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阿勒泰”系列作品大火后,很多朋友都想去那夢想中充滿詩意的遠方走一走,甚至還想去冬牧場。
阿勒泰夏牧場倒也可以,冬牧場就算了吧,估計想去的朋友是沒讀過李娟的《冬牧場》。那可是沙漠!
你想象中的沙漠生活是啥樣?是不是覺得像詩里寫的,有漫天黃沙、落日余暉,充滿浪漫?但李娟在《冬牧場》里講的沙漠生活,可跟這想象大不一樣。
咱們這里只說一個場景,你看了再決定要不要(或者敢不敢)去吧。
在冬牧場,雪是唯一的水源。
李娟本來跟她媽媽的認知一樣,以為雪水多干凈啊,厚厚的,晶瑩剔透的,畢竟是天上掉下來的蒸餾水。可實際上,那兒的雪水狀況簡直讓人傻眼。
因為有沒有雪,也得看天吃飯,雪災之年么牛羊吃不到草,來個大旱么好不容易下了雪,緊接著又起風刮跑了。
李娟所在的那個牧場,好不容易積下的雪又薄又臟,收集半天,化出來的水都不夠洗雙襪子。
而且這些雪,一路上裹挾著沙土、枯草、糞渣,化了之后混濁不堪,鍋里沙子足有一兩寸厚,羊糞蛋多得不忍直視,甚至還有馬糞團這樣的 “大家伙”。
就算完全沉淀了,水的顏色也黃紅可疑 ,李娟說未必比她的襪子干凈。
那難道就不喝嗎?也許可以,如果你第二天就走的話……
這個時候,李娟作為一個臨時跟著牧民家庭去體驗生活的客人,就顯示了她的與眾不同,她是這樣認識這個嚴峻問題的:
“然而再想,襪子畢竟是臭的,這水嘗起來啥味也沒有,肯定比襪子強多了。喝吧!”
想起《紅樓夢》里,晴雯被趕出榮國府后,有一天寶玉去看她,發現她已經差不多奄奄一息了,當時她讓寶玉給她倒半碗水喝,寶玉看到灶頭上的茶壺黑黝黝的,倒了一些茶水,喝了一口,不但沒有香味,而是苦的。
晴雯實在太渴了,她如同喝甘露般喝了這茶,但與李娟不同的是,她終究不甘接受這樣的命運,于是她的生命在16歲的花季戛然而止。
李娟則是接受。
我甚至想,如果晴雯能夠有李娟那樣的心勁,或許她的結局就不會是悲劇。
在資源有限、條件窘迫時,我們往往只能在并不理想的選項中權衡,選擇相對更好的那一個。在這種時刻,務實與妥協成了生存的智慧。
別說臟了,就連這點雪水,要采集也很不容易。近處的雪總是很快被采完,所以會越走越遠。一旦找到了雪,大家為了多收集點雪,都顧不上雪臟不臟了。
李娟用淺盤子一小塊一小塊鏟雪,加瑪用水勺舀,嫂子直接拿掃把掃。你就說吧,誰采的雪最干凈?
男主人居麻從來不采雪,還特別挑剔,一看鍋里羊糞蛋少,就知道是李娟采的雪,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雪有多臟。
雪收集了,背雪又是個大難題。
用來背雪的都是飼料袋,裝滿雪后,足足有三十來斤重。而且隨著近處的雪被采光,雪源離“地窩子”越來越遠,扛一袋雪回家,中途得休息五六次,到家都頭暈眼花了。
然而一天最少得背兩趟,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量。
太累人了!李娟表示:
“這樣的雪裝了三天之后,我決定這個冬天再不洗澡了!一個禮拜之后,又決定再也不換洗衣服了……”
再看看這來之不易的雪水都咋用。
一家四口,水主要用來燒茶,除了李娟,其他人都特能喝茶,一天能喝掉好幾暖瓶。剩下的水做飯(只有夜里一頓正餐)、洗碗(往往一碗水洗一摞碗),最后才用來洗臉洗手,四個人的洗漱用水加起也不到小半盆。
洗碗水本就不多,卻也要“省下來給狗泡幾塊干馕,或給懷孕的母牛當營養餐”。
個人衛生也一樣,用水省到極致。
洗頭時,李娟學著加瑪(居麻的女兒),連清帶洗只用小半盆水,洗完后洗發液都糊在頭上,眼睛被蟄得生疼。那半盆水洗得黑得讓她都覺得羞愧,可加瑪還能用這水洗衣服。
洗澡就更別想了:“抹了一身的泡沫卻只有一碗水給你澆……這種澡洗了肯定更癢。”
李娟為了省水,直接放棄洗澡,身上癢了就撓,撓不到就靠在柱子上蹭,居麻還笑話她跟牛一樣。
讀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身上直發癢?
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李娟說:“還好,我發現,癢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往下也就慢慢不癢了。”
從找雪、背雪,到用水,每一步都艱難無比,這就是冬牧場真實的生活寫照。李娟把這些經歷寫進了《冬牧場》這本書里。
2010 年,她參與《人民文學》的非虛構寫作計劃,跟著哈薩克牧民居麻一家,在冬牧場生活了三個多月,親身經歷了這些艱苦日子,之后創作了這本長篇紀實散文。
《冬牧場》可不僅僅寫了水的艱難,還展現了牧民們在艱苦環境中的日常,像放牧羊群、擠羊奶、建造羊圈等。他們在寒冷與貧瘠中,依然保持著樂觀和堅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到邊疆游牧民的生活,給習慣農耕文學的讀者帶來全新視角。
它出版后,囊括了天山文藝獎、在場主義散文獎、上海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各大重量級文學獎項,還入選了新浪 2012 年度中國文學好書榜。
李娟能忍受這樣的艱苦生活,還把這些經歷用文字記錄下來,她不僅頑強地適應了生存挑戰,還能在內心建立起穩定的秩序,從瑣碎日常中挖掘出生活的詩意與美好,這種身心的堅韌和自洽,實在令人欽佩。
那么現在你還想著要去冬牧場體驗一番嗎?
其實我們并不需要什么都想親身體驗。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閱讀,去感受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人們是怎么生活的。
李娟的文字就有這樣讓我們真切感受的魅力。不妨翻開《冬牧場》,跟著李娟走進那片廣袤的冬牧場,去體驗生活的艱苦,領悟生命的堅韌吧!
(網圖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