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系新車雙星齊發!3月6日,2025款問界M9/M8正式開啟預售,前者預售價47.8萬起,后者36.8萬起。
值得關注的是,M9創新搭載四激光雷達系統,M8則實現1526km超長續航。兩款車型均配備華為高階智駕和玄武車身技術,預售期間享5000抵10000元權益。
作為2024年最受關注的智能SUV,這對“華為雙子星”究竟藏著哪些黑科技?
先說旗艦款M9,這波操作確實猛——四顆激光雷達的配置,在業內絕對算得上是“堆料狂魔”。
你們可能不知道,市面上主流車型普遍采用1-2顆激光雷達,像小鵬G9也就兩顆,蔚來ET7三顆已經是頂配。
但華為直接給M9塞進四顆,其中兩顆側后向短焦雷達,這擺明是要把360度無死角探測玩到極致。
不過小八得提醒各位,激光雷達數量多≠智駕能力強。華為ADS 3.0系統到底能不能駕馭四顆雷達的數據洪流?
這可是個技術活。參考特斯拉純視覺方案都能做到行業頂尖,華為這波硬件堆砌到底是真需求還是炫技?咱們等實車測試見分曉。
再說說那個玄武車身,官方宣稱是“硬核車身”,但具體參數藏著掖著。從M5的碰撞測試成績推斷,預計抗扭剛度能突破30000N·m/deg。
不過對比理想MEGA的36400N·m/deg,M9要是拿不出真本事,這“玄武”名號怕是要打折扣。
重點來了!M9增程版把增程器功率從110kW提到118kW,看似8kW的增幅,實則暗藏玄機。這意味著發電效率提升約7.3%,配合寧德時代最新的CTP3.0麒麟電池,純電續航有望突破300km大關。
但我算過一筆賬,按當前油價,增程器每提升1%熱效率,每年能省下約500元油費,這8kW到底能轉化多少實際收益?持幣觀望的準車主可得細品。
轉看M8這臺“小號M9”,36.8萬起售價看似親民,實則刀法精準。二排外側扶手和俯仰椅墊是新亮點,但缺失的舒適頭枕暴露了成本控制的痕跡。
有意思的是,3105mm軸距比理想L9還多出5mm,但車身長度卻短了41mm,這說明華為工程師在空間布局上確實有兩把刷子。
動力系統才是重頭戲!前165kW+后227kW雙電機組合,綜合功率392kW,零百加速預計4秒級。但更震撼的是1526km綜合續航,這數據直接把比亞迪唐DM-p(1020km)按在地上摩擦。
不過我要潑冷水:這數據是CLTC工況測得,實際高速續航至少打7折,真實續航約1068km,各位心里要有桿秤。
智能座艙方面,三聯屏+HUD的組合已成華為系標配。但據小道消息,M8車機芯片可能還是麒麟990A,而M9有望搭載最新昇騰910B。
這兩代芯片的算力差距達到3倍以上,這就引出一個靈魂拷問:買M8會不會遭遇芯片性能瓶頸?
最后說點實在的選購建議:如果沖著華為生態全家桶去,M8性價比更高;但要是對智能駕駛有極致追求,多花11萬上M9絕對值回票價。
要注意,激光雷達后期維修成本極高,單顆更換費用預估超2萬元,保險費用可能比普通車型高出30%。
華為這波新車預售,表面看是技術秀肌肉,實則是智能汽車軍備競賽的沖鋒號。但消費者要清醒認識到,再炫酷的黑科技,最終都要回歸用車本質。
建議等4月實車到店后,重點體驗智駕系統流暢度、第三排空間實用性和充電效率,別被參數表迷了眼。畢竟車是買來開的,不是買來跑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