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安雯新書《坦蕩地活》首場線下分享會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此次活動的主題為“快樂就好”,作者安雯時隔13年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活動現場,作者安雯分享了新書創作的幕后故事、圖書出版的初衷和契機、多年“隱世生活”后重返公眾視野的思索考量等。安雯說《坦蕩地活》是她重啟人生的第一站,她想通過這本書給眾多關注和喜愛她的粉絲朋友一些“答案”。她坦言自己非常幸運,很感恩新書出版的這一路上都有無數“貴人”幫助和支持。書稿幾經打磨,最終的呈現效果也令她出乎預料,并給予了出版社高度的認可:“這本書,不僅僅因為是安雯所寫,它從策劃、設計、到最終出版,凝聚了出版方無數人的精心與巧思,是值得所有愛書的人翻閱和珍藏的。”她希望以此書作為禮物,回饋給陪伴她多年的粉絲朋友們。
關于出版圖書的原因,安雯坦陳因為喜愛,并沒有功利的目的,就是自己多年的寫作習慣積累,目前已有上千篇文字稿,她想將這些生活感悟與思考傳遞給更多需要精神支持的人。
談到《坦蕩地活》書名選取的細節打磨,她說起初暫定“坦然”,經過與出版社的多次討論,最終敲定為“坦蕩”。安雯表示:“‘坦然’是一種心態,心態隨時會變化,而‘坦蕩’則是一種行為結果,是始終如一的人品累積。最后支撐‘人’字的,永遠是人品!”她希望在浮躁的社會,能給人們帶來一絲“清醒”。
“安雯有著演員、歌手、編劇、京劇表演藝術家等多重身份,本該站在聚光燈的舞臺上,為何血液中流淌的是寫作的記憶?”對于主持人的提問,安雯調侃自己入錯了行,她說:“寫作就像流淌在我身體里的血液,隨時記錄下來的文字與靈感,都讓我感受到血液在流動、生命在迸發力量。”
“每個人都不要給自己貼標簽。”“晴雯”的角色深入人心,安雯十分感恩和珍視大家對她的喜愛:“‘晴雯’成就了我,大家可以喜歡幾十年,但我不會一直沉浸其中,去過度消費‘她’。我就是我,我一直在向前走,我也希望我的生命能有更多不同的價值展現。”無論臺前幕后,安雯都希望展現更多面的自己,她也借助新書《坦蕩地活》鼓勵讀者,不要給人生設置枷鎖,就像她在書中最后一頁所寫的那樣:“所有生命的終點都一樣,為何不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獨特、活得更與眾不同、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那樣,你才是最精彩的自己。”
安雯說:“25年前的‘快樂就好’,是單純天真、有點傻傻的快樂;而今天的‘快樂就好’,是在經歷了生命的洗禮、走過了生死、參透了人生真諦后的覺醒,是一種從看透到放下,最終釋懷的快樂。”
在活動結束后,眾多讀者邀請安雯進行新書簽名并合影留念。據悉,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后續還將舉行多場線上、線下新書分享會,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黨委書記王獻新表示,他非常欣賞安雯在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中塑造的晴雯形象,她把“骨氣”演繹得淋漓盡致。在《坦蕩地活》出版后,他便在第一時間閱讀了全書,在安雯的筆下,他感受到了她文字的溫度、生命的力量和坦蕩的生活態度。
據悉,《坦蕩地活》是安雯時隔13年再創作的全新圖文集。書中精選近180篇隨筆,130張私藏圖片。2021年—2024年,跨越四年的靜默時刻與日常之思,抵達生活的深處,探視生命的維度,細觸人性的幽微。她以散句式表達,呈現智性的哲思與樸素的頓悟:關于時間的軌跡、愛與痛的印記、柔軟而真摯的心緒。面對人生中場的無常與變幻,失序與崩塌,她撕碎再重新拼湊自己。歷經世事,在絕望的縫隙間盎然生長,安雯仍熱烈、坦蕩、純真如初。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