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方城市還在感嘆河開海鷗來的時候,哏都野生的大爺們已經(jīng)把天津帶到了下一個level。
天津旅游開年kpi,絕對超額完成了。
天津大爺:從“民間跳水”到“城市名片”
起源:海河畔的“快樂哲學”
天津大爺跳水的故事始于海河畔的獅子林橋。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退休老人,自幼與水結緣,游泳、跳水成為他們生活中的日常娛樂。
起初,跳水只是大爺們的自娛自樂。他們穿著花褲衩,在橋邊即興表演單口相聲、倒立劈叉,甚至吟詩朗誦,以夸張的動作和爽朗的笑聲感染路人。這種“松弛感”迅速吸引了短視頻平臺的關注,獅子林橋一躍成為“8A級景區(qū)”,甚至有外國游客專程前來打卡。
74歲的蘇長海是隊伍的核心人物,他自稱“老鐮刀”,從10歲起便在海河練習跳水,用“生存一分鐘,快樂60秒”的口號詮釋了天津人特有的幽默與豁達。
爆火:網(wǎng)絡時代的“流量狂歡”
2023年夏天,天津大爺跳水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破圈”。網(wǎng)友戲稱“世界跳水看中國,中國跳水看天津,天津跳水看大爺”,而大爺們則自嘲“不跳個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天津人”。奧運冠軍何沖的加入更讓熱度飆升,他現(xiàn)場與大爺們切磋技藝,直言“他們的樂觀精神比技術更值得學習”。
然而,流量帶來的不僅是贊譽。大批網(wǎng)紅主播涌入獅子林橋,直播帶貨、鼓動觀眾模仿跳水,甚至有人要求跳水者手持廣告牌入水。橋面被圍得水泄不通,交通癱瘓,安全隱患驟增。
困境:安全與秩序的挑戰(zhàn)
天津大爺跳火的背后,暴露出城市治理的難題。獅子林橋高約7米,橋下的海河水深僅數(shù)米,未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貿然跳水極易受傷。數(shù)據(jù)顯示,當?shù)厮{天救援隊一周內救起10余名溺水者,其中多人因入水姿勢不當被水拍暈。盡管橋頭張貼了“禁止跳水”的警示牌,但圍觀者、好事者往往置若罔聞。
即使大爺們穿上紅馬甲,勸阻缺乏經(jīng)驗的年輕人,也收效甚微。從“跳水明星”被迫轉型為“秩序維護者”的他們直言“現(xiàn)在沒空跳水,光勸人就得累壞”。
破局:疏堵結合的城市智慧
面對亂象,天津采取了差異化管理策略。一方面,城管、交警和志愿者加強巡邏,增設救援力量;另一方面,尊重老年人的運動需求,探索安全跳水的替代方案,例如劃定指定區(qū)域或建設專業(yè)跳水設施。
與此同時,大爺們的“快樂哲學”被賦予更深的社會意義。2024年,天津獅子林橋跳水隊入選“中華慈孝人物/團體”,蘇長海受邀赴杭州領獎,向全國傳遞“快樂養(yǎng)老”的理念。
啟示:老齡化社會的“活力樣本”
天津大爺?shù)淖呒t,折射出老年群體對精神生活的強烈需求。他們通過跳水打破“老年人只能居家養(yǎng)老”的刻板印象,展現(xiàn)了積極老齡化的可能性。而這一現(xiàn)象也引發(fā)社會反思: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安全的公共活動空間?濟南的“泉水浴場”模式或可借鑒——將天然水域改造為合規(guī)泳池,既保留傳統(tǒng)又規(guī)避風險。
流量之外,回歸本真
2025年的春天已經(jīng)到來,4月海棠花季勢必為天津帶來大量的游客。
天津野生大爺?shù)墓适率加跓釔郏萦谛鷩蹋罱K回歸理性。他們的走紅不僅是城市文化的勝利,更是一場關于公共治理與民間活力的生動實踐。正如蘇長海所言:“快樂無關年齡,人生就要玩兒。” 當流量褪去,留下的應是對老年群體生活方式的尊重,以及對城市特色文化的守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