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為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高質量發展,規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行為,更好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經營主體,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印發了《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3月1日起施行。
《辦法》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政策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不以營利為目的,積極發揮為小微企業、“三農”等普惠領域經營主體融資增信;不得偏離主業盲目擴大業務范圍,不得為政府債券發行提供擔保,不得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資擔保機構進行股權投資,國家政策鼓勵開展的科技創新擔保與股權投資機構聯動模式除外。
政策支持上,《辦法》明確,在防止新增隱性債務前提下,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可通過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貼、業務獎補等方式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支持,提升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實力和資本規模。
去年以來,為切實緩解小微及涉農等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吉林、河南等不少省份對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名單進行了動態調整,新增了不少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據企業預警通統計,截至2025年2月24日,全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共計1532家,分布安徽、貴州、福建、湖北等30個省(市自治區)。
從企業性質看,1532家機構中含城投子公司(企業預警通口徑) 355家,涉及浙江、安徽、福建、吉林、天津等28個省(市、自治區)。
截至目前,大多數擔保機構尚未涉足債券擔保業務,特別是城投債券領域,僅有五家機構參與城投債擔保,分別為江西省融資擔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原再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銀川)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云南省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東北中小企業融資再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擔保債券余額分別為123.70億元、28.12億元、24.27億元、11.20億元和7.52億元,募集資金大多用于補充發行人運營資金、項目建設和償還債務。
具體來看,江西省融資擔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擔保債券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擔保債券31只,其中城投債(企業預警通口徑)29只,擔保債券余額合計123.70億元。
其次為中原再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擔保城投債6只,分別為濮陽開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21開州F1”、漯河經濟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18漯經開債”、伊川財源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19伊川財源債”、信陽國信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23信國03”和“23信陽國信PPN001”、鶴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24鶴壁債01”,擔保余額合計28.12億元。
西部(銀川)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城投債7只,擔保債券余額24.27億元。
云南省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擔保城投債4只,擔保債券余額11.2億元。
東北中小企業融資再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長沙市望城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9望城城投綠色債02”、四川成阿發展實業有限公司的“22四川成阿債01”和庫爾勒城市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4庫停車債01”提供擔保,擔保余額合計7.52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