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市井的煙火、塵世的興衰,最終都默默融入食物中,化作日常的粗茶淡飯,但是對于每個細心品味的人,都會從中領悟,回味悠長。在三星鎮就有這么一份美食讓人熱愛真切——梳子饃饃。
梳子饃饃
《漢書·酈食其傳》有言,“民以食為天”。可見,美食往往是一個地方的集體記憶,也彰顯著一個地方的生活習慣。“老板,來四個。”三星場鎮的趕場天,位于利民街的彭氏梳子饃饃攤位前熙熙攘攘,這樣的場景已是常態。上有80歲的老人,下有幾歲的孩童,被吸引過來,幾個幾十個的買饃,有的甚至從攤主手中接過就迫不及待地開“咬”,香氣從嘴角蔓延開來。市民徐蓉就專門從城區趕到三星,她買了20個梳子饃饃準備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她表示,這是兒時的味道,而且這最簡單的食材制作的美食確是味蕾最喜歡的味道。
梳子饃饃是三星特色小吃。據梳子饃饃攤主彭久會介紹,梳子饃饃傳統技藝是由其曾祖父彭家禎經過多年、上百次的實踐,不斷地摸索,不斷地總結經驗,創造出來的。
手藝代代相傳,不斷改良,形成今天三星鎮梳子饃饃的獨特口味。梳子饃饃主要是有精制面粉、純天然綠豆、花椒、蔥等配制而成。首先要把綠豆煮至開花,冷卻后壓碎,撒上配料攪拌均勻。而后把面粉揉成團,經過長時間揉,使面團筋道。要使梳子饃饃成為可口的小吃,還有最后一道工序,把菜籽油燒熟,把綠豆餡做成丸子,放進揉好的面粉里,做成梳子形狀,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酥脆,由里而外散發出綠豆的清香味。
每一種傳統美食都承載著
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歷史記憶與人文情懷
映照著獨特的“食”光
梳子饃饃也不脫俗
三星鎮于1758年建場,四面環山,五馬歸槽,小溪迂回,因場外東西北三方各有凸起的小丘似星,人稱“福、祿、壽”三星,故名三星鎮。從“三星”祝福中醞釀而出的梳子饃饃自然也有自己的IP——梳子在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寓意,如象征“白頭偕老”“順利健康”等,被認為能“順發”,引申為順利、掃除煩惱,因而被賦予吉祥含義。彭久會告訴記者:“吃梳子饃饃,一順百順,每場可以賣五六百個,春節假日期間一天更賣出上千個,根本做不贏。”
這道尋常飲食,早已成為這方水土的招牌美味,一個個梳子饃饃氤氳了三星。三星鎮通過美食傳遞美好期許,正以“打造田園商貿中心鎮,建設簡陽縣域副中心”為目標,建立推行集特色糧經、農旅融合、田園耕讀多位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推動農業大鎮向商貿強鎮轉變。
蕭伯納說,任何一種愛,都不比對美食的熱愛真切。三星人對梳子饃饃的愛是關于美食的追求,精益求精,這大概就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獨特魅力的市井表達吧。梳子饃饃正與三星油坨坨、天鵝蛋、三星米花糖等名食一起服務好“好吃嘴”的胃。
歲月倥傯煮春秋,一碗清歡數風流,在奔向美食的道路上“吃”心不改。三星作為中心場鎮,正用一個個梳子饃饃雜糅了歷史的厚重和藝術的清新,不僅讓大家去遇見“人生百年一瞬間,相逢三星仍有緣”,也“驚艷”煙火中的簡陽,校驗著“四川美食冠中華,簡陽美食冠四川”。
記者 | 曹禮芹
編輯 | 羅玉蓉
責編 | 胡禹
審核 | 夏渝喜
轉載自簡陽發布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