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中院發布的一起“行人未保持安全距離相撞案”鬧得沸沸揚揚,本來只是一起普法視頻,可硬生生地上演了一場網暴,青島中院無奈下架了相關視頻,并且關閉了評論區,選擇用沉默應對。
這幾天鋪天蓋地的嘲諷和挖苦朝青島襲來:
“青島文旅天塌了”
“葫蘆僧判糊涂案”
“調解成功是重點”
“又一起扶不扶”
“發生在青島不足為奇”
除了自媒體外,也有官媒加入其中,痛批道:面對民意,不能默不作聲。
事件發酵期間,這起案件還跟以往一些奇葩案例被高頻關聯。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想寫一寫這個話題的,但是,網上清一色的謾罵,我也找不到更好的角度去寫,而且,我一直比較好奇的是,這種很明顯發出來會被罵的案例,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直到今天,我的疑惑終于解開了。
原來,網傳的案件細節跟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根據最初的普法視頻以及網傳信息,我們看到的案件情節是這樣的,一名老人在行走時因為接電話突然轉身,撞到行人,普法視頻中沒有提及被告人性別,看到大媽被撞到十級傷殘,大家想當然認為被告是男性,大媽自己撞到了別人,結果索賠十多萬,最終在法院調解下判賠7萬,因為“行人未保持安全距離”這個描述,青島中院以及普法的法官這些天沒少挨罵。
刪除有爭議的視頻后,再也沒有下文了,只剩下了網友們的謾罵聲,一直到5月10日,青島中院終于回應了,道歉了,法官描述事實不準確,造成了誤導,并且他們放出了事發時的監控視頻,沒想到,這件事反轉了,根本不是大家傳的那樣。
事情發生在2023年5月19日,原告和被告都是女性,當事雙方的年齡分別是59歲和29歲,事發時,59歲的原告在道路上行走,這個過程中又慢慢放慢了腳步接聽電話,之后又停下腳步轉身站住了,而29歲的被告,當時從后面走來時,東張西望,火急火燎,而且走得很快,確實也沒有觀察周圍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把59歲的原告撞倒在地,從視頻畫面看,那個沖擊力不小,而且被告畢竟是老人,經不起年輕人這么撞,導致告右股骨脛創傷性骨折,鑒定為十級傷殘。
這樣看來,被告其實并不算冤枉,因為她確實存在過錯,但是,有一說一,普法案例中提到說“突然轉身往回走”,其實,是緩慢轉身往回走,這個時候兩人之間還是保持著一定距離的,這個描述是引發這次大討論的導火索,因此造成了以訛傳訛的現象。
“存在未保持安全距離的過錯”,這個描述也是引起爭議的另一個點,真實的情況是,被告從后面左右張望、快步前行,沒觀察前方情況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點卻被忽略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這件事,我覺得就這起案件而言,算是一個很大的反轉,當然,對于普法的法官來說,并沒有反轉,因為他在描述這起案件時,并沒有詳細了解,表述錯誤造成以訛傳訛,他被罵其實是不冤的。
把最重要的細節漏掉,這是很大的失誤,我想,這也是青島中院這些天關閉評論區不回應的原因,直到最新一期的澄清視頻出來后,他們才直面網友的指責。
以前,熱點事件的反轉大都是源于網友們的各種猜測和臆想,以訛傳訛,這一次不一樣,因為普法視頻是他們自己發出來的,確實造成了很大的誤導,其實,事情發生后,及時澄清,及時道歉,放出監控畫面,就不會有后面的爭議,一開始想著“一刪了之”,但是,并不能壓制輿論,如果這個道歉和澄清視頻不發出來,這個話題還會發酵好一段時間,但澄清后,真相大白,網友也就不會再糾著不放了。
普法本身就是嚴肅的,實事求是的,這一次青島中院確實沒有做足功課,當然也受到了教訓,如果一開始有完整視頻,這起事件也不會有這么大爭議。
當青島中院發布澄清通報時,這場持續了多日的輿論風暴終于顯露出其荒誕本質,這場由普法視頻引發的公共事件,恰似一柄雙刃劍,既刺破了司法公開的認知盲區,也剖開了網絡時代真相傳播的深層病灶。
這起輿論事件告訴我們,在真相與謠言賽跑的時代,沉默從來不是最好的危機公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