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
制定國際標準的目的就是能夠在世界范圍內統一使用,而不至于出現各國自作主張、各行其道、互不通用的混亂局面。
有了國際統一標準,世界各國廠家在制造加工時就會嚴格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在和別國經商往來時也就順暢便捷多了。
那么,到底誰能來制定國際標準呢?
毋庸贅言,肯定是行業的領頭羊咯!因為它不僅具有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出色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而且還能引領該行業的發展方向。所以,哪個國家、組織能制定國際標準,這可是能力和榮耀的見證,也是競爭力和話語權強大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誰制定國際標準,肯定對誰最有利!
遺憾的是,但凡涉及到國際標準,90%以上都由歐美國家主導和制定。
如航空行業。歐洲民用航空設備協調組織(EUROCAE)的標準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認可和采用。
又如電子信息領域。美國因為發展速度最快,且擁有無人能及的領先技術,所以就掌握了國際標準的制定權和話語權。
而我國占比僅為2%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在絕大部領域行業只能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遵從執行,而毫無主見和自由。
為了扭轉這一尷尬和被動的局面,打破西方國家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主導和壟斷地位,提高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我國咬緊牙關,默默發力,終于,夢想成真了!
2014年12月,首個由我國主導完成制定的林業產業ISO17959:2014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solid wood flooring board《實木地板通用要求》國際標準得到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正式出版發行。
主導制定,說白了,就是在大局上都參考和遵循我國的擬定草案,在小方面則與世界各國協商擬定。
這項國際標準的出臺和頒布,標志著我國在向主導和制定國際標準行列邁出了由0到1、可喜、巨大的一步,增強了我國實木地板在全球市場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彰顯了我國在木材領域的世界領先和成就斐然,提升了我國木材工業國際標準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意味著我國終于有實力和能力與世界大國一決高下了。
看到中國在制定國際標準上也占據了一席之地,美國登時怒不可遏,歇斯底里起來。
2021年6月和2022年2月,美國先后通過了“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以及“美國競爭法案”,強調要充分發揮美國在國際標準領域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制約和限制中國的影響力,避免中國掌握和主導國際標準制定權。
美國妄圖通過打壓和阻遏來禁止讓我國分一杯羹,可有用嗎?
自打有了0的突破后,我國躊躇滿志,同時對下一個也信心百倍。
2023年3月,我國提出和主導制定了全球首個端邊云協同技術國際標準,隨后得到了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正式通過和發布。
美國本以為通過嚴加打壓和周密封鎖就能如意,誰知,我國居然再次站到了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舞臺上,這越發讓美國瘋狂怒號。
你怒號瘋狂有用嗎?
沒有更強的實力和更大本事,那就趕緊滾一邊去!
美國也很想主導和控制,可因為我國在該領域內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水平,美國只能望洋興嘆。
打壓,不起作用;封鎖,不起效果。
這,一方面說明了美國已經每況愈下、日薄西山了,另一方面則表明我國產業的騰飛壯大,實力一流,開始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了。
今年的1 月 17 日,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 IEC63206《工業過程控制系統記錄儀試驗和性能評定》正式發布。該標準規定了記錄儀的分類、要求和性能評估方法,涵蓋了過程控制系統中絕大部分主要類型的記錄儀,包括模擬圖形記錄儀、數字記錄儀、X-Y記錄儀、事件記錄儀等。
記錄儀是工業過程控制的“黑匣子”,是確保生產數據精準采集、監測、分析與優化的重要工具,能夠為工業過程提升效率和質量提供關鍵支持。
很顯然,我國主導制定出的這個國際標準,不僅為各類記錄儀技術規范建立統一基礎,推動全球制造業健康發展,而且更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
這一喜,笑聲還未消失,又一喜,接踵而至。
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IEC 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準則》。
該項標準依據老年人生理和行為特點,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將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按說,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技術先進,水平很高,自然而然在機器人領域也有影響力和話語權,在制定國際標準上也會當仁不讓,可為什么這次,沒讓美國主導呢?
原因就在于美國在人工智能行業實行“閉源”,搞自私自利,不與人分享科技成果,只想提高自我競爭力,塑造壟斷優勢。這與時代的發展和需要格格不入。
只為一己之利,又怎能有資格和顏面制定國際標準呢?
再者,我國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迅疾掀起了人工智能開源浪潮,讓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免費、自由獲取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這正是各國最需要和渴盼的,也正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和需要。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我國的人工智能發展理念進行了闡述:中方始終堅持發展向善為民、安全可控、綠色低碳、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不應也不能淪為維護霸權、追求優勢的工具。
能向世界輸出中國智慧、造福全人類,這樣有擔當的國家,又怎能沒資格和理由主導和制定國際標準呢?
還有呢!
現如今,我國在機器人研發速度和勁力上,因為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勵,更是先人一步,引領世界。
工信部主導的《“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翻番,重點突破100項養老機器人關鍵技術,推動200個以上典型應用場景落地。財政部對通過IEC 63310認證的產品給予單臺最高5萬元采購補貼,2025年預算超80億元。
在國家春風的吹拂下,深圳“小勇”機器人率先發力,已實現睡眠監測、用藥提醒等功能。科大訊飛的CareOS系統支持22種方言交互,情感識別準確率達98.7%。漢威科技的柔性壓力傳感器已應用于20萬臺智能輪椅,實現跌倒預警功能。
杭州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蛇年春晚上大展神威。如今,其研發的機器人再次被升級,能力更勝一籌。
創始人王興興發布最新視頻表示:“720度回旋踢,請聽聲音!功夫BOT玩游戲,實拍,本視頻無任何加速或編輯,并表示,請勿模仿,請和機器人保持安全距離。”
動作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絲滑流暢,雖不是人,但又極似人,為家用機器人的研發打好了鋪墊。
家庭養老機器人發展有L1--L5的劃分。現在我們能做到的還只是L1到L2的發展階段,且沒有大規模量產。只有達到L3時,家庭機器人才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目前,機器人的價格還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消費得起,但堅信未來,中國企業憑借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高效的規模化生產以及持續的技術優化,能夠迅速將養老機器人這類高科技產品的成本壓低,最終進入尋常百姓家。
我國主導制定這個國際標準,一是基于以上有利條件和超強實力,二還能為我國企業搶占國際市場提供“通行證”。
根據聯合國等權威機構的最新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到約97億至98億,而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高達21億,占比21%。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群體在感知、體力和認知等方面,將不同程度地出現功能衰減甚至失能。照料這么多的老年人單單依靠子女是捉襟見肘、無濟于事的,所以,養老機器人才是最可靠和唯一之選。養老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可以減輕社會和家庭對老年人的照料負擔,還可支持老年人有尊嚴地獨立居家高質量生活。
這無疑又是一個不可估量的超級市場,且極為誘人。
廣東老齡產業研究院院長梁焯輝介紹,2025 年中國智能護理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 300 億元,年均增長率超 20%;到 2035 年,中國智能護理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我國高瞻遠矚,及早地瞄準了這個未來市場,先行蓄力準備。
目前,市場上已有不少品牌在積極布局養老機器人領域,如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艾雨文承養老機器人有限公司、山東澤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作為先行者,為我國制定養老機器人的國際標準提供了范本和依據,也為我國能在未來引領養老機器人市場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我國接連在數個領域、行業主導和制定了國際標準,這是實力和能力地最好展現,這是我國飛速發展、引領世界的最好彰顯。
堅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領域,仍會被我國主導制定,成為全世界共同遵照執行的準則!
【我是@心花手中開,感謝你的閱讀,也希望你能點贊、評論和轉發,帶給更多的人知識、道理和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