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商業晨刊
曾經的信用卡行業強者中信銀行,如今正深陷業務下滑、權益縮水、違規收費、投訴激增的泥潭。數據顯示,2024年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大幅下降至4985.24億元,同比減少4.36%;交易量連續三個半年度萎縮,上半年僅1.24萬億元,同比下降8.44%;信用卡收入跌至286.77億元,同比下降3.37%。與此同時,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2024年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率高達2.57%,較2021年增長40%。面對存量競爭加劇,中信信用卡不僅未能穩住市場份額,反而因權益縮水、年費扣款爭議、營銷電話騷擾、暴力催收等問題,令消費者信任度持續下降。截至2025年3月5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中信信用卡的投訴已超過2.2萬條,這一連串問題將中信銀行的品牌信譽推向風口浪尖。
業績下滑:信用卡貸款余額、交易量、收入“三連跌”
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頹勢已持續多年。從數據來看,貸款余額、交易量、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形成惡性循環:信用卡貸款余額: 截至2024年9月,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降至4985.24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227.36億元,降幅4.36%。交易量萎縮:2024年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量跌至1.24萬億元,同比下降8.44%,且已連續三個半年度下滑,市場活躍度明顯降低。收入下滑:2024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收入僅286.77億元,同比下降3.37%。自2020年起,該業務收入增長陷入停滯,連續三年難以突破600億元大關。
惡性循環形成: 貸款余額減少 → 交易量下降 → 收入減少 → 信用卡權益縮水 → 用戶流失 → 貸款余額進一步下滑。
面對行業存量競爭的加劇,其他銀行紛紛通過降息、提升服務、加強風控來挽回客戶,而中信銀行卻在多項核心指標下滑的情況下,進一步惡化用戶體驗,使得市場份額逐步被蠶食。
不良率飆升,信用卡壞賬成隱憂
在收入和交易量持續下滑的同時,中信銀行信用卡的不良貸款率卻不斷攀升,風險暴露加劇。不良貸款率:自2021年以來,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從1.83%一路攀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5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不良貸款規模:截至2024年9月,中信銀行整體不良貸款余額659.81億元,其中信用卡業務不良占比超20%。對比同行:招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1.65%-1.78%,興業銀行雖高達3.88%,但已呈下降趨勢,而中信銀行仍在不斷惡化。
在監管趨嚴、消費金融違約風險上升的背景下,中信銀行的高不良率問題不僅是其信用卡業務的隱患,更可能對其整體資產質量造成長期沖擊。
用戶權益大縮水:信用卡高端權益“縮水潮”引發不滿
除了經營業績惡化,中信銀行信用卡的權益調整也遭到用戶強烈不滿。曾經依靠聯名卡、高端權益吸引客戶的中信信用卡,如今卻在權益上大幅縮水,令持卡人直呼“被勸退”:“36+1新生活”權益大幅削減:體檢、洗牙從每年2次降至1次。高爾夫權益從36次大砍至12次。機場貴賓廳、酒店住宿等權益同步縮水。“搶權益”模式: 咖啡券、視頻會員等常用權益限量發放,用戶需“定鬧鐘秒殺”。不少用戶吐槽“從未搶到”,“服務器卡頓,刷新就沒了”。 中信銀行客服承認所有活動和權益“不是一成不變”,銀行會根據經營策略調整,但這一做法無疑大幅削弱了用戶粘性。
近年來,中信銀行信用卡的年費爭議和營銷電話問題,也讓其信用卡業務遭遇更大信譽危機。多位用戶投訴,中信銀行在未經明確告知的情況下,自動升級信用卡,并直接扣除2000元年費,甚至在卡片未激活的情況下就扣款。典型案例:用戶王芳在電話中同意升級信用卡,卻在收到新卡后發現直接扣除了2000元年費。多名用戶反饋,銀行客服話術極快,未清晰告知年費扣款規則,導致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扣款。
律師楊兆全表示,中信銀行的做法可能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可要求銀行退還年費,并向監管機構投訴。
除年費爭議外,中信銀行的信用卡營銷電話也是用戶投訴的重災區。用戶張延在4天內收到8通來自中信銀行的貸款推銷電話,即便明確表示不需要,仍被持續騷擾。許多用戶表示,即便屏蔽了營銷電話,仍然會收到AI語音電話。對此,中信銀行客服回應稱:可申請3年或永久屏蔽營銷電話,但此前未主動提供此選項,導致大量用戶長期受困擾。
據業界專家指出,頻繁營銷電話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銀行應確保客戶有明確的選擇權,而不是在投訴后才給予“解決方案”。這種過度營銷模式不僅影響用戶體驗,也對銀行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從業績下滑、信用風險攀升,到權益縮水、營銷電話泛濫、年費爭議,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面對存量競爭時代,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產品設計、重建用戶信任,將是其能否扭轉頹勢的關鍵。然而,在大量用戶已因權益縮水、過度營銷等問題選擇“用腳投票”的情況下,中信銀行能否真正實現信用卡業務的回暖,仍然存疑。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