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Della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品牌圈就是一個巨大的“奇跡暖暖”。
一月一個聯名,堪比“換裝游戲”狂熱愛好者。
有時候還鬧出了聯名還沒結束,下個聯名已經開始預熱的尷尬場面。
聯名的風,終于吹麻了消費者。
不過,在一眾流水線聯名之中,還是有人殺出了重圍,令人出乎意料。
1
最近,華萊士代言家族迎來了一位新成員——
官宣理塘少年丁真珍珠為品牌陽光大使,還上線了特別策劃,春日攜手迎粉漢堡浪漫回歸。
乍一看,有人會納悶“陽光大使”具體是個什么職務?
看完華萊士的一系列廣告物料,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華萊士設置了一個小互動進行預熱,讓大家一起來猜猜猜。
圖源:@華萊士
丁真手拿粉色香辣雞腿堡和(0酒精)白桃氣泡啤,露出標準的八顆大牙,絢爛的笑容充滿“陽光”。
圖源:@華萊士
緊接著,華萊士推出了一支春日白桃季廣告短片,以多角度慢放特寫的鏡頭,演繹“陽光少年”的魅力。
整支廣告片的核心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笑。
丁真笑著騎馬,笑著賞桃花,笑著吃漢堡,笑著喝氣泡啤......
圖源:@華萊士
一舉一動,可謂是把“陽光”兩字的內涵詮釋得淋漓盡致。
很明顯,華萊士是深度挖掘丁真身上的特質,將其融合到品宣之中,兩者結合提煉成品牌春季營銷的全新價值主張。
廣告片的拍攝手法,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曾經丁真一笑成名視頻的“復刻版”,放大其身上的顏值優勢,給粉絲帶來一場視覺和味覺上的雙重盛宴享受。
圖源:@華萊士
在聯名動作延伸層面,華萊士也是很懂粉絲的。
將為丁真設計的專屬Q版IP形象印制在“小卡”上,“丁真萌寵光柵貼紙”滿足粉絲集卡收藏的喜好。
圖源:小紅書網友
此外,華萊士的抽獎機制也大有看頭,推出“春日刮刮樂”,獎品包含定制漢服、美容儀、露營裝備、華華寵粉卡等等。
不難看出,華萊士聯名丁真,品牌給足了排面,創意策劃也十分用心。
當有著“摳門”之稱的華萊士,出手如此闊綽大方,網友們自然也是坐不住了。
翻看品牌評論區,仿佛誤入段子手大賽現場,網友整活殺瘋了。
網友辣評,華萊士與丁真組合=川西套餐。
相信在場的每一位“噴射戰士”都會心一笑,這就是諧音梗的殺傷力嗎?王建國飯碗危。
有網友出謀獻計,不應該代言粉色漢堡,推出新品“芝士鱈堡”絕對爆火。
這也是一個著名的梗,丁真在參加一檔綜藝的時候,分享了聽聲音就能辨別動物的小才藝,成功猜對了雪豹,但由于普通話口音問題,被觀眾聽成“芝士雪豹”。
華萊士沒有以此開展梗營銷,感覺錯過了一個億。
有網友的關注點在聯名海報上,不能理解華萊士的P圖審美。
幻視很多人的“臉”,但唯獨不像丁真。這對于具有辨識度的品牌代言人而言,無疑是一大敗筆。
有人看臉,也有人看產品,只有我一個人覺得粉色漢堡瘋狂掉san值嗎?
“傳統派”和“維新派”的battle大戰一觸即發,誰也不服誰。
當然,還少不了“竄稀”和“不竄稀”的經典辯論,是個人體質還是衛生隱患,問題傻傻分不清。
別的不說,看著熱鬧非凡的評論區,華萊士與丁真聯動,話題度和討論度大豐收。
在眼花繚亂的聯名宇宙里,擁有獨特記憶點,華萊士算是贏麻了。
2
一直以來,提及華萊士,總是繞不開“竄稀”“噴射戰士”這些重口味標簽。
正如這次華萊士“親手”丁真,網友也愣是從丁真的家鄉地域,找到了玩梗的切入點——
表面上是川西套餐,實則暗喻竄稀屬性,內涵意味十足。
大眾并非反感厭惡,而是帶有玩樂的性質。
不禁讓人想問:華萊士這么多人吃拉稀,為什么不投訴舉報,反成為一個梗?
這跟華萊士多年打造的“洋快餐界的價格殺手”定位策略息息相關。
千禧年左右,兩塊面包,夾著幾片生菜,一片肉,淋上醬汁,捧在手里還能感受到些許溫熱的漢堡還是個新鮮玩意。
那時候肯德基、麥當勞的漢堡動輒10塊錢左右,一杯可樂4-5塊,對當時普遍月入不過幾百的國人來說,這簡直是 “奢侈大餐”。
圖源:@麥當勞
曾經一心只想蹭洋快餐熱度的華萊士,產品上緊跟肯德基、麥當勞 “抄作業”,價格卻低到塵埃里,可樂 1 元、雞腿 2 元、漢堡 3 元。
對無數鄉鎮少年來說,華萊士承載著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吃洋快餐的回憶。
在回憶濾鏡下,依舊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即使到現在,華萊士也備受學生們和打工人們的喜愛,低價策略籠絡人心。
這個帶著山寨爭議的本土品牌,就這樣靠著 “農村包圍城市” 的打法,在三四五線城市瘋狂扎根,再反向進軍一二線,一路逆襲成 “萬店之王”。
如今,華萊士全國門店超兩萬家,比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三家總和還多,訂單量更是一騎絕塵,足以證明華萊士的含金量。
3
“你不嫌垃,我不嫌你拉”,大眾對華萊士的愛,大抵就是如此。
在全民玩梗的流行熱潮下,也催生了一門另類的學科——“華萊士文學”。
如果說當代三大合法賭博,是燙頭、結婚、開榴蓮。那么第四個,當屬古老的挑戰“不帶夠紙就去吃華萊士”。
華萊士的噴射文學,沒有“V我五十”的華麗辭藻和神級反轉,也沒有“麥門文學”的熱烈愛慕,有的只不過是一種提著褲腰帶、敢于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生挑戰。
圖源:微博網友
在互聯網上,華萊士與馬桶幾乎“鎖死”了,網友玩梗玩得不亦可乎。
雖說大家總愛拿華萊士開玩笑,調侃歸調侃,華萊士擴張的腳步可是一點沒停,哪怕經歷了口碑上的 “小風波”,照樣能一次次重回消費者的視野,穩坐快餐界的一把交椅。
說到底,那些所謂 “吃了華萊士就噴射” 的說法,可沒有網上流傳的梗那么邪乎。
正如雪蓮有“建糕大業”的暖心聲援,蜜雪冰城有“小雪捂著耳朵往前跑”的無盡溺愛,華萊士當然也可以有“我不是藥神”的相愛相殺戲碼了。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廣告案例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