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他身著戎裝,忠誠為民、保家衛國,用熱血為戰旗添彩;如今,他脫下軍裝,履職盡責、奮勇爭先,永葆忠誠本色,續寫敬業與擔當的精彩華章。改變的是角色,不變的是底色。
2月26日,在中原環保馬頭崗水務分公司,記者見到了該公司二期運行中心運行班長宋國勇,一名共產黨員、轉業軍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他大方、干練、樸實,語速緩慢、為人熱情、走路帶風,臉上總掛著自信和友善的微笑,雙眸中透出了智慧和機敏。
初心不改——從鋼鐵戰士到治污先鋒的蛻變
聽黨指揮、鑄牢軍魂、敢于創新、勇于擔當。1994年底,宋國勇懷揣著對軍營的向往,離開河南舞陽,毅然決然地奔赴“天府之國”,在成都某部隊從事地勤工作。期間,他憑借出色的表現,和戰友共同榮獲“集體二等功”。
“我們的工作常和機油打交道,常常是上班兩頭黑、下班兩手油,手洗了白洗,但我決不后悔,幾年的軍旅生涯鍛煉了我的體格、磨煉了我的意志,讓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面對困難更加從容鎮定。”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摸爬滾打,鑄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鐵骨錚錚的軍人本色。
1998年,不懈追求的宋國勇考上了大連一所軍校,主修通信方面的知識,勤學習善鉆研的他,再次和同事們一起榮獲“集體三等功”。2000年,他調回河南鄭州某師。
2008年,他轉業到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八崗污泥處置廠,從事巡查監控、污泥處理等工作;2016年,調配到鄭州市馬頭崗污水處理廠,這一干就是17年。工作后,他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工作者”“先進個人”“軍事訓練標兵”等榮譽。
馬頭崗污水處理廠是目前鄭州市城區內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肩負著市區東北部209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污水收集處理任務。
宋國勇對記者說,“在廠領導的帶領下,大家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打造治污智慧化、集約化標桿,公司于去年11月份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綠色低碳標桿水廠(綜合示范類標桿廠)’。”
“雖然崗位變了,但軍人的作風不能變,要盡自己的努力做好污水處理工作,為城市治污出一份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宋國勇說。
“我們每天的工作任務主要是監控設備運行狀態、調整處理流程、取樣檢測水質、清理污泥等”。采訪中,宋國勇正在污泥處理設備前通過表盤數據監測設備運行狀態,神情專注而堅定,在確認沒有問題后,又轉身快步走向下一臺設備。“這些設備一直都在運轉,平均每天要處理污水60 萬噸,不是個小數目,所以要格外上心,不能有絲毫馬虎。”
2024年初,鄭州突降暴風雪,一直到深夜暴雪還在持續。為了使吸砂橋能正常運行,宋國勇帶領班組不停清雪,連續奮戰五六個小時。為了讓設備設施更加規范有序,他動手制作統一標記標識。廠里有任何急難險重的任務,他都沖鋒在前。“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如果我只是一顆螺絲釘,也要嚴格凈化每一滴水,將我的能量獻給治污事業。”宋國勇說。
從事污水處理工作以來,宋國勇一直奮戰在污水處理前線,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變化,也見證了治污水平的逐步提升。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當代退伍軍人對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熱愛,為城市發展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
守正創新——從“老師傅”到“發明家”的串聯
初涉污水處理領域,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他來說是個全新的領域,如同一片未知的海洋。但宋國勇沒有退縮,他以軍人的堅韌不拔和強烈的責任感,決心啃下“硬骨頭”。白天,他跟隨前輩深入治污現場,直面問題的根源;夜晚,則埋頭苦讀,鉆研技術標準。不知不覺,他已成為“老師傅”。
干好工作,單靠工作熱情遠遠不夠。宋國勇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實踐鍛煉和不斷總結,逐步提高了對工藝的理解和設備操作技能。在單位組織的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為主要內容的“五小”活動中,他深鉆細耕,屢次獲獎,被同事們稱為“發明家”。
“就拿以前的高效沉淀池來說,宋國勇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發現,每到雨水天氣時因水量大沉淀池總有排水不暢的情況,他細心研究,經過反復測試,發現在閘板合適位置統一劃線調至統一高度,一下子解決了這一問題,為生產運行精細化管理貢獻力量。
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沉砂池是一個重要的污水處理設施,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較大的無機砂粒。曝氣沉砂池上的吸砂橋24小時運行,下雪時軌道易結冰導致設備脫軌造成設備故障,需要人工除雪。宋國勇通過多次試驗,發明一個軌道自動投加融雪劑設備,可盡快消除冰雪天氣對設備的影響。
創新之路開啟,便永無止境。宋國勇先后參與了多項生產工藝改造,為廠里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2022年到2024年,他連續三年在公司年終考核中被評為優秀。他通過“傳幫帶”,為污水處理廠培養了一批人才,不時舉辦專題討論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十多年的心得體會和寶貴經驗傾囊相授。
“每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他都是第一時間沖在前、做表率、當先鋒,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他所在的車間負責人對宋國勇贊不絕口。
宋國勇不僅在生產技術上有所成就,在班組管理方面也表現出色。他多次組織班組對標準化作業工作制度進行修訂,使現場標準作業更加簡潔高效。此外,他還積極組織各種事故應急演練,提升班組成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防患于未然。
宋國勇始終秉持嚴謹自律的態度,以身作則地遵守著各項規章制度,并深植“安全至上”的理念,時刻關注現場的安全動態。正因如此,在他的引領下,班組內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安全記錄,未曾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大愛無疆——從行業精英到公益達人的升華
工作之余,宋國勇懷揣熱忱公益之心、社會擔當之責,積極投身各類公益活動,他拾金不昧、救災捐款、樂于助人,留下了許多溫暖感人瞬間。
2020年9月的一天,宋國勇在黃河南路地鐵站乘坐地鐵時,發現凳子上面有個黑色的包,打開一看是一臺嶄新的筆記本電腦。“失主肯定非常著急,我第一時間把電腦交到地鐵站的客服中心工作人員手里。”
2008年8月的一天傍晚,鄰居因為出車禍導致小腿多處骨折,動彈不得。宋國勇聽到消息后,主動陪同家屬去現場處理,并一直忙到凌晨4點才從醫院回來,之后又多次去醫院看望陪護鄰居長達一個多月。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自己也能感受到一種幸福與滿足,這便是我做志愿服務的初心。”宋國勇說。
只要有空余時間,他就會前往敬老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們送去關懷與幫助。他深知許多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面臨諸多不便與孤獨。無論是陪老人聊天,傾聽他們講述過去故事,還是幫老人捶捶后背揉揉肩,他無微不至,將工作中的專業精神轉化為社會大愛。
“退伍十幾年來,我始終保持著軍人的情懷,一直沒有忘記部隊的優良作風,并將其帶入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則,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完成好每一項工作,堅守崗位職責,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宋國勇告訴記者。
憶往昔,滿懷豪情,鐵骨錚錚投身軍營;看今朝,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奉獻崗位。不一樣的顏色,一樣的熱愛。在宋國勇看來,他只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個縮影,在鄭州城市污水治理等領域,還有許許多多像他一樣將使命融入生命的“戰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歲月“凈”好。?(韓杉)
來源:精彩中原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