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406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來源: 米宅
作者:七寶
最近,醫療圈又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抖音要在北京建醫院了。待定名稱為北京愛瑞醫院,為三級綜合中外合資合作營利性醫院,床位800張。
同時根據土地使用權計劃公示上顯示:其建設內容為建設國際化醫院、建設國際化醫療科技創新中心。項目建成后,醫療團隊的外籍醫生占比不低于醫生總體數量的20%,多點執業醫生總工作量不超過醫生整體工作量的10%。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發展迅猛。2021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達2230億元,同比增長46%;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這家三甲醫院的建立,意味著抖音集團在健康醫療領域落下重要一子。
01
抖音持續加碼醫療賽道
醫療領域是互聯網大廠的必爭之地,市場上總會時不時傳來新的消息。作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抖音日活用戶超7億,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為其進軍醫療領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抖音第一次涉足醫療領域了。彼時疫情肆虐,互聯網醫療被推上風口,抖音借機將業務拓展至此。
圖源: 抖音集團
2020年5月,字節斥資5億元收購國內頭部醫學科普知識平臺“百科名醫網”;同年8月,字節再度出手,收購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幺零貳四”,三個月后,字節推出獨立品牌“小荷醫療”,成為布局醫療領域的關鍵一步。
2021年,字節先后投資了松果醫療、參半、好心情、美中宜和、宏達愛瑞等企業,涉及心理、婦產、腫瘤等多個專科領域。不僅如此,同一年,字節還入局新藥研發公司“水木未來”,并注冊成立醫療器械制造、第三方檢測等企業。自此,字節的線上線下醫療版圖逐漸成型。
2022年12月,抖音電商學習中心發布《關于“OTC非處方藥”類目上線的通知》,商城開始上線藥品類目,抖音由此踏上醫藥B2C之路。不過,抖音當時的招商方式為定向招商,僅接受平臺邀請的特定品牌商家入駐。首批入駐的商家包括叮當快藥、九州通旗下好藥師等企業。
B2C之后,抖音又將目光聚焦在了O2O。2023年9月,抖音本地生活中上線藥店類目,正式入局醫藥O2O。
2024年1月,抖音電商發布《處方藥品類管理規范》和《處方藥準入品牌清單》,正式放開處方藥銷售,首批準入清單中包含了500個國內外品牌。抖音的醫療版圖邊界再次被拓寬。
圖源:抖音集團
此次抖音大手筆投資建院,顯然是想在醫療領域大干一場。
除此之外,也免不了政策的支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
早在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互聯網醫院。
由此可見,抖音辦醫并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布局。其野心不小,意在打造"線上+線下"的醫療生態閉環。流量巨頭跨界辦醫的這波操作,讓很多人吃了一驚,是顛覆還是玩票,也讓很多人持觀望態度。
畢竟醫療行業這幾年并不太平,也在面臨著行業發展下的大洗牌。
02
傳統醫療行業正經歷洗牌
就在抖音高調進軍醫療領域的同時,一些公立、私立醫院卻在不斷陷入倒閉困境。
近幾年,中國醫療行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牌。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截至2024年,醫院破產案件公示信息已攀升至614條,同比增長94%,創下歷史新高。
與醫院破產相關的記錄更是達到1200余條,較2023年的800余條和2022年的500余條呈現顯著上升趨勢。
圖源:Pixabay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已有超過500家醫院倒閉,其中民營醫院成為重災區。
民營醫院的倒閉潮更是來勢洶洶。據統計,2024年大部分倒閉的醫院均為民營性質,這些醫院或因經營不善、負債累累,或因政策調整、補貼減少而陷入困境。
僅2024年年初至今,就有數十家民營醫院相繼破產。1月15日,阜陽市潁州區糖尿病醫院進入破產清算;1月17日,南京華世佳寶婦產醫院有限公司啟動破產程序;1月25日,長沙貞安醫院有限公司也步入了破產清算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公立醫院也未能在這場危機中獨善其身。雖然倒閉數量相對較少,但已出現多起典型案例。
梅州市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在欠薪10個月后,于2024年10月23日正式停診。
此外,廣東汕尾市人民醫院、河南新鄉第四人民醫院等公立醫院也頻頻爆出欠薪事件,醫護人員因長期被拖欠薪資而不得不走上維權之路。
隨著醫保控費、藥品零加成等政策的持續推進,醫療機構尤其是民營醫院的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與此同時,公立醫院也面臨著財政補貼不足、運營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
一邊是倒閉潮的寒流席卷,一邊是轉型升級的熾熱希望,在公立醫院倒閉潮下,互聯網大廠卻逆勢而上,紛紛進軍醫療領域。醫療行業正在上演冰與火的生存變革。
03
互聯網醫療未來可期
當然,除了抖音,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也在醫療領域布局。其中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已成功上市,成為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龍頭企業。
近日,阿里健康發布2025財務年度中期報告:2025上半財年,阿里健康實現總營收達142.7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凈利潤達7.69億元。
騰訊則通過投資微醫、丁香園等企業,布局互聯網醫療生態。
互聯網大廠紛紛進軍醫療領域,憑借技術優勢和流量優勢,推動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
甚至不少網友調侃,以后看病是不是直接拍個短視頻就可以了。
畢竟互聯網醫療可以打破時空限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問題。而互聯網大廠的進入,也將加劇醫療行業競爭,倒逼公立醫院提升服務質量。
除了優勢更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畢竟醫療行業不比其他行業。
作為早些年的鐵飯碗的醫療行業,還是有一定的門檻,醫療行業專業性強,監管嚴格,互聯網大廠需要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
其次,醫療數據涉及個人隱私,對于數據安全管理,要求更高。早前就曾出現醫院搜索結果按競價排名推薦,而非醫療效果的典型案例。
互聯網大廠進軍醫療領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既是醫療行業變革的必然趨勢,也是互聯網大廠拓展業務版圖的戰略選擇。
有觀點認為,互聯網大廠的進入,將為醫療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行業將迎來更多變革。這場冰與火的碰撞,既是傳統醫療體系積弊的總爆發,也是新醫療文明破繭的前奏。
未來的醫療圖景,在政府劃定的紅線下,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中,在民生訴求的倒逼下,一場中國特色的醫療變革正在艱難分娩。
文章來源:米宅(作者 | 七寶)
責任編輯:胡珊毓
策劃審核:夏 雨
READ MORE
讓消費者“躺平”的共享按摩椅,還能“躺贏”多久?
2-27
在山姆店買奢侈品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2-26
“豬圈咖啡”開始走紅,你覺得味道如何?
2-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