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當技術員的時候,為了考證那真是廢寢忘食,玩了命的考一建,能利用的時間通通都利用上,等公交、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掏出手機來刷題,主體做完了上二次結構的時候,往樓棟角落里一貓,拿出手機就是刷題。
公共課我就是靠手機刷題考過的,每次練習15道題,刷完對答案,背錯題,然后繼續刷,有時候看手機久了,視線離開手機屏幕再看遠處的時候,眼睛都花,對不了焦,視力也下降了很多。
當然,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畢竟小生我當年也是一次過四科的幸運兒,實務是低分飄過的,而且是在進考場前拿了那些發傳單機構的考前一頁紙瞄了一眼,正好有個知識點就考到了,要不然的話還真可能過不了。
那時候我天真的以為:有學歷,有證書,這不是妥妥的已經具備了三總五項的條件了嗎?馬上就可以走馬上任項目經理,然后喝茶,然后繼續考證,拿下造價結構巖土,走上人生巔峰了啊!
2
然而,真正等我拿到證,才發現公司根本不缺證,證書多,項目少,都是大型國企施工單位的常態,你的證書注冊在公司,會有一筆補貼,但不多,如果能夠掛項目去做認證合一的項目經理,那收入才算是可觀的。
但是,公司那么多證,那么多有經驗有業績的老資格項目經理,憑什么用你的證呢?
而且,市場投標部在投標的時候,優先會考慮那些已經有業績有經驗有職稱的項目經理,畢竟現在業主方的逼格可高了,對于總包的項目經理,光有一建還不行,還要有中高級職稱。
還要有業績,甚至有些還對業績提出了明確的范圍要求,比如累計有10萬㎡以上的項目管理經驗之類的,甚至還要近五年有過什么項目的業績等等,視具體項目的具體要求了。
如此,就加劇了證書的兩極分化,越有業績的,被啟用的機會和可能性就越大,越沒有業績的,被拿來投標然后上項目的機會就越少。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3
當年我考到證書以后也是空了兩年多才有機會上項目的,而且當時確實很幸運,業主對項目經理沒有提出明確要求,符合相關規定就行了。
還好我在拿到證但沒有上項目的那兩年多里,也是肯打肯干、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奮發圖強、忠于職守、盡職盡責(此處省略一萬字),才終于換來了一次機會。
雖然項目很小,但是建設流程是齊全的,證書上面也有了業績,也順利拿下中級職稱,稍微有了那么一丁點優勢。
只不過現在大環境什么情況大家也都知道,只能說慢慢再等機會吧。
4
關于“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這一點,我再多說幾句:
第一,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是對的,因為你越努力,只要有一個正反饋,你的努力有了成果,你就會越努力,然后你得到的成果就越多。
就像一建證書,你有了證書,你就有機會上項目做認證合一的項目經理,然后證書上有了業績,就更容易區評職稱,然后有證書有業績有職稱,才會有機會擺脫工地的束縛,有時間和精力去謀求更高的職位和更多的資源。
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也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會越滾越大。
第二,有了一建證書的,也不要驕傲,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市場投標部用自己的證書,或者如果有機會的話,把在建項目的項目經理變更為自己,也可以有業績。
當然,到底怎么讓自己的證書上項目,各有各的辦法,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你要向公司和外界傳達你是一個靠譜的項目經理,有能力管好一個項目。
我也知道現在這個形勢是有點難了,但是如果你還要在這個行業干,還想走工程這條線,沒關系沒背景的情況下,就只能拿命拼了。
個人一點淺見,輕噴,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