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網上一些網友說的。
七八十年代的中師生,目前還活躍在各個行業,教育行業上最多。作為普通的老師,為什么有人卻說他們是最幸福的群體呢?社會上那么多行業為什么僅僅針對中師生呢?看看中師生的成長經歷,也不難理解了。
第一:當年的中師生上學免費學補助生活費,畢業還包分配。
可能很多人無法想象,當年上師范是免費的。
國家為了培養自己的老師,對師范生是非常友好的,不但免學費,還給每個學生一定的生活補貼。如果是女生,光國家的補貼可能就夠花了,家里完全不用花一分錢。最重要的是,師范生畢業都可以直接參加工作,國家包分配。通常是回自己的家鄉,有的留在了縣城或者市里的學校,有的回到了農村。
時至今日,當年的中師生早就成了教育上的骨干和棟梁,可以說,現在教育上90%的領導和骨干老師都是當年的中師生,他們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他們這一代人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教育的輝煌!
第二:七八十年代的中師生,確實享受到了國家的一些紅利,目前看待遇還不錯。
剛參加工作的中師生,待遇其實并不好,每月也就幾十元錢。但隨著國家經濟的好轉,對教育的重視,老師們的待遇也是越來越好了。
首先,很多老師享受到了福利房。這個在縣城或者市區最明顯,在九十年代,剛興起單位福利房的年代,很多學校都給老師們蓋了房子,相對于市場上的商品房,價格確實很優惠。而且一般都在學校附近或者就在校園內,老師們上班也很方便,工作的同時還能照顧家庭和孩子。
其次,一些中師生還享受到了職稱的福利。其實職稱在九十年代評審并不復雜,只要在單位表現優秀,基本都能晉升,那時對老師的要求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職稱真正難評是這些年,要求越來越高,普通老師越來越難評,待遇自然也上不去。
目前教育上很多退休的老中師生可以說都享受到了這兩項福利,自然讓人羨慕不已。
七八十年代的中師生基本都是班級的學霸,他們理應享受好的待遇。
很多人對中師生是有誤解的,七八十年代的中師生可不同于現在的師范生,那時的中師生基本都是班里的學霸,也就是班上的一二名,他們理應享受最好的待遇。
首先他們的素質是過硬的。很多中師生畢業后教的都是高中,而且都是非常好的老師,至今仍然有教高中的中師生,當然他們都進修了學歷,也達到了本科的要求。
其次,他們絕對是付出最大的一代老師。當年的教育無論是條件還是待遇都是非常差的,如果沒有一點教育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可能一直堅守在教育上。要知道當年他們想出教育比現在容易多了,想進更好的單位也比現在容易。可以說,正是他們把青春獻給了教育,才有了今天教育上的成就。
相比較他們前幾十年的辛苦,現在享受好的待遇也是理所應當。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命運,中師生的命運就是為教育而生的。他們誕生在教育最困難的時期,享受了國家的紅利,也承受了改革帶來的巨變,時至今日也算是結局圓滿,每個人都迎來教育上老師待遇最好的年代。他們是痛苦的一代也是最幸福的一代,我們不能只羨慕他們的待遇,更應該看到他們對教育的貢獻!
大家對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