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鑫電瓷身上,我們看見了“隱形冠軍”的韌性生長:既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專注,更具備“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膽魄。
文:中外管理傳媒 任慧媛
責任編輯:胸懷天下
就如同高速公路的擴容與拓寬一般,電力系統從高壓到超高壓再到特高壓,實現了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輸送,構建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大動脈”。
特高壓輸電技術,號稱世界輸電技術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在向這座巔峰不懈攀登的過程中,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而中國更是成功“破冰”,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特高壓輸電大規模商業運營的國家。
相較于傳統高壓輸電方式,特高壓電網的容量可提升5-6倍,而損耗卻能大幅降低75%。其中,離不開一個至關重要的配套控件——絕緣子,它被譽為電器設備上的皇冠,既要提供強大的絕緣保護,承受千鈞之重的機械負荷,又要歷經數十載風雨侵蝕的考驗,技術難度不言而喻。
湖南省醴陵華鑫電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電瓷”),憑借持續的技術突破以及強大的企業實力,在特高壓工程的輸變電環節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生產的空心瓷絕緣子實現了特高壓電網瓷絕緣子制造技術的國產替代,開創了國內電壓等級最高、世界相同電壓等級海拔最高的先河,一舉成為中國年產量最大、種類最全、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空心瓷套專業制造企業。
第六屆“中國造隱形冠軍”長青懇談會上,華鑫電瓷董事長石軍生領取“中國造隱形冠軍”獎項
正因這份專注與創新,華鑫電瓷在由中外管理傳媒發起的第六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中脫穎而出。同時,它還榮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以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稱號,堪稱“三元及第”。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如今的華鑫電瓷,曾經卻是一個負債累累、瀕臨破產的企業。那么,他們是如何完成這一逆襲之路的?問題的答案,或許就隱藏在華鑫電瓷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之中。
力挽狂瀾,聚焦空心絕緣子
時光回溯至1990年代,醴陵市浦口高壓電瓷電器總廠(華鑫電瓷前身)的車間內,積灰的模具與斑駁的窯爐,無不顯露出傳統電瓷產業所面臨的衰退態勢。這家創立于1985年的企業,由于產品定位偏差以及技術滯后等原因,至世紀之交時已陷入嚴重的負債困境。就在全廠上下陷入迷茫之際,命運的轉折點出現了。時任技術工人石軍生毅然決然地帶領工人以承包制開啟自救之路。經過5年的拼搏奮斗,終于在2002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此時,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政府意識到企業需要進行改制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于是,石軍生再次挺身而出,帶領工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接受改制,在2003年組建了醴陵華鑫電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制重生后的華鑫電瓷,站在了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石軍生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原老工廠的教訓深刻地讓他認識到,若企業不積極發展新產品,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彼時,中國電力事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自1987年起的7年間,全國電力裝機規模實現了翻倍增長,至1995年更是跨越了2億千瓦的臺階。到2001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分別達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3倍和345倍。然而,受限于當時技術水平尚不成熟,關鍵構件長期依賴進口,國內在籌建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時所需的絕緣子需從國外采購。鑒于此,外企認定中國無法自主生產該類產品,進而肆意抬高價格,某跨國巨頭對絕緣子的報價竟高達300萬元/支。
在此背景下,“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為行業發展的迫切訴求。石軍生敏銳洞察行業痛點,將目光聚焦于技術壁壘極高的空心瓷絕緣子領域。
刀刃向內,突圍出來的“全球第一”
在特高壓領域,絕緣子需同時承受三重極限考驗:耐受120萬伏強電場(相當于雷暴電場強度的600倍)、承載200噸級機械拉力(相當于7頭非洲象的體重)以及適應-40℃至+50℃的極端溫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堅韌耐用的“鋼筋鐵骨”,其原料竟是最為樸素的瓷土。華鑫電瓷雖自嘲為“玩泥巴的”,但背后實則凝聚著一顆追求卓越的匠心。
多數企業傾向于先易后難的發展路徑,而華鑫電瓷卻另辟蹊徑,自創立伊始便秉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他們深知,唯有通過內部嚴格管控,確保產品品質超越客戶預期,方能憑借產品質量贏得客戶信賴,體現出“中國制造”的實力與水平。
華鑫電瓷的突圍之路始于一場“刀刃向內”的深刻革新。他們首先與國外先進的電瓷制造企業進行全面對標,從原材料篩選、配方研制,到成型工藝、燒成工藝,每一環節均實施精細化管理,并制定了高于行業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內控質量準則。隨后,公司引入德國工業4.0標準,對傳統陶瓷工藝進行升級改造,將生產流程細化為22道工序,設定了多達287項的嚴格標準。在窯爐控制環節,技術人員更是將“點火時長”精確至秒級,“冷卻梯度”控制在0.5℃/分鐘。
這種近乎偏執的工匠精神,讓企業在2006年迎來命運轉折——華鑫電瓷被列入ABB集團(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的全球采購工廠候選名單。當時,ABB全球物料采購小組對華鑫電瓷進行了一次嚴苛的質量審核,針對生產規模和自動化程度提出了13項改進建議。
機會始終垂青于有準備之人。華鑫電瓷迅速響應,僅用不到一周時間便高效完成了所有改進項目,以驚人的“中國速度”贏得了國際巨頭的認可,雙方自此開啟了合作新篇章。
自2006年至2009年,歷經三年的飛速發展,華鑫電瓷躍升為ABB全球最大的空心瓷絕緣子供應商。如今,華鑫電瓷空心瓷絕緣子的銷量已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
國內“第一爐”,燒出最強電瓷
在特高壓絕緣子的激烈競爭中,隨著電壓等級的不斷提升,對絕緣子的尺寸、強度及精度要求也日益嚴格。當國際同行仍在努力攻克8米級產品的難題時,華鑫電瓷已成功建造了全國最大的全自動窯爐,其高度達14.5米,能夠焙燒高達13.68米的電瓷產品,標志著華鑫電瓷在技術創新上的領先地位。
華鑫電瓷的創新產品在各自的窯床上高效運轉,通過窯體移動而窯車靜止的設計,不僅顯著增加了整體產能,降低了產品因傾倒而受損的風險,而且使規模擴大至原窯爐的8倍,單次產值提升至原來的8至10倍,實現了生產效率的大幅飛躍和能耗的顯著降低。
走進華鑫電瓷的生產現場,可以看到車間外整齊排列的空心瓷絕緣子,盡管外觀樸實無華,但其蘊含的科技含量卻極高。這些直徑超過1米、高度約14米的瓷體專為特高壓領域設計,需要經過多個瓷套粘接后進行1250℃的二次煅燒,且不允許存在任何氣孔或釉裂等缺陷,制造難度極大。其中,空心絕緣子創新性地采用了“無機粘接”技術,這一突破是基于上千次無機粘接試驗的經驗積累、對歐亞大陸特種瓷土的深入探索,以及將燒成合格率從32%大幅提升至98%的工藝革新。
由該窯爐生產的交流特高壓1000千伏避雷器標準化瓷套,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通過了0.5g抗震試驗考核,安全系數高達1.85以上;而交流特高壓1000千伏避雷器常規空心瓷套,則是國內首款通過0.4g抗震試驗考核、安全系數超過1.92的產品,成功打破了日本和德國企業長期以來對百萬伏特高壓瓷絕緣子市場的壟斷局面。尤為重要的是,華鑫電瓷自主研發的這些產品使得高端絕緣子的價格大幅下降了67%,終結了外資企業長達20年的暴利時代。
如今,華鑫電瓷的空心瓷絕緣子已被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各地地方電網廣泛采用,在三峽工程、皖電東送工程、浙北與福州之間的1000千伏特高壓國網重點工程等多個重大項目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華鑫電瓷也成為了日立能源(ABB)、西門子能源、GE能源等眾多世界500強國際巨頭的戰略合作伙伴,是其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負債累累的鄉鎮工廠,到占據全球空心瓷絕緣子市場43%份額的隱形冠軍,從“玩泥巴”起步,到成為全球電力行業的佼佼者,乃至支撐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力量。華鑫電瓷用三十多年的堅守與行動真正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在它身上,我們看見了“隱形冠軍”的韌性生長:既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專注,更具備“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膽魄。
當一根根特高壓銀線在中華大地上騰空飛躍,在云巔織就能源互聯網,那些沉默的“瓷巨人”正以最硬核的方式詮釋——真正的核心技術,永遠靠實力造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