、電磁學、相對論等來解釋天體的觀測結果,對觀測進行預言,對物理定律進行驗證,從而增加對物理規律的深入理解。例如,通過行星的運動,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1781年通過望遠鏡觀測到雙星相互繞轉,說明萬有引力定律不但在太陽系內適用,對其他天體同樣適用。Georges Rayet等多位科學家在1868年日全食時從太陽譜線中發現了一種新元素,被命名為“氦”(希臘語“太陽”的意思),后來“氦”在地球上也被找到。

對恒星的研究使我們認識到宇宙很大。以前有地心說、日心說,后來通過觀測恒星的運動,認識到恒星都在繞著銀河系中心運動。銀河系是宇宙的孤島嗎?我們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夏季的夜空,在銀河旁邊的仙女星座,有一個肉眼可見的星云。這個仙女座大星云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還是在銀河外?這引發了1920年的大辯論(Shapley—Curtis辯論)。哈勃(Edwan Hubble)于1925年發現了仙女座大星云中的造父變星 [16] ,才使得大辯論有了結論。造父變星是一類紅巨星,周期性的膨脹和收縮,其亮度也會周期性的變化。越大的紅巨星越亮,其亮度變化的周期也越長,即對造父變星而言,存在一個周期—亮度關系。通過測量造父變星的光變周期,就得到了其本身的亮度。天文學上測距離常用的方法是標準燭光法,同樣亮度的天體,離我們越遠,觀測到的“視”亮度就越暗(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知道造父變星本身亮度后,根據“視”亮度就可以反推其距離。通過造父變星測距發現,仙女座大星云遠在銀河系外面,是另外一個星系,從而科學家“發現”了宇宙。現代的觀測表明,仙女座大星云距我們250萬光年,銀河系的大小只有10萬光年左右,仙女座大星云這個星系其實比我們銀河系大很多。

暗物質成為一個研究對象也是起源于對恒星的觀測。20世紀70年代,魯賓(Vera Rubin)測量了鄰近的仙女座星系(M31,即仙女座大星云)中恒星的運動速度 [17] 。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距離星系中心越遠的地方,恒星的運動速度應該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慢,就像太陽系中那樣,離太陽遠的行星比離太陽近的行星的運動速度慢一些。但魯賓的觀測表明,處于星系外圍的恒星的運動速度并沒有變小。維持大的速度需要大的引力,而可見物質并不足以產生這么大的引力。因此,人們推斷,星系中有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即暗物質,為這些恒星提供引力。暗物質的概念雖然很早就被提出,并有一些觀測證據,但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魯賓的高精度光譜觀測讓科學家們相信,暗物質確實存在。

暗能量是恒星物理研究另一重要貢獻。前面我們提到,雙星演化產生熱核爆炸超新星。這類超新星特別亮,是太陽亮度的100億倍,相當于整個銀河系的亮度。這類超新星來自達到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的碳氧白矮星的熱核爆炸,亮度非常單一。經過一些經驗關系對其亮度進行標定,可以把其亮度標定的非常精確。這樣,通過這類超新星,利用標準燭光法,距離可測得又遠又準。科學家們的初衷是,通過這類超新星測距,并將結果與宇宙學模型進行比對,來證明宇宙減速膨脹。但兩個相互競爭的團隊驚奇的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 [11,12] 。這意味著有一種未知的能量在驅動宇宙加速膨脹。暗能量是什么,我們還不清楚 ,隨著觀測精度的提高,暗能量的神秘面紗最終會被揭開。

6

另外一個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嗎?還有另外的地球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麥耶(Michel Mayor)和奎洛茲(Didier Queloz)通過提高光譜儀的穩定性和精度,利用多普勒效應測量恒星的視向運動速度,在1995年發現了繞類太陽恒星轉動的系外行星,飛馬座51b[18]。所謂的多普勒效應就是,當光源向我們運動時,譜線向短波方向移動(藍移);當光源遠離我們而去時,譜線向長波方向移動(紅移)。如果一顆和太陽類似的恒星(類太陽恒星)具有行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恒星和行星二者會繞共同的質心轉動。通過光譜儀測量出這顆恒星的譜線的移動,由多普勒效應可以反推其運動速度,再通過開普勒第三定律可反推出行星的存在。飛馬座51b就是這樣被發現的(圖9)[18,19]。


圖9 系外行星探測方法示意圖(修改自Enduring Quests Daring Visions,NASA Astrophysics in the Next Three Decades)[19]

另外一種常用的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是掩食法(凌星法)(圖9)。行星繞恒星公轉時,在恒星前面經過,會擋住一部分恒星的光,使觀測到的恒星亮度下降。通過觀測恒星的周期性的亮度變暗,可以反推出行星的存在,并反演行星的性質。由于掩食時恒星的光會透過行星的大氣,科學家通過比較掩食時和非掩食時的恒星光譜,甚至可以分析出行星大氣的化學成分。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直接成像法、微引力透鏡法等(圖9)[19]。從1995年到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近6000顆系外行星,絕大部分都是利用多普勒效應或行星掩食得到的。

并不是所有的行星都適合生命存在,行星與恒星之間的距離會直接影響到行星上的溫度,這就會直接影響到行星的宜居性。距恒星太近,溫度太高,距恒星太遠,溫度太低。另外行星不能太大,大的行星是氣態行星。行星也不能太小,太小無法留住其大氣。尋找宜居行星,或者說與地球類似的行星,仍然任重道遠。

7

展 望

宇宙浩瀚而豐富,充滿了值得我們不斷探索的精彩與驚喜。光是我們認知宇宙的主要手段,而恒星作為絕大部分光的來源,成為探索宇宙的重要探針。因此,恒星物理也成為天體物理學中起步最早、基礎最為堅實的領域。盡管恒星物理的基本框架已基本確立,取得了諸多重要進展,但要真正理解恒星,并借此揭示宇宙的奧秘,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進入新時代,從地面到太空,大量新型觀測設備投入使用,新的觀測技術不斷涌現,計算能力顯著提升,人工智能也開始在天文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恒星物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例如,光干涉技術的進步大幅提升了光學觀測的空間分辨率,使得恒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點源”,而逐漸顯現為“面源”。可以想象,隨著光干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有望像觀測太陽一樣清晰地解析其他恒星。此外,LAMOST等光纖多目標望遠鏡的投入使用,為我們提供了數千萬計的恒星光譜數據,推動了恒星研究從“逐一觀測”進入“批量分析”的新時代,使許多以往難以解決的問題逐漸變得可以解決。與此同時,引力波與中微子探測技術的突破,以及射電、紅外、光學、紫外、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多波段觀測設備的廣泛應用,使得恒星物理的“多信使”研究逐步成為新常態。在理論與數值模擬方面,過去的恒星理論往往只能考慮基本物理過程,許多復雜機制被忽略或簡化。然而,隨著計算能力的巨大提升,恒星磁場、對流、三維結構及雙星相互作用(如物質交換與共有包層演化)等領域的研究必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天文學的整體框架中,研究層次可分為行星、恒星與星系宇宙學,而恒星在其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是行星的宿主,也是構成星系的基本單元。利用恒星揭示宇宙的奧秘,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宇宙這個神秘的知識寶庫,蘊藏著無盡的寶藏,等待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去發掘、去探索。

參考文獻

[1] Eddington A. 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the Sta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26

[2] Bethe H. Physical Review,1939,55:434

[3] Chandrasekhar S. Astrophysical Journal,1931,74:81

[4] Hertzsprung E.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in Potsdam,1911,22:63

[5] Russell H. Popular Astronomy,1914,22:275

[6] Kippenhahn A,Weigert A,Weiss A. Stella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Springer,2012

[7] Hartwig E.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1885,112:355

[8] Lundmark K. The Relations of the Globular Clusters and Spiral Nebulae to the Stellar System.PhD Thesis at the Observatory of Uppsala University,1920

[9] Lieb E,Yau H. Astrophysical Journal,1987,323:140

[10] Liu Z,Ropke F,Han Z.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23,23:082001

[11] Schmidt B

et al
. Astrophysical Journal , 1998 , 507 : 46

[12] Perlmutter S

et al
. Astrophysical Journal , 1999 , 517 : 565

[13] Burbidge E,Burbidge G,Fowler W

et al
.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 1957 , 29 : 547

[14] Kobayashi C,Karakas A,Lugaro M. Astrophysical Journal,2020,900:179

[15] Han Z,Ge H,Chen X

et al
. Research in Astronomy Astrophys ics , 2020 , 20 : 161

[16] Hubble 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29,69:103

[17] Rubin V,Ford W. Astrophysical Journal,1970,159:379

[18] Mayor M,Queloz D. Nature,1995,378:355

[19] Kouveliotou C. Enduring Quests Daring Visions (NASA Astrophysics in the Next Three Decades). 2014,https://arxiv. org/pdf/1401.3741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物理》50年精選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女生穿瑜伽褲,到底是什么心理?原因太真實了!

女生穿瑜伽褲,到底是什么心理?原因太真實了!

健身S叔
2025-03-22 18:09:52
美商務部長:美國將在下月推出數十項貿易協議,期待與中國關系緩和

美商務部長:美國將在下月推出數十項貿易協議,期待與中國關系緩和

國際金融報
2025-05-09 17:01:21
黃金漲到6000美元?摩根大通給出了大膽推演

黃金漲到6000美元?摩根大通給出了大膽推演

金融界
2025-05-10 14:26:17
拒絕續約!湖人王朝重組面臨挑戰,里夫斯或將離隊

拒絕續約!湖人王朝重組面臨挑戰,里夫斯或將離隊

體育新角度
2025-05-10 22:41:49
記者:巴黎將在歐冠決賽穿主場球衣出戰,國米穿黃色第三客場球衣

記者:巴黎將在歐冠決賽穿主場球衣出戰,國米穿黃色第三客場球衣

直播吧
2025-05-10 22:45:12
中俄會談3小時,俄方想要的中國都給了,普京對華做出2大承諾

中俄會談3小時,俄方想要的中國都給了,普京對華做出2大承諾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2025-05-10 10:12:26
運行了3年就面臨拆解?白白投入幾十億,這一交通方式缺點眾多

運行了3年就面臨拆解?白白投入幾十億,這一交通方式缺點眾多

原廣工業
2025-05-05 11:37:13
青島行人相撞案反轉,現場視頻曝光,被告賠償7萬并不冤!

青島行人相撞案反轉,現場視頻曝光,被告賠償7萬并不冤!

補兩刀
2025-05-10 22:28:18
幸虧管樂夠“清醒”,要不然她這次怕是要被罵上熱搜了

幸虧管樂夠“清醒”,要不然她這次怕是要被罵上熱搜了

杰哥娛天下
2025-05-10 22:14:45
官方:曼聯男女足本輪將穿特別款球衣比賽,以支持慈善事業

官方:曼聯男女足本輪將穿特別款球衣比賽,以支持慈善事業

雷速體育
2025-05-10 23:37:12
看完特朗普的一日三餐,再看看普京的,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看完特朗普的一日三餐,再看看普京的,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八斗小先生
2025-05-10 15:00:06
小S發起圈內好友緬懷大S行動,把娛樂圈的捧高踩低展現得淋漓盡致

小S發起圈內好友緬懷大S行動,把娛樂圈的捧高踩低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月侃事
2025-05-10 18:25:03
為什么現在單親媽媽越來越多?網友:她以為離婚后會很搶手啊!

為什么現在單親媽媽越來越多?網友:她以為離婚后會很搶手啊!

美好客棧大掌柜
2025-01-28 00:15:02
曝一線女星與富商私生子,出國留學是幌子,網友:就差直接點名了

曝一線女星與富商私生子,出國留學是幌子,網友:就差直接點名了

大歪歪
2025-05-10 17:46:12
青島文旅,山東文旅天塌了,評論區關閉,韓法官憑一己之力帶火

青島文旅,山東文旅天塌了,評論區關閉,韓法官憑一己之力帶火

阿燕姐說育兒
2025-05-10 14:23:58
霍思燕自駕進西藏玩10天,開手動擋120萬的車,和2只狗同睡一床

霍思燕自駕進西藏玩10天,開手動擋120萬的車,和2只狗同睡一床

星光看娛樂
2025-05-09 11:55:15
1945年,法國巴黎名叫伊娃的女人衣服被扒光,豐腴的身體沒有遮擋

1945年,法國巴黎名叫伊娃的女人衣服被扒光,豐腴的身體沒有遮擋

百態人間
2025-04-22 16:24:22
中國剛發完聲,印巴緊跟著表態,印度見美國不管,這才同意收手

中國剛發完聲,印巴緊跟著表態,印度見美國不管,這才同意收手

書中自有顏如玉
2025-05-10 22:21:34
麗晶賓館!極限8選1!極品陀地!

麗晶賓館!極限8選1!極品陀地!

貴圈真亂
2025-05-05 12:10:31
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好中美貿易問題,特朗普貿易政策不可持續

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好中美貿易問題,特朗普貿易政策不可持續

和訊網
2025-05-09 18:04:03
2025-05-11 00:07:00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incentive-icons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最權威的物理學綜合信息網站
3710文章數 2183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青島大媽撞人獲賠7萬 案件在裁判文書網站中無記錄

頭條要聞

青島大媽撞人獲賠7萬 案件在裁判文書網站中無記錄

體育要聞

這個老頭兒,仍然是你們的頭兒

娛樂要聞

李凱馨為錄音風波道歉,網友不接受

財經要聞

沸騰了!中國,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科技要聞

陷“虛假宣傳”風波,小米SU7 Ultra遭退訂

汽車要聞

破局者億咖通 智向全球的科技“新勢力”

態度原創

家居
教育
健康
旅游
數碼

家居要聞

整潔寬敞 黑白木色拼接

教育要聞

解方程組求值問題,我們使用了消元法和換元法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數碼要聞

299元!小米這新機,有點太狠了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莒南县| 色达县| 宕昌县| 阳春市| 当雄县| 达尔| 保德县| 延津县| 盐亭县| 阿坝县| 红原县| 吉安县| 上饶县| 上饶市| 康平县| 南皮县| 景谷| 德令哈市| 化隆| 元谋县| 博白县| 砀山县| 尼勒克县| 兖州市| 武穴市| 福建省| 买车| 会理县| 晋江市| 洛扎县| 和田市| 宜城市| 大庆市| 噶尔县| 江山市| 留坝县| 嘉鱼县| 拉萨市| 大宁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