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重要人物、西泠拍賣創始人陸鏡清因病逝世,享年66歲。
作為中國南方藝術品市場的早期開拓者,陸鏡清以“真乃居先,誠為業本”為準則,將西泠拍賣從初創企業發展為行業領軍企業。他不僅推動藝術品拍賣行業的專業化與多元化,同時以文化傳承為己任,用情懷與堅持奠定了西泠拍賣的文化基因。
西泠拍賣創始人 陸鏡清,圖片來源:西泠拍賣
從拍場??偷脚男姓崎T人:初心與使命的覺醒
陸鏡清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他的藝術啟蒙得益于家庭的熏陶:其父親身為絲綢實業家,熱衷于搜集古玩字畫,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他自幼便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世紀80年代,陸鏡清曾頻繁參與西泠印社的展覽及交流活動。西泠印社作為中國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文人社團,同時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在這里學習的過程中,陸鏡清逐步積累起深厚的藝術品鑒藏知識與能力。
西泠印社,圖片來源:西泠印社
在90年代初,即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發展初期,陸鏡清進入藝術品收藏領域。據《中國收藏》雜志報道,他首次踏入拍場,是在上海的一場拍賣會上,購藏了一幅任伯年的《洗馬圖》以及多件海派書畫作品。此后,他曾頻繁出入各地拍賣會,在積累經驗、人脈和資源的同時,也練就了對文物藝術品市場敏銳的洞察力。陸鏡清曾表示:“拍賣的公開性與競爭性,讓我看到藝術市場規范化的可能。”這段經歷不僅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更堅定了他投身該行業的決心。
1994年,陸鏡清進入浙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擔任藝術品拍賣部的負責人,正式踏入了藝術品拍賣行業。此后,他在藝術品領域不斷深耕。2001年,他受邀擔任榮寶齋杭州公司總經理。2004年,西泠印社百年社慶之際,陸鏡清應邀組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開啟了他在藝術品拍賣領域的旅程。
2005年西泠印社首屆拍賣會,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真乃居先,誠為業本”:構建拍賣業的信任基石
藝術品拍賣的核心在于“信任”。陸鏡清曾提出“真乃居先,誠為業本”的經營方針,要求每一件拍品都必須經過嚴格鑒定。據西泠拍賣公布的數據,2005年,西泠首場拍賣會以1.97億元成交額、94%成交率創下內地文物藝術品首拍紀錄。同年秋拍,又以2.56億元刷新長江以南藝術品拍賣紀錄。這兩場拍賣會的巨大成功,為西泠拍賣立足于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的頭部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陸鏡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行業追求規模擴張的浪潮中,西泠拍賣秉持“成交率優于成交額”的理念,旨在使西泠拍賣避免盲目跟風追逐高價拍品,從而能夠專注于細分領域,持續深耕細作。2007年,西泠拍賣推出“歷代名硯專場”,首次將硯臺這一細分收藏門類推向市場,取得了98%成交率的優異成績。此后,西泠拍賣陸續開創青銅禮器、明清竹雕、庭院石雕等20余個特色專場,推動多個藝術門類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愛。
西周兮甲盤,成交價:人民幣2.1275億元,圖片來源:西泠拍賣
陸鏡清對“冷門”藝術品的關注,源于他的學術情懷,他將學術研究視為拍賣的根基。他主導西泠拍賣與國內外博物館、學術機構合作,舉辦展覽與研討會,賦予拍品歷史與文化的雙重價值。2017年,西周青銅兮甲盤以2.1275億元的成交,創古董藝術品中國拍賣紀錄。兮甲盤是漢代到宋代期間出土、唯一流傳至今的商周青銅器。南宋初年即有著錄,其出版、著錄、論述的書籍、期刊多達百種。它曾為南宋宮廷舊藏,元代書法大家鮮于樞、清代金石學大家陳介祺都曾收藏。其銘文有一百三十三字,記載了西周王朝倒數第二位君主周宣王的歷史。它是已知國內拍賣市場中字數最多、級別最高、分量最重的青銅器。
西泠2017春拍現場,圖片來源:西泠拍賣
此外,陸鏡清注重地域文化特色,把江南文人的雅致融入拍品策劃,形成與北方雄渾風格互補的獨特路徑,推動南北藝術資源均衡發展。在他的引領下,西泠拍賣成為內地南方市場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拍賣公司之一。2017年,西泠拍賣憑借8.78億元的春拍成績,在全國藝術品拍賣企業中排名第三。
讓藝術回歸大眾:以文化傳承為己任
陸鏡清還倡導“藝術融入生活”,他認為藝術的價值不應局限于投資回報,而應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精神養分。為此,西泠拍賣通過降低門檻、推出多元專場,吸引不同層次的藏家。例如,“文房瓷器專場”“漫畫連環畫專場”等,既保留傳統文人的雅趣,又貼近當代審美,讓更多文化藝術愛好者參與其中。
陸鏡清的個人收藏亦踐行這一理念。除了中國書畫和古董瓷雜的收藏外,他還耗費數十年收藏并保護了約20棟的明清古建筑。他曾表示,“我希望這些老宅不僅是歷 史的見證,更是未來生活的空間?!?/p>
西泠拍賣杭州總部設在晚清大學士府王文韶故居,圖片來源:西泠拍賣
陸鏡清對文化遺產保護的使命感不止于此。早在2018年,在西泠印社建社115周年之際,他曾作為西泠印社的社員向西泠印社捐贈弘一法師手稿及舊藏,推動學術研究。此次捐贈共涉及三件重要作品,包括弘一上款并題跋、柳亞子、唐育垕等信札、詩文稿。三件作品都與西泠印社有著密切關系,其中弘一題跋明確指出:“戊午(1918年)仲夏演音將入山,檢奉西泠印社。”而柳亞子、唐育垕分別是弘一的學生和恩師,兩人皆與西泠印社有頗深的緣分。
2020年,陸鏡清又將以184萬元拍得的陳巨來為吳湖帆刻制的“銘心絕品”田黃印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使其與館藏《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重聚。《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在清朝初年,該畫作遭遇火劫,燒成了兩段,分別為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和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稛o用師卷》在清乾隆年間進入宮廷,而《剩山圖》一直流傳于民間,后被繪畫大師、書畫鑒賞家吳湖帆甄別,他用家傳的青銅器換得《剩山圖》,并在裝裱題跋后,于其右上方蓋上了這枚“銘心絕品”印。陸鏡清的此番捐贈不僅彌補了文物離散的遺憾,也是其提倡的“藝術為公”理念的延續。他曾言:“文化的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畫芯右上角鈐印處為陳巨來刻吳湖帆自用“銘心絕品”田黃印(右)留印,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陸鏡清是中國藝術市場早期蓬勃發展的見證者與推動者之一。他以“真乃居先,誠為業本”為根本原則,搭建起西泠拍賣的學術鑒定體系,夯實市場公信力根基;他注重南北文化差異,通過深耕細分領域、創新特色專場等策略,為西泠拍賣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基因。其建立的運營模式與行業標準,對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的規范化發展具有持續影響力。
出品人:董瑞、吳雙
撰文、 版式設計: Tina
審校:王欣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