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花旗銀行近兩天應該很煩!
據英國《金融時報》28日報道,美國花旗銀行員工曾錯將81萬億美元存入一位客戶的賬戶,實際上客戶只想轉賬280美元!而這一筆巨資,據說足以足以收購整個美國股市!
英國《金融時報》28日報道
據報道,這一錯誤的內部轉賬發生在2024年4月份,由于員工在操作中失誤,將81萬億美元錯誤地存入了一位客戶的賬戶。這位客戶原本只應收到280美元的轉賬。這一錯誤在發生后90分鐘才被第三名員工發現并糾正。幸運的是,這筆巨額轉賬并未造成實際損失,因為數小時后,這筆款項被成功撤銷,沒有資金流出銀行!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
花旗銀行的困境
因為這件事的后果遠遠不止撤銷這么簡單!要知道,這個錯誤金額巨大到足以以相當高的溢價收購整個美國股市,包括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目前美國股市的總市值約為64萬億美元,而81萬億美元是這個數字的許多倍。81萬億美元遠超花旗銀行總資產!這個金額也是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全部資產的200多倍!
美聯儲和美國貨幣監理署(OCC)
雖然,花旗銀行已將這一事件報告給了美聯儲和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盡管這次事件沒有造成實際損失,但它突顯了銀行日常操作中潛在的風險,以及監管機構對這些風險的密切關注。這起事件也可能會妨礙花旗銀行說服監管機構,已解決其長期存在的運營問題!
花旗銀行近年來頻繁曝出多起丑聞和運營失誤
近年來,花旗銀行的多次失誤已經嚴重損害了其聲譽,并導致巨額罰款和客戶流失!
1.錯誤轉賬事件多起:
- 2020年8月: 花旗銀行因操作失誤,將9億美元錯誤轉賬至露華濃公司的債權人賬戶。盡管部分資金被追回,但仍有5億美元無法收回,花旗銀行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 2021年8月: 花旗銀行再次出現操作失誤,將1.75億美元錯誤轉賬至對沖基金H Brigade Capital Management的賬戶。雖然最終追回了資金,但事件再次暴露了花旗銀行內部控制的漏洞。
來自新聞報道
2. 違反監管規定被罰巨款:
- 2020年10月: 花旗銀行因未能改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被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罰款4億美元。
- 2021年9月: 花旗銀行因違反反洗錢規定,被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罰款6,300萬英鎊。
來自新浪財經報道
3. 因其他丑聞也被處罰:
- 2021年3月: 花旗銀行被指控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誤導投資者,最終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支付了7.9億美元罰款。
- 2022年1月: 花旗銀行因涉嫌操縱外匯市場,被歐盟委員會罰款3.4億歐元。
花旗銀行的未來充滿挑戰
近年來,花旗銀行的運營面臨諸多挑戰,整體表現較為疲軟。2024年1月,花旗宣布預計將裁員至少2萬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10%。
花旗宣布預計將裁員至少2萬人(外媒報道)
1. 財務表現不佳:
- 營收增長乏力: 近年來,花旗銀行的營收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下滑,主要受低利率環境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
- 盈利能力下降: 由于營收增長乏力,加上運營成本上升,花旗銀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 股價表現低迷: 花旗銀行的股價近年來表現不佳,反映出投資者對其未來前景的擔憂。
2. 危機與挑戰:
- 低利率環境: 低利率環境壓縮了銀行的凈息差,影響了盈利能力。
- 市場競爭加劇: 金融科技公司和傳統銀行的競爭加劇,給花旗銀行帶來了壓力。
- 監管壓力: 金融危機后,監管機構加強了對銀行業的監管,增加了花旗銀行的合規成本。
- 內部問題: 花旗銀行近年來曝出多起丑聞和運營失誤,損害了其聲譽。
3. 正在進行轉型:
花旗銀行正在退出部分市場
- 精簡業務: 花旗銀行正在退出部分市場,專注于核心業務。
- 降低成本: 通過裁員和關閉分支機構來降低成本。
- 投資科技: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數字化能力。其轉型能否成功尚不確定。
雖然在新任CEO范潔恩的領導下,花旗銀行正努力改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但成效仍需時間驗證。
新任CEO范潔恩
總之,花旗銀行此次事件暴露了金融系統的潛在風險,銀行、監管機構和客戶都應從中吸取教訓,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畢竟,人們對銀行的要求是最安全的資金管理!大家覺得呢?
關注李李,每日聊聊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