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云霧繚繞的鼓山十八景園
迎來了一位特別的游客——
哪吒
只見他
頭頂丸子頭
身披混天綾
眼神里充滿堅定
笑容里滿懷期待
他不僅要征服奇峰怪石
更要在刀削斧鑿的崖壁間
來一場春日奇遇
摩崖石刻
鼓山的摩崖石刻
是這片土地上
最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哪吒沿著山路前行
一路上隨處可見這些珍貴的石刻
《鼓山賦》是摩崖石刻中的佳作之一
它如同一首悠揚的樂章
奏響在心靈深處
哪吒讀著石刻上的文字
感受著古人對鼓山的贊美與敬仰
清道光年間
詩人魏杰根據鼓山的
自然景觀和民間傳說
將十八景之說刻于
達摩洞外的一面巖壁上
哪吒站在這些石刻前
仿佛能聽到詩人當年的吟誦聲
除了《鼓山賦》和魏杰的詩句外
鼓山上還有許多
其他文人墨客的題刻和詩句
它們或抒發著
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之情
或記錄著游人的所見所感
或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哪吒在這些石刻間流連忘返
感受著古人留下的智慧與才情
十八景園南門
剛來到
鼓山十八景園門口
哪吒便開心地擺起了姿勢
“我命由我不由天,
今天到鼓山十八景園看看!”
達摩洞
不多時
哪吒來到了達摩洞
洞寬約15米,深約8米,高約4米
洞內左壁刻著“面壁”兩個大字
洞右側有一壑清泉,名甘露泉
哪吒環顧一周后
席地盤腿而坐,雙手合十
模仿達摩面壁的樣子
仙猿守峽
出了達摩洞
在“仙猿守峽”景點
兩塊巨石對峙
中間形成一道狹窄的峽谷
哪吒好奇地在峽谷中穿梭
尋找著仙猿的蹤跡
仙人巨跡
離開達摩洞
哪吒沿著山間小徑前行
哪吒來到了
“仙人巨跡”景點
一塊巨巖平展如臺
巖上“羅漢臺”三個大字特別醒目
巖石一側還有三個巨大的腳印
哪吒看到后興奮得兩眼放光
想把自己的小腳丫放進腳印里
比劃比劃
八仙巖洞
走進“八仙巖洞”
哪吒興奮地東奔西跑
這里洞中有洞
上下勾連,宛如迷宮
他在洞里鉆來鉆去
一會兒摸摸這塊石頭
一會兒看看那個洞口
福壽全圖
走到八仙巖背后
一塊峭壁上刻有“西望瑤池”
哪吒站定后向外看去
將遠處的福山和壽山盡收眼底
古鶴巢云
行至“古鶴巢云”處
可見法華巖石刻
它由兩個互通的巖洞組成
洞前的這一塊小平地
傳說是白鶴棲息的地方
哪吒在洞前的平地上蹦蹦跳跳
模仿著白鶴飛翔的樣子
玩得不亦樂乎
伏虎馱經
哪吒看著伏虎洞
如“伏虎馱經”的巨石
擺了個戰斗的姿勢
展示自己的威風
想象著自己像伏虎一樣
保護人間的和平
金蟾出洞
劉海臺和金蟾洞
分別在石道的左右兩邊
看到金贍洞洞頂的巖石
一副金蟾模樣行將出洞
巖底平白一片猶如蟾腹
哪吒拿出手機
給自己和金蟾來了個合影
蟠桃滿塢
走到劉海臺下
哪吒來到了“蟠桃滿塢”
這里三巖錯列重疊
如三顆碩大的蟠桃
所以被稱蟠桃林
哪吒盯著巨石
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哇,這么大的蟠桃
如果是真的,肯定會很甜!”
南極升天
蟠桃林東側便是“南極升天”
哪吒好奇地看著
這塊狀如南極仙翁的巨巖
發現與之相對的是北斗巖
而巖下的洞穴便是葛仙居
俯州望江
在南極巖前方外突的山崖頂部
有一座望州亭
哪吒站在望州亭上俯瞰福州
向南眺望三江
風景美不勝收
玉石云梯
這里還有一條陡峭的玉石云梯
直通山頂
哪吒看到這云梯
不但沒有害怕
反而迅速地向上攀爬
登到高處后得意一笑:
“小小玉石云梯,拿下~”
慈航駕壑
在“慈航駕壑”
有三塊巨巖
形狀如三艘船
蕩漾在鼓山的林海碧波之中
哪吒站在石刻前
幻想著自己駕駛著仙船
在云海中穿梭
佛窟法會
在船型巖側面平整的巖石上
密密麻麻地用顏體楷書
題寫著眾多佛的洪名寶號
走過一個小山坡
另一處石壁上也是如此
哪吒認真地數了數
兩處摩崖上共刻有佛名88位
將軍卸甲
看到“將軍卸甲”
那有著規則裂痕、形如鎧甲的巖石
哪吒好奇地用手摸了摸
幻想著自己穿上鎧甲
威風凜凜的樣子
開心地笑了起來
此外,鼓山十八景園內還有“神龍聽法、古月靈塔”等景點,每一處都各具特色,令人嘆為觀止,哪吒穿梭在這些奇石幽洞之間,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的智慧結晶。
那么
無法像哪吒一樣騰云駕霧的我們
要如何前往呢?
在鼓山下院
乘坐纜車或區間車
直達十八景園站即可
不要猶豫,不要等待
讓我們跟隨哪吒的腳步
一起踏上這場別樣的
福州鼓山十八景之旅吧!
(本文圖片由AI輔助完成攝影原浩設計馬沄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