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昔的靖縣,有一位姓王的書生,腹中滿是經綸學問,可家中依舊貧困。然而,他的妻子非但沒有任何怨言,還始終默默支持著他。王書生覺得,不能再這樣安于貧困,應當外出闖蕩一番,就算是當個教書先生,賺些錢回來養家也好。
于是,他外出謀事,在一所啟蒙小學尋得了教書的差事。憑借出色的教學能力,他收獲了一些銀子。臨近過年,王書生踏上歸鄉之路。半途中,他目睹一位財主正逼迫佃戶還債,那佃戶在路邊悲傷哭泣。王書生心生憐憫,踱步上前詢問:“你為何在此哭得這般傷心?”佃戶哭訴道:“我欠了財主的債,如今他逼得太緊,竟要我賣兒賣女來還錢。”聽聞此言,王書生心中大為不忍,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銀子遞給佃戶,說道:“你快拿去把債還了吧。”佃戶感激涕零,詢問恩人的姓名,王書生微笑著回應:“不必問我姓名,你拿這些錢去解決難處便是。”
王書生回到家后,將剩下的銀錢交給妻子,讓她去購置香、燭、雞、鴨、魚、肉等物件,打算好好過個熱鬧年。隨后,他又前往街場售賣對聯。歸來后,便問妻子:“東西都買齊了嗎?”妻子回答:“都買好了,只是那只雞,我一時疏忽,被貓拖進對門當鋪的倉庫底下了。”王書生并未責怪妻子,而是溫言安慰:“不要緊,丟了就丟了,不必太放在心上。”飯后,滿心歡喜的王書生安然而睡。
可他的妻子卻難以入眠,心里惦記著當鋪倉庫底下的雞是否還在。說來也巧,對門當鋪正巧丟失了一只大公雞,當鋪的人見王家地上的雞與自家丟失的頗為相似,又瞧見王妻正匆忙煮雞,便不由分說,認定是王妻偷了他們的公雞,蠻橫地將鍋里正在煮的雞拿走了。面對這無端的指責與蠻橫的搶奪,王妻選擇默默忍受,并未將此事告知丈夫。
后來,當鋪倉庫底下傳出雞叫聲,當鋪老板也聽到自家的雞還在倉庫底下,這才意識到搞錯了狀況,埋怨伙計們不該如此莽撞地拿人家鍋里的雞。一番商議后,眾人決定在大年初一,當鋪老板帶領全家人以及伙計們前往王家拜年賠禮。
大年初一清晨,當鋪老板率領一家人來到王家,伙計們則挑著雞肉煙酒緊跟其后。王書生見此陣仗,心中滿是疑惑與好奇,暗自猜測:“或許是自己時來運轉了!”于是,他十分熱情地接待了這些客人。過了一會兒,當鋪老板又拿起一份禮物前來。交談過程中,老板事無巨細地詢問王書生諸多事宜,諸如教書地點、辛勞報酬、學生數量、校方情況等等。一番詢問后,老板表示愿意以四倍的辛勞費聘請王書生到自家教書。王書生滿心歡喜,興奮地對妻子說道:“今年我真是運氣好!”然而,他的妻子并未多言,沒有道出這背后的緣由。
時光流轉,不久后朝廷出榜招賢,即將舉行京試。當鋪老板得知后,極力勸說王書生前去應考。可王書生犯了難,進京趕考需要盤纏,而他并無足夠的銀錢。見此情形,當鋪老板慷慨解囊,拿出銀兩資助王書生作為路費。
王書生帶著老板的資助趕赴京城,在考場上全力以赴、認真答題。殿試結束后,喜訊傳來,他金榜題名,高中榜眼。這一天,同榜的百官紛紛前來賀喜,王書生因擔憂自己家境貧寒遭人輕視,便謊稱對門當鋪是自己的家。就連回到家鄉,他也是先去當鋪,在那里酒足飯飽后,才想起回家看望妻子。
某一天,王書生又在當鋪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地回到家叫妻子開門。妻子故意磨磨蹭蹭,許久才將門打開。王書生帶著滿身酒氣,怨氣十足地說道:“我榜眼大人回府,你這老婆子怎么這么久才開門?”妻子一臉正色地回應:“并非不想迎接你,只是心中有不快之事。”王書生疑惑地問:“何事讓你不快?如今我已高中榜眼,即將上任為官,不愁吃穿,你也馬上要成為夫人了,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妻子毫不退縮地頂撞道:“你今日能高中榜眼,可全是我的功勞。”王書生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沖著妻子吼道:“這全是我自身有本事,不過是對門當鋪老板幫了些忙,與你有何相干?”說罷,竟揚起手想要打妻子。
妻子強忍著心中的委屈,將買雞以及當鋪搶雞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王書生聽后,大為詫異,不禁問道:“你當時為何不告訴我?”妻子平靜地回答:“我當時若講了,以你的暴躁脾氣,定會吵鬧不休,又怎能有今日這般成就呢?”王書生聽了妻子的解釋,心中愧疚,對她的賢德與智慧感激不已。
自那以后,王書生對妻子更加敬重與疼愛,將她視為家中的珍寶,絲毫不敢有任何怠慢。而他也秉持著初心,在為官之路上兢兢業業,與妻子相互扶持,共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幸福篇章,成為當地流傳久遠的佳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