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小樽藝術村官網
1872年,小樽建造了石造碼頭,從此成為了北海道的玄關,承載起“北方的華爾街”最繁華的年代記憶。
運河河畔,建造于20世紀初期的四棟建筑,是小樽從明治時代到昭和初期歷史的見證者,如今被改造為展示日本和世界各地藝術作品的美術館。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買四館聯票,2900日元就可以穿過歷史的厚重,窺見玻璃藝術的肌理。
位于小樽藝術村內,前身是1923年建造的舊高橋倉庫,曾是用于儲存大豆的木骨石造倉庫,如今以花窗玻璃美術館的新面貌呈現。向世人展示著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英國創作,用來裝飾教堂窗戶的花窗玻璃。
玻璃上所描述的圖像與文字,正是從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的輝煌時代,到愛德華王朝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英國歷史的縮影,記錄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滄桑。
圖源:小樽藝術村官網
踏入館中,昏暗背景下,燈光自動打亮每一塊彩繪玻璃,使得色彩與圖案更加明亮突出,獨特的光源系統,讓展品陳設不受天氣影響,呈現出最佳的視覺效果。
從“播種的人”到“坎特伯里故事集”,再到“最后的晚餐”等展品一一呈現,讓人沉浸其中,感受歷史與藝術的交融。
圖源:小樽藝術村官網
在西方藝術博物館里,活躍于歐洲新藝術運動時期的作品,會把你帶回那個充滿變革與創新的時代。這里展示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歐美彩色玻璃窗、新藝術風格和裝飾藝術的玻璃工藝品、家具等西洋美術品。
諸如艾米爾·加萊的套色法+蝕雕法作品柳橙圖燈;道姆兄弟的毛蝕法+釉彩法作品風雨樹林圖燈;亞吉?盧梭Gabriel Argy-Rousseau的脫蠟鑄造法作品獅子圖花器等等,都可以在這里欣賞到。
圖源:小樽藝術村官網
舊北海道拓殖銀行小樽分行,是北海道拓殖銀行的重要分行之一,也是當時小樽金融街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采用了文藝復興風格,外觀由大膽的石雕制成,內部裝飾精美,從門廳一直延伸至二樓的拱形天花板,裝飾天花板的石膏雕塑,6根古典壯觀的立柱,無一不讓這里成為游客們的必打卡之地。
如今,建筑化身為似鳥美術館,重新對外開放。館內不同樓層分別展示了不同的藝術作品:二樓的高村光云與其弟子們的木雕作品;三樓的近現代以岸田劉生為首,包含日本與海外的多組西洋畫;四樓橫山大觀、川合玉堂等人的日本畫。
值得一提的是,一樓的路易斯·C·蒂芙尼作品系列。作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路易斯·C·蒂芙尼以其獨特的乳光玻璃和法夫賴爾玻璃工藝聞名,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如今,這些跨越百年時光的玻璃作品,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藝術與工藝交織的黃金時代。
對喜愛收藏玻璃的人來說,“硝子”這個詞或許較為熟悉,這個日本的玻璃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愛好者,而“北一硝子”是小樽最著名,歷史最悠久的玻璃制作品牌,有多種玻璃制品,也可以現場體驗制作的樂趣。
北一硝子最為知名的三號館,建筑前身是小樽在明治中期至大正時代作為繁華商業港時期的代表性營業倉庫之一,始建于1891年,是座典型的木結構貼石面建筑。
圖源:北一硝子官網
欣賞完特色玻璃,還可以到“煤油燈咖啡館”稍作停留。上百盞煤油燈散發出的柔和光影,帶著復古的時空魅力,給予旅行者最妥帖的撫慰。若恰好遇上鋼琴家的現場演奏,悠揚的旋律更會為小樽的浪漫增添幾分詩意。
圖源:小樽八音盒堂官網
有人說,不管你來小樽多久,都有一個必打卡之地,一座建于1912年的古老建筑,也是日本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八音盒博物館——小樽八音盒堂。
佇立于主館門前,建造于1977年的古典蒸汽鐘,高5.5米、寬1米、重1.5噸,不僅能整點報時,每隔15分鐘還會演奏5個音階的旋律,是世界上僅存的兩座蒸汽鐘之一。
圖源:小樽八音盒堂官網
原本兩層的磚造建筑,改造后轉為三層,收藏展示著超過3000種八音盒、時鐘、人偶工藝品。店內玻璃音樂盒、古董音樂盒、珠寶音樂盒、壽司音樂盒以及各種具備現代設計的音樂盒應有盡有,此起彼伏的旋律,繞著彎兒勾起美妙的記憶。
到了小樽,自然要嘗嘗這里的海鮮壽司,聚集了20多家壽司店的“壽司屋街”絕對會是壽司愛好者的天堂,眼花繚亂挑不出的話,不妨去老字號壽司店“政壽司”,體驗百年老店的烹飪技藝。除此之外,海鮮丼與蕎麥面也是小樽美食的代表,必須要列入打卡清單。從街邊小館到米其林餐廳,相信你總會在某一道料理中遇到“就是它了!”的驚艷。
OMO5小樽酒店,位于觀光歷史建筑的最佳據點“北方華爾街”附近。酒店南館由歷史建筑“舊小樽商工會議所”翻新而成,北館則更追求功能與社交性。南館內原樣保留了樓梯,并增加復古飾物;北館OMO base則將原會議所的消防栓、鑰匙等舊物作為室內裝飾使用,在這個濃縮的“復古風港口小鎮”,很輕易就能觸摸到過去的痕跡,不為人所熟知的歷史、文化以及美食魅力,都藏在酒店精心設計的細節之中,等你去重新發現小樽的另一面。
在OMO5小樽有項極具小樽浪漫風情的體驗,位于南樓的OMO咖啡&酒吧每晚都會點亮油燈,用 100 多年前生產的古董音樂盒現場演奏音樂。油燈出自小樽老字號品牌“北一硝子”,在復古的空間里,眺望著溫暖火焰的搖曳,聆聽百年古董音樂盒厚重的低音和閃耀的高音交織的音色,度過優雅的時光。
圖源:旭川市官網、北海道數字博物館
如果想要感受歷史的溫度,不妨去逛逛旭川雕刻美術館,它是為紀念旭川出身的日本雕刻家中原悌二郎而設立。
作為旭川八景之一,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建筑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西洋風木制結構建筑,踩在木地板上隱約可聽見的嘎吱聲,置身其中觸碰到的歷史厚重感,聆聽雕塑與自然交織的呼吸節奏,像是一場木材與金屬的對話,等待著觀者獨特的連結。館內不僅陳列著中原悌二郎的12件重要作品,還展出了對他影響深遠的羅丹、荻原守衛等藝術家的作品。
除了常設展覽,美術館還定期舉辦特別展覽和藝術講座,你可以近距離感受雕刻藝術的魅力,體會藝術家們對美的追求和表達。
圖源:北海道數字博物館
旭川,這座由大雪山發源的河流滋養的城市,孕育了豐富的森林資源,也因此以精湛的木工技藝聞名遐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享譽世界的“旭川家具”。
北海道立旭川美術館以“木制造型”和“道北美術”為主題,館藏豐富,涵蓋了繪畫、版畫、雕刻以及木工制品等珍貴藝術品。漫步于由田上義也設計的木質建筑之中,空間的溫暖氛圍與藝術作品的靈動相得益彰,一種和諧的美感由此誕生。
日本向來以匠人精神聞名,在旭川的冬日,除了欣賞自然景致,也可以解鎖一下匠人cosplay的新體驗。
圖源:北海道傳統美術工藝村官網
在北海道傳統美術工藝村,優佳良織工藝館用織物呈現出北海道的氣味與美,在這里,編織猶如創作油畫一般,數百種顏色的色線是打翻了的調色盤,融合成北國的四季;而國際染織美術館則是探析世界各地染織工藝品的絕佳去處,藏品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五個世紀前的巨大織錦畫《女神的勝利》,以及來自中國蘇州的雙面蘇繡。
圖源:旭川市官網
要說旭川的當地美食代表,必須列在榜單之首的當屬旭川拉面。以豬骨和魚介熬制而成的醬油湯底和卷曲的中細面條,湯底通常,搭配筍干、叉燒等配料,入口是濃郁咸香卻絲毫不覺得膩。如果想吃到正宗的拉面,就去旭川拉面村吧!這里匯聚了青葉、山頭火、工房加藤、梅光軒等8家知名拉面店,其中青葉是旭川拉面的代表,開店七十余年一直堅守傳統制法。
OMO7旭川是星野集團旗下第四個品牌“OMO”首家酒店,地理位置優越,無論你是想游覽美瑛、富良野,還是逛旭山動物園、品嘗地道的拉面,都可以一站式滿足。空間內設計使用了大量北海道白樺木,營造出溫暖的氛圍,足夠契合“城市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旭川是日本數一數二的木制家具產地,在每年北海道櫻花盛開之時,OMO咖啡&酒吧的櫻花下午茶都會如約而來,為了讓大家盡情享受花見時光,酒店還特別準備了草莓馬卡龍、櫻花香氣的杯子慕斯等春意盎然的美味,而下午茶所使用的茶架是由旭川SASAKI家具的工匠們手工量身打造。
圖源:UPOPOY官網
圖源:UPOPOY官網
想要探尋與眾不同的文化脈絡,國立阿伊努民族博物館是首選。
這是日本第一座以原住民族阿伊努的歷史和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從古老的創世神話到日常生活的點滴,從精美的傳統服飾到獨特的手工藝品,每一個角落都講述著阿伊努族的故事。
圖源:UPOPOY官網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體驗交流大廳里的表演,在這里你可以觀賞到象征大地與動物的舞蹈,聆聽用阿伊努語講述的創世神話,感受古老文化在現代的回響。博物館所在的UPOPOY園區還包括傳統的阿伊努村落復原區、工坊、體驗學習館等設施,不如親自嘗試下阿伊努族的傳統技藝,比如木雕、刺繡,或是烹飪一道地道的阿伊努傳統料理。
圖源:白老町官網
白老町還有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白老仙臺藩陣屋遺址,遺址內的土壘、虎口、硝庫遺跡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風貌。
館內收藏了元陣屋的繪圖、古文書、武器等約300件文物,更是提供了研究幕末時期北方防御體系的重要資料,同時生動地再現了幕末時期仙臺藩士的生活、與阿伊努民族的交流。
來了白老町,不能錯過的便是白老牛,所謂“一口入魂”,相信你會被它的美麗紋理和柔嫩細膩感動到,下雪天的烤肉配清酒,想想都是件人間美事。感受阿伊努族文化的同時別忘了嘗嘗他們的鮭魚湯,以及同樣以鮭魚為主料的著名料理石狩鍋,如果你看過以古北海道為背景的動漫《黃金神威》,也會對Citatap這道阿伊努族菜式印象深刻,這是一種將鮭魚肉、鹿肉或其他肉類拍打成肉末后,與蔬菜混合制成的料理,帶有濃郁的自然風味,也是阿伊努族的傳統菜肴之一。
有人來到白老町,是為了「界 波羅多」。由建筑師中村拓志設計的溫泉旅館,以阿伊努族部落為靈感,用圓木打造出三角形湯屋,幾何圖形框出波羅多湖的湖光山色,讓人沉浸于自然的懷抱之中。
這里的溫泉是稀有的植物性褐炭溫泉,含有天然植物的有機物,呈現獨特的茶褐色,被稱為“美肌之湯”。而室內空間,也引入了阿伊努民族的文化元素,以“爐”為發想的桌子、印有阿伊努圖騰的抱枕,藝術擺件、壁紙等,都能體會到與眾不同的當地特色。
無論是小樽玲瓏剔透的玻璃工藝,還是旭川溫潤質樸的木藝,亦或白老町阿伊努族古老的故事,北海道的每一處角落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不僅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場值得銘記的藝術探索。等待著每個旅行者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感受它的溫度與深度。
編輯|Kiki
文字|諾威爾卡
視覺呈現|April
圖片來源|以上標注、官網、視覺中國
長期征稿
后臺私信“投稿”獲取聯系方式
社群添加
旅先森VX:LLxs05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