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有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之外,軍隊也有著許多優良的傳統和作風,而老一輩革命家身上都有值得讓我們學習的東西。
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領袖,是最典型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創建了人民解放軍,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最強后盾。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央軍委依舊號召全軍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老紅軍的本色,當然我們普通人也應該學習。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年很多將領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他們有著非常豐富的戰斗經驗,可以說每一位都是軍事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57位開國上將中,有16人的訃告或者悼詞中提及了軍事家,包括韓先楚、陳錫聯、張愛萍等人。
而在中宣部公布的新中國軍事家中,只有一人被認為是政治家,能夠上了這個版本的人是實至名歸的政治家。
名字能出現在這個版本上的人,含金量很高,不僅要求有軍事能力,還要有經濟能力,要知道這兩個能力不在一條平行線上,因此能做到的人還是少數。
不過說起政治家,最沒有爭議的一個人就是毛主席,而這16位上將中,被認為是政治家的是我們熟知的王震上將。
經濟家毛主席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毛主席,他曾帶領人民走向新中國,不僅需要強大的智慧,還需要其他很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政治、指揮以及用人等。
在成為政治家之前,首先要成為一位邏輯嚴謹的哲學家,而毛主席就是這樣的人,這得益于毛主席喜歡讀書。
在任何事情上,毛主席考慮得非常有條理,也非常周全,能想到戰爭中可能發生的任何一個事情。
戰爭中的那些戰術,其實也就那幾種,包括進攻、防御,至于戰爭的類型,則是包括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
每一位將領都必須要熟悉這些,但不同的是,毛主席能靈活運用,知道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戰術,經常將敵人玩弄于股掌之間。
一個優秀的指揮者,他的軍事指揮必然是風格多變的,毛主席也確實創造了諸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毛主席作為共產黨人,他首先要認可馬克思列寧主義,而在這個基礎上,他便要將其和中國的革命相結合。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想要成立新中國,就必須堅持走下去,于是開始建立軍隊,而他建立的這支軍隊不為自己只為人民,因此新型人民軍隊成立了。
當信仰和人民軍隊都有了的時候,毛主席便開始嘗試與敵人展開較量,但起義失敗后,毛主席又得出了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非常會用人,當初因為一些原因,部隊中的戰士出現了不好的情緒,對此毛主席也看得很開,遵循自愿原則。
就這樣,毛主席在一步步的努力下,帶領中國成立了新中國,要說這政治家,毛主席就是新中國含金量最高的政治家。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將領也被認為是軍事家,但在開國上將57人,只有王震上將最終獲評為政治家,這是為何?
王震上將“第二次長征”
在戰場上,最能直觀體現一個人政治能力的就是用人能力,在1944年10月,支隊司令員王震收到一個消息,南下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
雖然那個時候還在抗日時期,但國民黨非常不講原則,當時他們就已經開始嘗試對我黨展開攻擊,王震這些就遇到了很多艱難。
更重要的是,南征之路是非常艱苦的,部隊需要在冰天雪地中急行軍,而且因為時間緊張,所以要晝夜趕路、翻山越嶺。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震帶領著部隊一路南下,期間遇到困難就克服困難,期間還遇到日偽軍的一道道封鎖線,就這樣穿過了山西、河南兩省。
然而隨著王震的部隊不斷南下,國民黨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他們便開始試圖傷害我軍,與日偽軍暗地勾結。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和日偽軍調集了3個師的兵力,開始嚴密封鎖渡口,妄圖把我軍消滅在長江北岸。
除了這個情況外,當時該地區的敵情也是非常嚴重的,11個縣市被他們占領,而且還修建了大量碉堡工事,我們的處境很艱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震率領部隊始終沒有退縮,他們向日軍發起攻擊,一開始打得非常艱難,好在結果是好的,殲滅日軍400多人。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投降,王震率領部隊開始準備返程,但卻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圍堵。
更重要的是,國民黨的人足足是我們的幾十倍,面對這樣的情況,王震機智地與敵軍周旋,期間可謂是面臨著“生死局”。
當時王震很焦慮,不僅沒有吃過一次飽飯,更睡過一個好覺,為了部隊的生存,他帶著部隊3天急行軍150多公里。
北上的路程走了將近十一個月,王震與日偽軍進行戰斗300多次,算下來兩天一次,而且他們走的路程高達近1萬公里。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稱贊他們的南征為“第二次長征”,而這主要在于王震上將,他是最好的將領。
王震成為政治家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王震擔任了一些職務,而大部分都是有關政治上的,因此在也去世后,訃告定論提到了政治家。
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家前面,中央還加上了“偉大”兩個字,可見王震是個十分優秀的政治家。
回顧王震的軍事生涯,在八路軍時代就已經展現出了軍政的能力,在指揮軍隊的同時還克服了部隊的生活問題。
當初在南泥灣,王震率359旅部隊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口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后來被中共中央譽為“經濟前鋒”。
在解放后,王震的新疆建設兵團也是全能的,他們既當戰斗隊,又當生產隊和工作隊,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曾是王震手下的兵。
1956年,王震開始開拓我國農墾事業,我就除了推出很多有關農業領域的建議,還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總的來說,王震是個優秀的將領,也是個政治策略謀劃者,還是個有突出貢獻的政治家。
王震在生前還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積蓄捐贈給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等。
1993年3月12日15時34分,王震在廣州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