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炸裂。
自從美國打響關稅戰以來,國際市場的動蕩就沒停止過。而現在,關稅戰正在進一步升級。
自從美國在2月初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國加征關稅以后,可能覺得還不過癮,于是前不久又再次說,對中國的關稅在之前的10%的基礎上再加征10%。
也就是說,對中國加征關稅達到了20%。
這使得中國許多海產品出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比如羅非魚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就達到了45%之多。
而中國不會坐視不理,上午剛有消息稱中國正在研究相關反制措施,美國農產品可能會被列入到清單之中,結果到下午這個清單就出來了。
3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其中包括:
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
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
于是,國內市場澎湃起來,其中豆粕和玉米市場瞬間情緒爆棚(請注意這里說的是情緒)。
因為在諸多商品中,市場對于豆粕以及玉米的關注度最高,而同時這兩類產品也影響更大。
先說豆粕的情況。
盡管我們一直在大力進口巴西大豆,在我們的進口大豆中,也主要以巴西豆為主,但是由于季節性的關系,以及我們對大豆的需求實在是太龐大了,所以不可避免地也要進口美豆。
所以當這個消息出來以后,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美豆被加征關稅后,性價比優勢進一步喪失,那么就意味著市場會更傾向于進口巴西大豆而非美豆。
當前是個什么情況呢?
事實上,進口商們已經在這么做了。
雖然說一季度是大豆到港的淡季,每年一季度進口大豆到港都要偏少,但是今年要更少。
更少的原因就是在去年特朗普勝選以后,市場就開始擔心特朗普上臺以后會再次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大豆進口必然會受到影響。
于是在去年加速了美豆的進口,而到今年一季度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
所以國內的情況就是,油廠在加速消耗大豆及豆粕庫存,從而使得豆油以及豆粕價格上漲。
反制清單落地以后,大豆果然被列其中,那么就意味著,接下來進口大豆市場將主要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
而南美的天氣及運力是個麻煩事,所以受此影響,豆粕市場情緒爆棚,期貨行情繼續上漲,現貨雖然還沒來得及波動,但想必已準備繼續提價了。
另一個反應強烈的則是玉米。
很多人可能納悶,為啥玉米反應強烈呢?
現在我們對美玉米的依賴已大幅減少,所以影響也就不會大呀。
但是市場的反應往往是基于預期和情緒的,而并非是基于現實,現實其實是有一定滯后性的。
尤其是當前國內玉米看漲情緒很高,本來3月份按說正是地趴糧集中上量的時候,但玉米走出的局面卻是根本無所畏懼,依然奮力上漲。
在支撐玉米上漲的諸多因素中,其中自然也有進口玉米的原因。
一是我國進口玉米數量正在減少。
即使不考慮對美玉米的反制,我國進口玉米數量也呈明顯下降趨勢。
雖然我國進口玉米已連續5年超出配額,但2024年我國共進口玉米1376萬噸,同比大降了49%。
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會進一步下降。
二是進口玉米的價格優勢正在喪失。
隨著國內玉米價格下跌,進口玉米的價格優勢正在喪失,而反制生效后,意味著美玉米的到港成本會進一步增加,所以性價比優勢就會更低。
那這也就意味著,美玉米進口可能會進一步降低,甚至是停滯。
所以,國內需求將更加轉向國產玉米,這也是國產玉米預期堅挺并強勁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我們前面埋了一個伏筆,即目前的影響還只是出現在情緒上,那么現貨會不會跟,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因為當前國內市場是十分復雜的,對于現貨行情會怎么走,歡迎關注新農觀,我們明天繼續分析。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