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么多皇帝,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人生經歷堪稱傳奇。
他出生于農民家庭,給地主放過牛,也在寺院出過家,甚至一度淪為乞丐,直到加入紅巾軍以后才真正開始自己的逆襲之路,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
那么,這位“乞丐皇帝”都吃些什么呢?和其他皇帝又有什么不同呢?
其實,因為早年經歷的關系,朱元璋并不怎么追求奢侈的生活。
他的飲食還是比較簡樸的,御膳中常常有粟米飯、高粱粥。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詔"宮中常膳須雜以“糠秕”,也就是谷皮和癟谷。
馬皇后還親自腌制十錦醬菜,包括蘿卜、芥菜、黃瓜等,是朱元璋每餐必備的小菜。
《明宮史》記載,帝后二人經常共食"蔬食二器",值得就是兩人一頓飯就是兩道素食。
洪武六年,朱元璋定下宴客標準:炒羊肉、燉雞、燒鯉魚、炒時蔬、豆腐湯。
里面的每一道菜都有特定寓意,比如如炒韭菜((炒時蔬)象征“民心長久”,蔥花豆腐湯象征“廉潔如日月”。
這也就是“四菜一湯”制度,這個制度深深影響了明代官場飲食。
據記載,洪武朝官員宴席超五菜者會被罷官,比如洪武三十年刑部侍郎就因為宴客用了八個菜被貶了。
就算是祭祀,朱元璋也沒有靡費。據記載,當時冬至祭天用"赤豆飯",祭祖則是供"麥芽糖餅"。
朱元璋的節儉也可以從水果中看出,他只吃梨、棗等普通水果,至于荔枝這些南方貢品,他是不吃的,對此,他是這么說的:“勞民傷財,非明主所為”。
那么,朱元璋自己個人有什么飲食偏好呢?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份洪武二十四年起居注記載的皇帝飲食:
早膳有羊肉煎爛(慢燉羊肉)、蒸香米飯、豆湯、泡茶。午膳則有鵝肉、豬肉、豆腐羹和蒸餅等。
朱元璋本人是很喜歡吃羊肉的,特別是上面提到的羊肉煎爛。
他的早膳里還經常出現一道御廚改良的食物,那就是燒餅夾羊肉末,幾乎是標配 。據《明宮膳檔》記載,每月要消耗30頭羊。
他的午膳中常見的就是燒鵝、糟鴨掌等食物,可以看出他的飲食偏好。
其實,朱元璋的飲食還是保留著淮揚口味,比如他喜歡吃的蒸餅、油煎毛豆腐,還有春季必不可少的馬蘭頭拌香干,這也是淮西的野菜。
他喜歡的菜肴有很多都是家常菜,這些菜可能都是源于他早期的經歷。比如,上面提到的豆腐,對他來說就是童年的回憶。
他小時候也曾經吃過烤鴨和壇子煨牛肉,這些食物留在了他的記憶中,在他當上皇帝后仍然念念不忘,后來就成了宮廷菜肴。
在朱元璋的飲食中,還能看到不少江南風味的菜肴,比如糖醋魚、糖醋排骨等。
此外,他還喜歡吃“萬三蹄膀”、“垛子羊肉”等菜肴,可以看出朱元璋喜歡實實在在的“硬菜”。
隨著朱元璋年紀漸大,他的飲食也出現了一些變化。
因為牙病的關系,他更常食用豆腐羹、冬瓜盅等軟爛的菜肴。
在患風疾后,朱元璋的膳食里出現了當歸羊肉羹、天麻蒸鱖魚等藥膳。
太醫院《御制飲膳錄》還記載了朱元璋經常食用山藥羊肉羹、茯苓粥等藥膳。
另外,朱元璋每天都要喝“四臣湯”,所謂“四臣”指的是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至于酒,朱元璋是很少飲用的,也就是元旦、冬至喝少量金華酒。
元代宮廷里流行的葡萄酒則被徹底禁用,改用炒米茶(炒米泡水)來替代酒了。
朱元璋平時主要喝的還是廬山云霧茶,每天甚至要喝三次。
在洪武朝,明代宮廷的飲食因為皇帝的喜好呈現出濃重的民間色彩,也更加接地氣。
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個念舊、樸素的皇帝,他從底層來,也更能體會百姓之苦,他通過飲食來提醒、鞭策自己,也希望能影響朝廷風氣。至少在短期來看,他還算是成功的。
以上就是朱元璋的飲食內容~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給我們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