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上拍板?房產稅要來了?超面積或繳稅12000?
房產稅探討了十幾年,終于最近大會拍板了第一個時間:明確到2029年完成房地產稅改革任務”,標志著房產稅立法和全國推廣進入倒計時。
有人算了一筆賬,發現這個落地以后,可能要交一大筆錢,尤其是手上房子多的家庭,到時候他們的稅率更高,負擔也會一夜驟增,躲都躲不掉。
今天咱們就來捋一捋這事,究竟會怎么收,哪此從影響最大?
01、房產稅落地時間和方案?
大會上是明確“到2029年完成房地產稅改革任務”,但具體哪個時間段,還處于探討階段,但行內人士結合上海、重慶試點城市的情況,預計:全國性政策最早于2035年前落地。
為咐有大佬這么肯定?因為技術層面已經有支持了。
第一,住建部耗時幾年已經統計出全國建筑數量——6億棟樓
第二,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已經實現全面覆蓋,7.9億本產權證書全部實現信息聯網,只要輸入你的身份證號碼,就能一鍵查詢你有幾套房。
這兩大數據都為今后房產稅出臺奠定了基礎!
至于具體怎么征收?
有財稅專家給出了比較建設性的意見,而且這個方案根據人性化。
采取的是免征面積與階梯稅率相結合的方式:
1、建議人均40平方米免稅
比如三口之家免稅面積120平
四口之家就是160平
2、階梯稅率:超出免稅面積部分按0.5%-1.2%的稅率累進征收,多套房不享受免稅優惠。
比如上海的王大姐,住房面積70平方米,免征面積40平米,超出了30平米,按市價80000,稅率0.5%計算,每年的稅費就是1.2萬元。
深圳的李大爺,單身居住著80平米的住房,超過了40平米的免稅面積,按稅率0.5%計算,每年稅費16000
可見,這個稅費建議對于單身人士來說,確實負擔較重,怎么辦?
針對一些特殊群體,有專家還給出了房產稅優惠建議:
①夫妻無子女的,按照3人計算免稅面積;
②未婚單身或離異單身按照1.5人計算免稅面積但免稅面積不超過60平米;
③喪偶的單身和子女天折的單身按2人計算免稅面積;
④拆遷補償房產和享受低保家庭可免征房產稅。
⑤不在市區范圍內的旅游房產可免征或減半征收房產稅。
⑥農村宅基地上的住宅
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剛需家庭的稅費負擔大大減輕。
02、房產稅對普通人的影響
其實如果房產稅落地,對剛需來說,基本沒什么影響,哪怕是面積超了,稅率低,稅費負擔也不重。
但是如果是以下人群,情況就不一樣了:
1、城鎮多套房家庭
目前國內接近45%的城鎮家庭擁有兩套甚至更多房產,一旦房產稅落地,對于他們來說,就意味著更高的稅費負擔。
尤其是對于只有三套房以上的家庭來說,他們的壓力將因此驟增。
比如北京業主@劉亦菲,名下四套房,年繳稅可達28萬元。
2、三線以下城市囤房者
如果持有的多套房在大城市,一般能夠在大城市買多套房,說明資本條件也不差,即使是負擔重,他們也可以通過變現或出租來抵消稅費壓力。
但對于人口大量流出的三四線及五六線城市,空置率飆升,房子賣不掉,出租也困難,房產稅對于他們來說,堪稱“致命”打擊。
比如家住邯鄲的張大爺,名下有四套房,自住一套,另外兩套長期空置,出租的唯一一套房子,一年的收益也不過5千,一旦房產稅落地,一年的租金收益還沒有稅費的1/3。
3、住大面積住房的獨居老人
所以說,按照稅收優惠,喪偶的老人可享兩個人的免稅面積,但因為失去了一個人的養老金支撐,他們的水費負擔也更重。
比如深圳的王阿姨,老伴在世時,兩個人的養老金12000/月,住房面積120平米,每年的稅費12000,生活還算寬裕。
但是老伴去世后,王阿姨的養老金只有5000左右,一個人承擔每年12000的稅費負擔,生活品質驟降,讓老人不得不計劃著老來賣房,以減輕生活壓力。
3. 繼承大戶型房產的年輕人
有的年輕人靠自己的努力已經實現在城鎮購買剛需住房,然而一旦繼承了大面積住宅,他們的稅費負擔甚至高達數萬元,遠超收入。
比如杭州的小何,自己購買的房子每月還貸8000,超出面積30平,每年稅費就要5000左右,每月光房子的支出就要上萬元,壓力山大。
后來繼承一套140平米的房子,房產稅支出每年增加了50400元,嚴重入不敷出之下,他就不得不賤價賣房,否則房貸都還不上。
所以對于這兩個群體,需要國家給予他們政策支持。
03、房產稅對市場沖擊
1、短期房價下行壓力大
方產稅的落地,對于持房壓力較大的群體來說,他們或加速拋貨,造成市場供給過剩,短期內會對房價產生沖擊,預計降幅10%-20%。
2、高端住宅、豪宅更“燙手”
保單組織住房面積更大,房產稅率也更高,再加上這些房子的本身單價就更貴,預示著只有這種住宅的人,將來的稅費負擔也會更重。
出于成本考慮,很多人會加速變現,但考慮到市場需求銳減,畢竟買得起高端住宅的人還是少數,這就會導致豪宅的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差。
05、普通家庭如何應對?
房產稅的出臺,對于手上只有一套房的剛需群體來說,短期的影響并不大,及時超出面積一年的稅費也頂多幾千塊錢。
但考慮到很多家庭后續可能存在繼承大面積房產的情況,所以即便是剛需家庭,也要多關注政策變化。
另外,對于現在已經持有多套房的家庭來說,建議通過以下三個方案來減輕負擔:
1、優化資產
三四線人口外流加劇的城市空置率超高,房子不值錢,與其等著承擔更高的稅費壓力,不如提前變現。
而一二線核心區域的資產,長期的人口流入趨勢,出租獲利空間更大,可以考慮以租金收益來抵稅。
比如深圳@三爺的情況,名下兩套房子,超出免稅面積50㎡,按0.5%的稅率,一年稅費1.25萬;但是房子出租每年4萬,可抵消稅費實現凈收入2.75萬。
2、活用政策
按照專家建議的稅收優惠政策,單身人士可以享受1.5倍的免稅面積,也就是人均60平米。
那么,這種狀況下只有多套房的家庭就可以考慮采取分戶的方式來增加免稅面積,降低持房壓力。
比如杭州@羅素一家四口,名下房子三套,如果活用政策,采取分戶的方式,比分戶前,每年少33600元。
文末結語:
從上面的表態來看,房產稅落地已是板上釘釘,但對于剛需群體來說,因為人均住房面積接近免稅標準(38.6㎡),他們受到的影響較小。
而對于名下有多套房的家庭來說,建議提前做好規劃,不要等到房產稅落地的時候才后知后覺,發現自己無力承擔高昂的稅費負擔。
到個時候,房產稅可不講人情!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